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话,对谁说”第1章:期待天才到挑战自闭(3)

http://gongyi.sina.com.cn  2012年03月27日16:08  新浪公益

  为孩子选择小伙伴

  孤独症的儿童不关注身边的其他人。上了3年幼儿园,他不认识班上的同学,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发现这一点,我就想办法。石头喜欢漂亮的人,他们班上有个女孩很漂亮,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小姑娘会主动说:“阿姨好!”而石头则没有反应。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小姑娘就住在我家附近,她的妈妈看起来也很善良。我就到她家去,对她妈妈讲我的孩子有点问题。这位妈妈开始不相信,说:“怎么会呢,他会看表。”我就诚恳地说,小石头真有问题,我需要帮助,想借你的孩子跟小石头玩。她说可以,没问题。这样,放学后我就让石头跟这个小姑娘一起玩,玩滑梯什么的。大约一周后,老师告诉我,今天小石头看刘月来了,就搬起椅子坐到刘月身边,还把刘月旁边的同学推了个大跟头。老师从此就把石头调到刘月旁边坐。吃饭的时候,只要刘月说话,小石头就吃得很好,老师连说:“有救了。”但问题又出来了,小石头不能允许刘月跟别人玩,否则他就打别人,还打刘月,弄得小姑娘一见到他就发抖。于是我和老师配合,又在班上选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加入到队伍中来,慢慢地小石头也就适应了。现在我知道有个新名词叫“玩伴教育”,回想起来,我们对小石头是无意识中进行了玩伴教育。

  夸奖孩子很重要

  因为小石头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差,我在家中从动作模仿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从“伸伸手,弯弯腰,踢踢腿……”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一次不要教太多,要循序渐进,多夸奖他。小石头不会跳绳,在幼儿园一说跳绳,他就只会拿着绳子放在身后上下动,老师就让大家鼓掌。老师跟我开玩笑说:“小石头跳的是美国绳。”直到幼儿园毕业时,他也只能将绳子从身后甩到前面,但老师仍给他鼓励,在他手心、脸上都盖上了小红花、五角星。

  1997年“六一”学校要组织花环表演,老师问他:“小石头,你要毕业了,愿意参加表演吗?”他只点点头。他说不出太多的话,但明白老师的意思,于是老师给了他一个花环。那天老师流着泪,高兴地对我说,小石头中午不睡觉,站在镜子前面举花环练习,还要老师陪他。我也很高兴,在家跟他一起练。表演的那天,小石头穿着与其他孩子一样漂亮的衣服,举着花环与大家一起表演。他只会做举来举去的简单动作,惹得其他孩子的家长直乐,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滑稽,园长却说:“这是我们最棒的孩子。”小石头就这样从幼儿园毕业了。

  有家长问,我是怎么训练他进步的,我觉得我就是一步一步地努力做,并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导。我感到这期间小石头的进步是反复的,一次跳上一个台阶,有时又会退下来,然后再跳上去,是一种波浪形的进步。

  我终于将小石头送进了学校

  孩子自己说:“我要去上学。”

  幼儿园毕业时,我曾拿不定主意,是让小石头再上一年幼儿园呢,还是让他上学,就在别的小朋友已报名准备上学的前夕,8月27日的晚上,平常极少主动说话的小石头突然走过来,十分郑重地对我们说:“你们俩过来,我跟你们谈谈。”我当时很奇怪,赶紧坐好听他讲:“幼儿园我是不会上的,我要去上学,你们去给我报名吧。”第二天我们就去报名,才知道报名要带着孩子。我们心里七上八下,带上小石头去了。路上我们教他要回答老师的问

  题,如“几岁了?”“叫什么名字?”等等。谁知他一进去,未等问就一口气说完:“老师好,我叫小石头,今年6岁了。”然后就往外跑。好不容易拉住他,重新坐下来。老师写出汉语拼音“a”,他就说[ei],老师认为也行;又出了一道题“9-3”,小石头看了就说:“我不做减法,我要做加法。”拿起笔就在减号上划了一竖道变成了“9+3”,此刻老师的脸已有些拉长了,旁边一位老师说:“加法也行,9+3等于几呀?”“我不做了!”小石头大叫一声,撒腿跑到院子里,边跑边哭喊。这一下老师生气了,说:“这孩子你们是怎么教的!”石头爸爸也很拗,回应了一句:“这不,我教不好,才领来让你们教嘛!”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很紧张。老师说:“这孩子我收不了,要问校长。”校长来了后,看了看满脸是泪水的小石头,说:“挺好的孩子嘛。”又问我们在哪里工作,我们说在青岛大学,校长就说:“收下吧,大学教师的孩子错不了。”

  开学第三天告诉老师“孤独症”

  上学的第一天,我提心吊胆地在窗外看着他。开始尚好,他走进去,坐下来,挺安静。老师让每个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轮到他前面的孩子说:“我叫王景。”王景坐下来后小石头一下子站起来说:“我叫王景。”顿了一下,他似乎想起来什么,又说:“我叫石**。”算是过了一关。老师告诉同学们,让家长明天准备10个三角形、正方形……带来,然后让每个同学重复一遍。轮到小石头时,他只说了“10个三角形”就没了下文,弄得老师直不耐烦。一下课,我就赶紧凑过去对老师说:“这孩子其实很聪明,就是性格内向,表达不好。”老师对我说:“哦,没关系,大学老师的孩子没问题。”第一天、第二天还算风平浪静,第三天老师就叫我到学校去,告状说,小石头上课时拿铅笔盒摇晃,被制止后又拿尺子敲,再被制止后干脆就在教室里来回走,甚至上了讲台。老师被气坏了,小石头也委屈得大哭。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将“孤独症”一事讲给她听。老师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还是表示愿意与我共同努力帮助小石头。

  孩子笑个不停,我要崩溃了

  后来老师和我都体会了什么是困难。入学时,小石头换了一个毛病——怪笑。他可以一直笑个不停,笑3个小时,直到入睡前没有力气为止。我都要被他笑得精神崩溃了。气急之下,我真想用针去缝他嘴巴,甚至想抱着他去跳海。每天去接他时都会有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对我说:“阿姨,石**今天又犯病了。”当着许多家长的面,我真是无地自容。回到家里他爸爸开导我,让我回想当初面对小石头打头的问题时,不也曾万分绝望,然而也克服了吗?我们要一步步来。我想是啊,笑总比打头好吧。说着容易,但小石头一笑,我又受不了。我从未求过谁,现在处处求人;从未讨好过人,现在对谁都强作笑脸,说对不起。我回顾了我生活中经历的一切,我曾是那么骄傲,自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上学时一直是前三名,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我明白我所有的痛苦都是源自于我的“骄傲”。因为骄傲,达不到目标我就会痛苦。我是个罪人,我太骄傲了。不知为什么,小石头从那天起停止了这种莫名的笑。孩子上学后,我面临的不仅是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还有其他家长的不理解。

  石头班上有个女孩,他挺喜欢她,用不知从哪里学来的一句“我要跟你结婚”去跟她说,弄得那个孩子的家长很恼怒,到我们家来吵架。我心里委屈,只好拿小石头出气,后来小石头发展到打那个孩子,她的家长更是不依不饶。我心里的怨气无处撒,当听说那个女孩犯了错误时,我甚至幸灾乐祸。是小石头让我学会了宽容和理解。后来我们与那个孩子的妈妈做了心与心的交流。我很感动,就这样又克服了一个难关,但这还不是全部。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上课

  刚上学时,石头只能安静地坐5分钟,也不知道老师留的作业。开始时,我每天都要到别的同学那里去问作业,后来跟老师沟通后,老师就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石头抄写,并让同桌帮他检查。那时我每天中午都到学校去问他上午的表现,下午打电话问表现如何。针对他不能安静听课的问题,我就在家训练他描红、画画、涂颜色,静坐的时间由短变长。经过我的请求,学校允许我在教室外面看,但看到他的各种“表演”我也只能干着急。于是我在课外给他报绘画班,说服绘画班的老师允许我进班辅导。在我的辅助下,石头能多坐一会儿,学会听老师讲课,适应课堂环境。通过每周两个小时课外班的训练,石头真的进步了。学校老师对石头的表现给予经常的鼓励。当时还有许多问题,如上课不能完整地回答问题,重复老师的指令,不知道等老师念完再念等,我们都要及时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演练。

  语言理解是上学的关键

  许多家长认为教孩子数学很难,其实问题的关键在语文和语言的功夫上,因为孩子并不懂题的意思。我记得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想了很多办法,让小石头理解应用题里“小鸟飞过来”这句话。又比如,让他“看看”桌子上有几块糖,他知道说“4块”,但问他“共有”几块,他就不懂,只能重复“共有几块糖,”辅导他懂得“共有”的含义。再如我们反复训练,好不容易让他弄懂了“多一块”的含义,但考试时,试题是“***比***少几块”,小石头不能接受,在课堂上发脾气,大叫“怎么变成少一块了!”于是回家再训练他理解“少一块”。老师在课上讲“这棵树上的小鸟跟那棵树上的同样多”,他回家问我:“妈妈,同样多是什么。”于是我又一次次地跟他练习。例如,有一天晚上,我检查他的数学作业,发现他实际上没有理解“单位”这个概念,如“公里”是表示距离的单位,辅导他的时候挺困难,怎么说他都不懂,我就耐不住了,气狠狠地对他说:“你真把我气死了,我真恨不得杀了你。”小石头给吓坏了,我一看不行,又去安抚他,向他道歉,并耐住性子接着教他。一次我们去故宫,休息时他主动说:“妈妈,你给我出题吧。”我就给他出,他都做对了。我真高兴,抱着他使劲地亲啊。这时他对我说:“妈妈,以后你不要再那样跟我说话,行吗?”我说:“好!以后妈妈要是再那样,你就提醒妈妈,你可以说‘妈妈你不要这样了。’”因为小石头从不看书,知识面很窄,这对他的语言发展不利。针对他在数学课上出现的问题,我把重点放在辅导他的语言上。我带他出去看外面的一切,看春天的特点,丰富他的词汇,现在他有许多词汇去描述春天。为了让他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逐字解释给他听,并带他上楼梯,让他知道上高一层会多看到什么。小石头有时也会活学活用,语出惊人,有一次他撒尿时说:“这叫黄河入海流。”我的一位艺术家同事惊讶地说:“这孩子绝对是个艺术家的材料!”

  我的经验告诉我,这孩子是可教的。我再也没有去想着做“神童”的妈妈了,只是想尽最大的努力,碰见什么教什么,教成什么样是什么样。在公共汽车上我从来都是不停地说,弄得旁边的人直感叹:“南方人真好,爱跟孩子说话,我们北方人就没有这个习惯。”我认为我在教小石头知识的过程中,很成功地教他怎样做人。洗脸时告诉他水为什么是宝贵的。在商场里,教孩子买东西要认识钱,知道钱的作用,让他自己把钱交给售货员买吃的,包括把钱交给售货员后,再把小票拿回来等,买东西的每个环节都要训练。

  语文最大的困难,是他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只能背下来,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虽然他的语文考试都在90分以上。教任何内容家长都要先搞明白内容包含什么,再把内容分解开来教孩子。如小石头要写作文《黄瓜》,我就先把范文讲明白,让孩子知道都写了什么,再把黄瓜套进去。实物的教育是最好的。

  带他去天安门,看到放风筝,他会学着说:“赛过飞机了。”乍一听挺好,但我听出了问题,他说的实际上是:“赛——过飞机了。”于是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风筝在地上时是蜻蜓风筝,上天就叫‘赛过飞机’。”原来他并不理解“赛过”是什么意思。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告诉他“赛”是“比赛”,“赛过”是“比赛超过”的意思,而且马上练习,他很快就学会说:“小石头跑步赛过爸爸妈妈了。”这样就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训练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细心,要不厌其烦,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例如帮助他认识“水果”,可以先从一个品种开始,如苹果,首先让他真正知道苹果,认识苹果,再是香蕉、桃……然后才是分类,什么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梨是水果。训练中加上对语言的理解,如:“把苹果给妈妈。”“把桃子给爸爸。”训练孩子认识颜色也是如此,先从一种颜色开始,如红色。让他识别所有红色的东西,让他从两种颜色中拿出红色的东西(另一种不认识也没关系),再增加对比的颜色(从3种颜色中,4种颜色中……),训练可以在日程生活中,比如说:“帮妈妈把阳台上挂的红衣服拿过来。”只要他做对了,就要表扬他,给他些好吃的,就跟训练小狗一样。学会了红色,再认白色,过程是一样的,还要利用周围的环境,巩固他所学的东西,白墙、白云、白花……“把白衣服拿过来。”“把白纸放过去。”“坐在白色的小椅子上。”教孩子分类,就告诉他这是小汽车,然后是大汽车,再认识轿车、面包车,最后再把几样东西混在一起,例如有桃子和汽车,跟他讲什么是玩的,哪样是吃的,怎样分开。再放进去一件衣服,哪样是穿的,哪样是用的。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语言。我的同事都跟我开玩笑说:“你家出了问题,话都让你说完了,所以老石和孩子都不说了。”其实,我爱人虽不大做什么,但他总给我总结归纳,并鼓励我。当我方向感不准的时候,他必须来把握大方向。

  我记得那时为了教他什么是木制品,什么是塑料制品,1~6年级的书我都买齐了,潜移默化地教他。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怕他跟不上,就把大班的所有教学大纲从老师那借过来了,我起码得了解一个正常孩子到这一步,要掌握什么,这是我的目标。不能想到哪儿就教到哪儿。千万不要既教他木制品,又教他塑料制品。今天我就只教他什么是木制品,炒菜锅的把手是木头的,家具是木头的,这积木也是木头的。然后就问:“石头你告诉妈妈哪里有木头做的东西啊!你尽量多说一些。”然后我再带他到周围看看。什么窗子呀,咱家窗户是木头的,别人家的窗户也都是木头的。让他去摸一摸,感觉不一样,他明白了,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做的,只要他知道那个不是木头做的就行了,我就达到目的了。认识了木头以后,才是塑料,让他把木头和塑料分开,再加上金属和纸制品,所以现在他做归类的时候,困难不是很大。去年有个考试,他们班数他考得好,题是这样的:给你几个名词“粮食、稻子、麦子、玉米、小米”,要求把和其他不一样的词给打一个×。他都打对了,回来我问他为什么去掉了“粮食”,他跟我说:“那个粮食特别大,其他都是小兵,跟在它的后面,我就把那个大的给去掉了。”还有一道题是“解放军、海军、空军、陆军、武警”,“他们不都是解放军叔叔吗?所以我就把‘解放军’去掉了。”他很聪明,可是一开始时他是一点也不明白,他真的是光看着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有时跟同事聊天,就说:“他是星星的孩子,他不是方静的孩子,让他来学习我们人间的语言,只能这样去训练。”

  人际交往是孩子最大的障碍

  帮助孩子理解“开玩笑”

  家长与孩子说话时,发指令要直接、简单明确,因为孩子接受语言方式是直接的。但这一点也会带来问题,比如有一段时间,小石头学会了一个骂人的词,在幼儿园冲着老师就说了,这是因为小石头不知道这个词是好话还是坏话,他分辨不清。老师当然很生气,说:“你说什么呢?”小石头重复了一遍。老师的表情更不好看了,但小石头看不出老师的变化。老师又说:“你再说!”于是小石头又重复了一遍。老师一看,这样僵持下去,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全没有了,只好说了一句“别说了”,才把这个话题停止了。晚上老师向我说了这个过程,我告诉老师小石头接受信息是直线型的,不会拐弯,在你跟他说“你再说,你再说”的时候,他听到的指令是“再说,再说”,所以他会一直重复错误的话,他不知道你的表情在变化,也不知道反问的意思。老师说:“我明白了。”从那以后,老师跟他说话都是清楚、明确、直接的指令,就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开始故意与孩子说话拐弯,开玩笑。让他理解开玩笑的意思,增强他的应变能力。只有孩子具有应变能力并理解说话的意义,才能接受突然的变化。

  我们是怎样训练他的应变能力的呢?首先让他接受部分的变化,例如有一次,我们与他商定好星期六一起去爬山,但到了星期六的早上,我们对他说:“小石头,今天我们不去了,你自己去爬山吧。”他立刻显得很紧张,说:“我一个人爬山要害怕的,不能让小朋友一个人去爬山,有人贩子。”我们对他的回答还比较满意,因为他并没有坚持爸爸妈妈一定要去。但随后我们就告诉他,刚才是开玩笑,爸爸妈妈都会去的。再就是让他学会接受事物发生变化,例如我对他说:“小石头,今天不去爬山了。”(已经事先说好要去)第一次他朝着我就打,一把就把我的脸抓了五道杠。后来,我就跟他讲这叫“开玩笑”,他也可以跟我们开玩笑。在家他爸爸教着他跟我开玩笑,或者我教着他跟他爸爸开玩笑。有时我就说:“爸爸,我们不要你喽!”“爸爸妈妈不跟石头好喽!”我会说:“哎哟,今天晚上老鼠来了要把你的脚指头当成火腿肠叼走了。”或者:“哎呀!今天我完蛋了,我要淹死了。”人家觉得要忌讳的话,我都跟他讲,从最简单的玩笑开始。后面我还会说到,如果不懂得开玩笑,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让孩子学会接受变化。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公益发表的文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