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NGO与媒体,三种草根如何相遇相知(5)

http://gongyi.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17:21  新浪公益

  主持人:我自己的经验,很多国际环保组织还是很吸引志愿者的,但是志愿者的流失率和失望率也比较高,是不是有很多志愿者对你们有很大的不满?

  杨欣:不是,我们门槛很高,第一次2000年招志愿者的时候。

  主持人:当时我想报名,条件不符合。

  杨欣:新闻媒体帮我们做了一些宣传,统计下来,谁只要公布那个电话肯定打爆,我们统计下来至少超过一万名,即使“绿色江河”到今天做项目一般来说是每年招十名志愿者,都会有一千多人参加报名,数字是比较高的。

  林谷:NGO要找到自己的卖点吸引年轻人参与

  林谷:谈到年轻人的成长问题,在本土NGO这一块,很多会议上仍然是同一张面孔,这个机构的领导人,任何大的小的会都是他去,年轻人就很少有出头之日。西方国际组织理念怎么样跟中国本土来结合?需要探讨。

  王维嘉:其实我们阿拉善也有这样的问题,NGO能不能作为年轻人一生的事业或者是职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大家都愿意拿出一两年的时间来贡献,但是你这样的话,组织的成长发展就会有问题的,所以说在美国一年大概有600亿美金进入到各种各样的NGO,不光是环保,他实际上是一个工业,这里面有一批职业经理人,一辈子就做这件事情,你就把他当成一个职业,很多年轻人,我们也到美国和他们讨论,比如同样的福特基金,和企业工资水平相比怎么样,他一般比企业工资要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好几个主席说我们的员工绝对不会受穷受饿,他依然可以过一个很体面的生活,所以我觉得从长远来讲,如果一个国家的NGO要发展的话,一定要走这样一条路,你才能吸引。就像今天公务员是最吸引人的,工资又高,福利好,生活有保障,贡献精神只是一方面,从长远来讲要把他变成一个大的东西必须是这样的,你必须考虑员工个人,包括像我们在内蒙的这些员工,一些年轻人他的同学都在卡拉OK玩儿,他在村里一做做两年,你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林谷: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考量,每个人都想过好日子,在西方比较成熟的环境里,NGO作为一个产业他是有考虑的,比如我的工资肯定要比我在公司上班要低,但是我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我在帮助人,同时我还能以此谋生,总体看来还是不错的选择,而在中国很多国际组织进来以后,有很多中国本土的NGO组织说他们在跟我们抢人才,因为他们的工资远远超过我们能给付的,但是如果你走本土路线的话,有一些国际组织没法做的事情你们可以做,可以打本土牌。

  王维嘉:我们阿拉善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觉得本土环保组织是有卖点的。跨国公司过去30年培养出一批什么样的人呢?一批非常强的销售人员,因为他就是做销售的,本土企业培养出来杨元庆这样的高管,最后谁的权力独大?当然是杨元庆,因为你有话语权、决策权,因为你能根据你的国情做事情,最后你能学的东西更多。像我们本土的像阿拉善,包括我们的员工,像我们秘书处,我们做什么项目,他们有很大的发言权,当然今天可能你的收入要低一些,但是长远来讲,假如在30年以后,这也是一个600亿美金的大产业的话,最大的NGO的头儿肯定是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公益发表的文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