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潘文石:诠释科学家爱的内涵

潘文石:诠释科学家爱的内涵
2010年05月26日 13:53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春燕

  2010年3月底,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作为2010年科学研究类“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获奖者,他手握水晶杯站在典礼舞台上,站在大家崇敬的目光之中,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好像要掀翻百年讲堂的屋顶。他没想到,实在没想到,难得回北京一次,竟然就站在了母校的讲堂上;他还没想到,台下的学生们、老师们,所有的观众们都给予他如此深情的尊重和欢迎。

  他说话了,现场顿时肃静,他缓缓地说:“很高兴得到这个奖。我始终认为,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力量支撑我,从20岁到珠穆朗玛峰直到今天,我仍然还热爱我的这一事业。”

  主持人谢亚芳声音有点哽塞,她说:“在生命科学领域,他行走了超过半个世纪,他的名字却很少为人所知。因为在他每一年的时间里,有超过10个月是在深山野林里、甚至是洞穴里度过的,为的是就近观察动物的生存状态。30年来,无不如此。”

  他身着格子衫,背带裤,他已经年逾7旬,他的名字叫——潘文石。

  科学的世界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他不惧怕,科学的世界不在权高位重,人多人少;他坚持真理,他的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那天,他靠在家里的沙发上,电视里播着一台音乐晚会,不时有悦耳的歌声传来。他却没有注意,他的小女儿在忙碌着收拾屋子,准备行李,颁奖礼结束后,次日他们又将启程返回广西。他注视着小女儿的身影,他觉得小女儿越来越像他了,她也有一双明亮、执着的眼睛,自她跟随自己野外考察过被深深地触动后,便舍弃了经营得很成功的企业,跟着自己一起爬山涉水、风餐露宿。

  他想,我是怎么爱上这个事业的呢?对,因为达尔文。幼年时,一本达尔文所著《环球旅行记》曾让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书里描述的情景带领他横跨三大洋四大洲,穿越光怪陆离的风光、看到色彩斑斓的动物;紧接着,火山喷发了,地壳移动了,埋在地底的古生物露出了端倪;地质学和生物学多么有趣、多么神奇!他被这本实则为“科学笔记”的图书启迪,他从中学到科学研究应该如何观察、研究和描述事物的必要方法。而书里对各地土著民族的描述,对蓄奴贩奴制度的憎恶,对各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也都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他的思想触碰到科学精神的轮廓,并穿越到人文精神的领地。

  直到他进入到北京大学并且从事生物保护工作以后,他越来越清晰地看清科学的世界——理性的、严谨的、独立的,同时也是艰苦的一个世界。然而,对于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来讲,也许他还并未真正领略到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真谛,直到竹子开花事件。

  上世纪80年代,一场闹剧在中国的土地上喧嚣起来。四川卧龙有大熊猫死亡,一个观点甚嚣尘上,是因为箭竹大面积开花,给大熊猫带来了生存危机。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全国各地开始筹集捐款,打算把野生熊猫统统圈养起来,还打算大规模种植竹子。

  那个时候,作为这个领域的知情人,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异常地愤怒。事实上,卧龙竹子开花,并没有饿死熊猫,而有的人假借这样一个事情,骗取国家的资源、骗得国人的同情。

  野外研究的科学发现和不明真相的大众舆论交织在一起,他明白,也许自己很难用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纠正已经沸沸扬扬的错误认识。可是他不说出真相,他就对不住良心,对不住科学家这个称谓。他独自面对那么多与他意见相左的专家学者,招来的非议和指责可想而知。他没有胆怯,科学的世界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他不惧怕,科学的世界不在权高位重,人多人少;他坚持真理,他的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他顶着巨大的舆论和压力,凭着科学工作者的良知,用了整整3个晚上的时间,把自己在卧龙3年研究掌握的科学事实写成了报告。在那个报告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危及熊猫的生存环境,才可能导致大熊猫的生存出现危机,这和竹子开花毫无关系。报告递交给当时民盟中央的执行主席叶笃义。由于报告有理有据,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中央就做出了停止建设圈养场的决定,而之前那场夸大的宣传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沉寂。

  在这场孤独的战斗当中,他坚持到最后。是的,他也看清了科学的世界,以及自己要坚守的信念。

  1990年开始,他在秦岭继续从事大熊猫野外研究工作。当时,秦岭的采伐异常厉害,他看到,大片土地裸露出来,熊猫生存地面临危机。他的研究生着急了,他们说,老师,我们赶紧给中央写信吧!他却说,再等等吧,人也需要生存,如果停止采伐,那么这些伐木

  工人怎么活呢?他所在的研究地区有2400多名工人,大概来自2000个家庭,如果突然停止采伐,这2000个家庭怎么生活呢?难啊,真是相当困难。

  可是天平还是倾斜了。1993年,秦岭的生态环境由于森林被肆意砍伐而变得更加恶劣,面对满目疮痍的秦岭南坡,他坐立不安。秦岭南坡呵,这是野生大熊猫的最后一片自然庇护所。他大声疾呼要减少采伐量。8月,他联合29位中外科学家写了一封致国务院领导的信,力陈“秦岭正在发生的生态危机和建议解除的办法”。那封信很长,大概内容是,现在秦岭正在发生一场生态灾难,如果我们不能把它及时制止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最后一棵树和最后一只熊猫倒下去,那么秦岭的环境就会变得非常糟糕,秦岭几十万跟与此相关的居民,将会在一个更加贫穷、落后的状况下生活,而汉江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也将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考虑到今天的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继续生存,我们有再大的困难也应该想办法解决,最好就是停止采伐,成立新的自然保护区。

  不到一个月,他就得到消息。同事从北京打来电话告诉他,国家已经批准了,停止在秦岭采伐,建立新的保护区,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批准的。朱镕基总理说,由国务院拿出2500万元,陕西省拿出3000万元,他又找来一些朋友,联系世界银行,又得到了477万美元的支持,大概1亿元人民币,终于成立了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并对2400多名工人做了妥善的转产安排。他说:“有人问我心疼谁,是爱人还是爱动物。我说我全爱,只要能爱的都得爱。”

  保护区建立起来了,他带领着科考队伍准备离开了。是该画上一个句点,因为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将给熊猫留下一片宁静的天,没有人干涉,没有人圈养,熊猫追寻着自然的规律,自我繁衍。单纯保护一种动物不是目的,保护熊猫的目的是要提高整个地区、整个生物圈的福祉,维持生态的平衡。他最后站在秦岭的山头上,挥挥手,作别秦岭的云彩,下一站,广西。

  他渐渐地看清了科学的世界,当年那部《环球旅行记》催生出来的人文情感,点燃了他的科学考察。

  1990年,潘文石无意间听闻位于广西的白头叶猴已经濒临绝境,外界相传已经绝迹,他心里一直牵挂。那么就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去吧,他这样对自己说。

  他风尘仆仆地赶赴广西,他去雷寨村找一位名叫陆宝龄的老人了解白头叶猴的状况。84岁的老人用一个干净的玻璃杯敬上一杯茶水,他很高兴,刚要喝,发现水底沉着一些絮状物。

  “老先生,水从哪里来的?”

  “就是村口那个池塘。”

  他当下心中一惊,他刚刚路过那个水塘,其间泡着水牛,妇女在那里洗衣服,水里漂浮着很多脏物,那样的水怎么能饮用?

  他急忙问:“为什么不去挑干净的水源呢?”

  “离村子里最近的水源都有7公里,挑一次水来回14公里,太辛苦了。”

  他这才恍然大悟,多年来,这个村里的青年想当兵,好多人体检不过关,致病的原因大概就与饮用不洁的水有关。他彻底惊呆了。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了,竟然还有那么贫困的地方。而贫困,又直接导致了白头叶猴的生存危机。村民们因燃火做饭而大量砍伐野生植物、放炮采石发展经济、因迷信“猴骨酒”

  而捕杀白头叶猴创收。他意识到,要保护动物,必须先解决好人的生存问题。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