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灾后民居重建:人类抗震智慧凝聚点(图)(3)

http://gongyi.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11:21  四川日报

  因此,“协力造屋”的设想一提出来,就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回应。不出一个月,仅沙州镇就组织了80多个这样的建房互助社。

  虽然在日本和美国,轻钢系统是用来盖高级房子,但来到四川灾区,谢英俊一心想为农民降低房屋成本,所以他结合当地的传统技法,以竹料编墙,以稻草混合泥土填充,在绵竹九龙镇建了一个轻钢示范房。这种草土墙,冬暖夏凉,室内外温差可达10摄氏度。如果农民自己造,每平方米造价可以低至三四百元。

  然而,也有一些农民并不认可老谢的生态环保与廉价造房的理念,在参观示范房后传出一个笑话:“墙上都会长蘑菇”。大家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砖头水泥结实,而且“很现代”。在汶川草坡乡,谢英俊团队用村里产的竹子制作竹屋顶,做好之后,前脚离开,户主后脚就把竹屋顶拆了。

  谢英俊只好妥协,另想妙方。他建议当地人利用旧砖,没有砖就在钢柱之间拉上双层铁网,以废墟的渣料混合水泥填充作墙。总之,尽量做到化废为宝。

  也有因地制宜的新招,从当地涌现。青川县骑马乡里坪村最早建造轻钢房的苟永金,一家四兄弟建了一栋四套的联排房。苟永金用木板制作楼上的双层墙,中间填以胶水粘结的木屑。

  你从异域走来,科技与细节是你的宝典

  尽管时间过去了好几个月,但跃进村村民陈圣双还是忘不了高鼻子的援建者保罗。

  去年11月初,保罗作为视博恩公司·慈福行动中国区聘请的技术负责人,来到了绵阳市安县永安镇跃进村7组。村民们发现,这个老外做事比任何人都认真,为了监督建筑质量,几乎天天泡在工地,“冻得清鼻涕都流出来了,还坚持趴着检查钢筋。”

  跃进村距离北川县城仅10多公里,大地震中,55户人家中有54户人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因此,“要建就建再也震不倒的房子”,几乎所有村民都这样想。“我就是干这个的。”保罗的家在澳大利亚北部,那里地震活动频繁,保罗20年研究抗震建筑,技术沿袭自欧美等国,强调通过增强建筑物的坚固性和整体性来抗震。

  保罗刚到村里不久,就有村民跑来问他:“为什么不在房子下面加一个隔震垫呢?”原来,村民通过媒体知道有这新科技,却发现自家的重建房没有这样设计,有些失望。“隔震垫会让造房成本增加10%左右,对于农村低层建筑没有必要。”保罗解释,普通民房只要采用全框架结构,就足以抵抗一般强度的地震。在应对地震的理念中,有“隔震”,有采用框架结构来“抗震”,还有“减震”——在房屋内部设置一些消耗地震能量的装置。

  在四川的灾后重建中,汇聚了来自全世界各门各派的抗震技术。比如“隔震”派,其技术1906年源于美国,由日本发扬光大,有叠层橡胶、旋转弹簧等多种产品,一般使用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物中,震后我省的遵道中学等公共建筑采用了这种技术。比如“抗震”派,有东京大学藤井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带来先进的剪力墙结构,准备应用到北川的香泉乡中心小学的重建中。

  村民们也要求保罗拿出最先进的抗震技术来。他们问:“为什么有些使用了圈梁和构造柱的房子还是倒了呢?”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