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
传承、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佳能(中国)矢志不渝的企业社会责任之一。切实发挥自身影像技术优势,在文化的探寻与传承之路上努力前行。佳能(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企业公民的承诺。
2009年至今,项目组穿行3万多公里,深入四川、贵州、云南3个省的60多个县市自治州,走访了20多位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和500多位民族文化持有人,利用尖端影像设备,科学、系统、深入、全面地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彝族这5个民族,15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拍摄照片多达7万幅,视频1千多小时,累计数据量6TB。

详细内容>>
欢迎了解更多非遗文化知识
影像•文化印迹——2013年回访故事
微博互动

2009年,佳能“影像•文化印迹”非遗保护项目正式启动,佳能(中国)历时3年,利用尖端的影像设备和技术记录了包括苗族在内的5个民族的1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建立影像数据库的意义在于记录非遗文化的本身,存留完整的影像数据资料,并通过影像让公众了解、关注并参与保护。当然,谁都不希望未来只能在影像中看到非遗,佳能项目组更希望这些民族瑰宝可以永远传承下去,并且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甚至发扬光大。
通过尖端影像技术,除了记录和展示丰富而精细的各种非遗技艺外,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如何能够更好的发挥呢?带着这样的期待和思考,2013年8月2日,佳能“影像•文化印迹”项目组成员一行12人,带着将近50公斤的摄影、摄像器材踏上了回访苗寨的旅程……

视频专区
羌  族
项目介绍 2009年——寻羌之旅
此次寻羌之旅横跨六省,考察了“5•12“地震灾区最核心的汶川、茂县、理县等14个县市、65个羌寨和村落,访问了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者,寻访到6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们首次对羌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羌笛、羌绣、羊皮鼓舞、瓦尔俄足节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采集,深度记录了羌族原生态非物质文化形态,并制作出国内第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羌族非遗数据库,为未来的羌族文化以及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文化记录
羌笛 羌绣 羊皮鼓舞 瓦尔俄足节
雍容华贵,大美如斯。身着盛壮的苗族女孩,绽放着璀璨夺目的美,让观者的心情也随之盛放。苗族银饰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繁为美的苗族银饰审美标准。
羌绣原始古朴、构图精巧、色彩绮丽、针法除多用架花外,尚有织字、纳花、撇花、勾花等几种,其中挑花细腻精巧;撇花、纳花清秀明丽;织花蕴意奇妙;勾花则刚健淳朴。
羊皮鼓舞是羌族“释比”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瓦尔俄足节”和“羌年”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瓦尔俄足节”汉语俗称“歌仙节”,以歌舞活动为主,歌的旋律粗犷奔放,节奏自由,山歌风味浓郁,交替反复的歌唱形式,体现出这一节日中传歌,习歌的艺术特色。
苗  族
项目介绍 2010年——苗寨之行
2010年5月,佳能项目组深入贵州黔东南地区16个县市,穿行1万多公里,用尖端的影像技术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地记录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绣、芦笙的制作、芦笙舞、藏鼓节等苗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7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共采集了珍贵相片5万多幅,动态视频300多个小时,经过后期整理,形成了第一套苗族非遗影像数据库。
苗族是中国第四大少数民族,近些年苗寨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被遗弃和淡忘,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非常自豪于能够通过佳能所擅长的影像技术和优势与回馈社会的宗旨相结合,用影像助力文化重建和保护,践行佳能的企业社会责任。
文化记录
苗银 苗绣 芦笙的制作 芦笙舞 鼓藏节
雍容华贵,大美如斯。身着盛壮的苗族女孩,绽放着璀璨夺目的美,让观者的心情也随之盛放。苗族银饰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繁为美的苗族银饰审美标准。
将各种动物、花草编成故事,将当下心情与民族审美凝聚于针尖。绣线与银针,穿过古老的历史与艰苦的岁月,在苗族绣娘的手中,变得楚楚动人。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苗家人创造了芦笙,至今也仍家家保存在芦笙,他们爱吹芦笙,视芦笙为苗音。
在苗家,每年都要举办几次盛大的芦笙节。节日里,苗族人民盛装前往,各寨芦笙手云集芦笙坡,芦笙的吹踩声,男女的对歌声,此起彼伏。平时寂静的青山翠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讲述着苗族人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喜悦。
鼓藏节,也叫“牯藏节”、“鼓社祭”、“翻鼓节”、“吃牯藏”等名称,是苗族最神秘最古老的祭祀节日。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前夏王朝的三苗国。但在苗乡的传说中,鼓藏节的来历也是一个关于巧合、误解以及复仇的故事。
白傣彝
项目介绍 2009年——寻访白傣彝
从2011年7月起,我们穿行10460公里,一路走过瑞丽市、龙朋镇、高峰乡、周城镇等地方,克服重重困难,将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彝族烟盒舞和彝族火把节这四项最具民族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像资料全面记录下来。
此行共拍摄照片24900多张,视频428小时,总容量2.45T,整理为非遗数据库,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用于研究和保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公众展出,展示白族、傣族、彝族文化最具魅力的瞬间,期望通过一幅幅壮丽的少数民族文化影像,诉说一段瑰丽、古老的文化传承史诗。
文化记录
彝族火把节 红河彝族烟盒舞 白族扎染 傣族孔雀舞
在彝族的传说中,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薪火燎原,世代相传,用点点星光衍生出后世万代的光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正是彝族的火把节:一片火海、一从刀阵、一队驱魔人、一阵欢笑声,彝族人正用这古老神秘的习俗来重复着对于生命的敬畏。
在云南红河,流传着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民间舞蹈——烟盒舞。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用她独特的舞蹈魅力为世人展现了彝族儿女对艺术的独特领悟,彰显出彝族人独到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风带走了沙,雨带来了花,白族的姑娘们把扎染带回了家。图案好似四季轮替,卷起沉淀的浪花,蓝白交汇出这千百年来白族文化的溪流,潺潺相传,生生不息。迎着阳光的青蓝色,仿佛摇动的青花瓷,白族儿女用双手编织着荡漾的心情。
顺自然之灵气,仿动物之灵性,瑞丽孔雀舞成为了我国傣族民间最富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傣族人用明快的节奏诠释了孔雀舞的内在感情,绮丽的色彩,骄傲的舞姿,傣族人民通过孔雀舞,向世人传递着他们对于美的独特感悟。
图片故事
蓝风:走进云南大理--“用影像记录非遗” 通过这次寻找的过程,我们欣赏到了传统的扎染工序,最后在当地的一家扎染厂里,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努力帮助金花实现了愿望,扎出了带着美好祝愿的“玛瑙缬”图案的仿制品。

而这次体验也让我们感受到,非遗工艺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还原、复制并不容易。而佳能用影像记录了非遗工艺的一点一滴,形成数据库可供专业人士学习。这当然是现代技术支持下,对非遗更有力的保护。
阿滋猫:穿越时空梦回大理——周城亲手做扎染 抛却城市浮华,体会少数民族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变迁的趋势,和佳能的伙伴们一起跑去了大理周城,在周城,可以看到丰富的民族扎染制品。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也很具现代韵味。
杨孝文:企业的公益计划应将眼光放远些 这次赴云南,相当于一次文化穿越之旅,活动主要有自由探索和任务PK两部分。在洱海,我闪听金花唱民歌感受白族风情,用扎染打扮金花,帮金花完成心愿--寻找“玛瑙缬”图样。在大理洋人街,我们通过寻找金花给的图案,购买扎染制品,更深入地认识了扎染,感受扎染巨大的市场,意识到在商业大潮中用影像保存市场淘汰图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