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灾后民居重建:人类抗震智慧凝聚点(图)

灾后民居重建:人类抗震智慧凝聚点(图)
2009年05月11日 11:21 新浪网

  非常的灾难,非凡的重建,凝聚的是全中国全世界的经验结晶,凝聚的是古今中外全人类的生存智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恩格斯的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我们看到,在满目疮痍的灾区道路上,在如火如荼的民居重建工地上,奔走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建筑专家,带来了人类在长期与地震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带来了包括抗震、减震、隔震、避震在内的多种传统与现代技术。

  震后四川,成了人类抗震智慧同台竞技的大舞台……

  你从远古走来,绽放传统与草根的风采

  5月5日,立夏。农村中一年最忙的时节来了,但青川县骑马乡的木匠马银却无暇打理地里的农活。

  去年特大地震中,骑马乡有不少房屋严重损毁或倒塌。加固和重修这些住房,“至少要忙到年底去了。”他说。

  45岁的马银从小跟着父亲学木工,最拿手的就是建造当地常见的穿斗式木架房。可惜最近几年的农村建房热中,钢筋混凝土取代了传统的木材,他的手艺很少有施展的机会。

  震后,抗震功能更强的传统木架房,重新赢得了声誉。细心的马银作了调查,有个村在地震中总共死了8个人,其中7个是被倒塌的楼房砸死的,死在木房子中的只有一个卧病在床的人,他被倒塌的砖墙压死了。

  于是,出于抗震与减少成本的因素,青川重建户纷纷选择木架房。以骑马乡红光村为例,有近90%的重建户选择了木架房,这为马银带来了做不完的活,“现在每天的工钱是一百多。”“要说为什么抗震,主要是结构和材料。”马银说,他成天忙于建房,但对传统木房的科技秘密却少有研究。在他看来,木架房之所以抗震,是因为穿斗结构使整个房屋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房屋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变形,消减地震波。“这完全可以称为建筑版太极拳。”在高级工程师范德明看来,这体现了东方人“以柔克刚”的思维观念。木架房能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了地震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以及四川平武的报恩寺等建筑,千百年来经历过多次地震依然屹立。“实际上,相对于那些宫殿、寺庙使用的多种复杂的抗震技术,民居建设只需要很少一部分。”范德明告诉记者,千百年来中国人掌握了很多巧妙对抗地震的建筑办法,比如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的斗拱,比如能够抵抗水平冲击波的斜撑,比如能够降低建筑物重心的侧脚等技法……普通民居功能简单,甚至用不齐这些技艺,就可实现地震中“墙倒屋不塌”的目标。

  但传统木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新挑战。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很喜欢挂在墙上的平板电视,他们老是问马银:“泥巴墙上挂得住液晶电视不?”

  的确,传统木房多采用竹子加泥巴的方式做墙,悬挂重物是个大问题。此外,防火性能差,房屋和地面缺乏联接、底盘不稳也是很大的不足。“改造墙体,增加防火性能,稳定底盘,这是传统木架房需要改造的三大问题。”同样是老木匠,来自广元市白朝乡的袁致春,在实践中对传统造房技艺作了改良。比如将传统的竹子墙改成砖墙,在木架房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并将木架子与地圈梁结合在一起。“年轻人也喜欢啊,木架砖墙,又抗震又能挂液晶电视,内部装修也很方便。”袁致春很为自己的创意而骄傲。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