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劳工大军背后“空心”的家(组图)

劳工大军背后“空心”的家(组图)
2011年10月09日 11:02 新京报
席麻湾乡,67岁的田云秀和65岁的妻子刘德珍。田家6个孩子在外打工。席麻湾乡,67岁的田云秀和65岁的妻子刘德珍。田家6个孩子在外打工。
西固镇,64岁的田东林和妻子在洛河边。田东林的3个孩子离家外出打工。西固镇,64岁的田东林和妻子在洛河边。田东林的3个孩子离家外出打工。
双龙镇,程孝林和两个孩子在菜地里。程孝林的妻子在外打工。双龙镇,程孝林和两个孩子在菜地里。程孝林的妻子在外打工。
林皋镇,66岁的焦栓成坐在家附近的湖边。他的3个孩子外出打工。林皋镇,66岁的焦栓成坐在家附近的湖边。他的3个孩子外出打工。
白柳镇,87岁的柳树珍在水稻田边。她的老伴去世,儿子在外打工。白柳镇,87岁的柳树珍在水稻田边。她的老伴去世,儿子在外打工。

  我的住处离北京西站不远。一年四季,雨雪风冻,总能见到衣着简陋、扛着大小“家当”赶路的农民工。他们年纪大的已经当上了爷爷,年轻的刚迈出校门。车站里,有人离开,有人到来。看着他们,我也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他们在城市里过得怎么样?最终归宿是什么?我决定去陕西,看看这些劳工大军的家乡,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家人。

  在地处秦岭山脉的陕西南部。这里的人们生活习惯与四川相近,外出务工是农村的潮流。

  在陕南,一些山村家庭,几乎举家迁往城市。有的村子,只剩下几户人家。用当地人的话说:“有能耐的都去城里干活了”。

  多年来,进城务工浪潮在不断蚕食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生活结构。

  而“移民”过程,也逐渐模式化:一个家庭,丈夫外出打工,留下父母、妻子和孩子。孩子长大后,或上学或务工离开农村。妻子一个人在家,种地、赡养老人,遇到许多困难,然后妻子也追随丈夫去了城里。

  最后,老人和庄稼被留在了农村。

  然而,并非所有进城的家庭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9年全国2.3亿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约有几种归宿:有的收入会比在家种地稍高,他们每年回家一两次,与家人团聚;有的因工厂效益不好或雇主拖欠工资,两手空空回家,来年再换地方;有的举家迁往城市,居住在城乡接合部或城里的简易房,过着长年寄居生活;有的攒够一定资金回到农村成为个体小商户;少数人经济上富裕起来成为城市居民;另有少数人因伤病所致,无法继续工作,回到农村养病养老。

  在陕西安康市旬阳县双龙镇,农民程孝林的妻子今年3月到辽宁一鞋厂做工,结果工厂倒闭,发不出工资,妻子在中秋节前一天回到山村,竟没钱给半年没见面的孩子带一件新衣服、一包糖。

  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口约5800万,留守妇女人口超过了5000万。而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老人也达到4000万。

  这个庞大的留守群体,生活贫困,老人缺照顾,夫妻不相见、子女长相思。而从这些家庭走出去的进城打工者,由于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只是生活在与其工作相关的一片狭小区域内,过着与城隔绝、离家千里的“软隔离”生活。

  收入偏低、生活贫困、情感疏离,以及老人赡养、儿童教育、妇女权益等诸多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代价,都由“空心家庭”自己一一承担。

  图/文 新华社记者 刘杰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