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问马航飞机去哪了 清明和他谈谈死亡

2014年04月02日10:22  北京青年报  微博

  每月话题

  又是一年清明时,孩子在问马航飞机上的人去哪儿了,为什么要过清明节,爸爸妈妈会死吗,他也会死吗?被宣布坠毁的MH370航班上,有多少父母就此与孩子阴阳相隔,又有多少孩子痛失至爱亲人?死亡,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更何况是与孩子谈论死亡。面对孩子,我们是否该开启死亡教育?面对孩子,成人又该如何讲述生与死?面对孩子,我们应如何抚慰备受煎熬的幼小心灵?面对孩子,我们能传递怎样的生死思考?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父母的突然离世

  ◎胡萍

  MH370航班的意外坠毁,让许多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一些父母突然间失去了孩子,一些孩子也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父母。对于这样的孩子,成人如何帮助他们面对父母的突然离世,关系到这个孩子如何度过这种重大心理危机。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死亡是一个被忌讳的话题,人们谈论死亡就像谈论魔咒,生怕触及这个魔咒的开关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意外。于是,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缺失了死亡教育这个主题,成人也不懂得如何面对突然失去父母的孩子。

  死亡本质上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死亡的探究一直伴随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儿童对于死亡的思考其实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他们或许经历了亲人的离世,或许经历了小宠物的死亡,2~3岁左右的孩子就会提出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比如“妈妈,你什么时候会死”、“我不想妈妈死”、“人死了会去哪里”。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是不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3~5岁的孩子通常不能够明白“活着”和“生命消亡”有什么不同,他们认为死后的人是在另外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他们也相信这个人还会回到自己的身边;5~9岁的孩子能够明白死亡是什么,他们知道人死后就不会回来了;9岁以上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也会死,死亡是谁也避免不了的。

  对于航班坠毁之后突然失去父母的儿童来说,不同孩子对这个信息会有不同的反应:5岁前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有一天还会回来,陪伴自己。而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明白自己永远失去了爸爸(妈妈)。当成人在帮助这些孩子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第一,把父(母)离世的真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已经去到另一个世界,他们不会再回来了。”告诉孩子真相,起码可以获得孩子的信任。一些成人对孩子隐瞒父母去世的真相,让孩子在遥遥无期中等待父母的出现,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当灾难发生之后,成人的异常情绪会让孩子感觉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用编造的谎言来欺骗孩子,这样的谎言无论出于多么善良的愿望,对孩子来说都是被成人欺骗的。终有一天,当孩子发现自己被欺骗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失去父母的悲痛,同时,欺骗孩子的成人也将失去孩子对他们的信任。

  第二,给孩子纪念离世父(母)的时间和空间。当孩子知道真相之后,成人要与孩子一起,通过一定的形式来纪念离世的父(母)。比如,用一个珍贵的木盒子,将父(母)的照片或少许遗物装入其中,由孩子来保存,每当孩子想念父母的时候,可以从木盒子里拿出父母的照片或者遗物。此时,成人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思念亲人。

  第三,帮助孩子建构积极的死亡观。告诉孩子,父母去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他们在那里生活得很好,让孩子记住父母活着时的样子。在美国电影《自闭历程》中,有一个死亡教育的情节:坦普来到马厩,发现心爱的小马倒地不起,她不理解死亡到底是什么,问卡洛克博士:“它去了哪里?”卡洛克博士立即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坦普建构起积极的死亡观:“坦普,记住它活着时候的样子!”这个观念深深地植入了坦普的心灵。在参加卡洛克博士的葬礼时,她怀念博士的方式就是记住他活着时举着火箭筒的样子,这让坦普深感安慰。

  第四,如果是孩子父母中的一方突然离世,活着的一方可以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哀伤,但在表达的时候,一定不要吓着孩子。同时,活下来的一方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度过这段心理危机,必要的时候需要求助外界力量的帮助,比如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MH370航班坠毁的事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在这次事件中痛失亲人的人们,在饱尝悲痛之后,也需要走出哀伤,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毕竟,活下来的人需要重建新的生活。只有当活着的人快乐时,逝去的人才会真正地安心离开。

  (胡萍,儿童性教育专家,著有《善解童贞》、《成长与性》)

  对话

  在我多年对儿童研究的工作中,经历了一些孩子对死亡的误区。一个8岁多的女孩由父母陪伴着来到我的工作室,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因为家里的一位亲戚遭遇车祸去世,妈妈当时因为伤心而放声痛哭,这个场景吓坏了呆在一旁的女儿,女孩经历了亲人的死亡后开始了对这一话题的关注。

  女孩:“胡老师,人为什么会死?”

  胡萍:“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开始,也有结束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不死,那这个地球早就装不下这么多的人了,对吧?”

  女孩:“人死了以后会变成什么?会下地狱吗?有地狱吗?那个地方很恐怖吧?”她的表情很紧张。

  胡萍:“人死了以后就变成了天使。”女孩睁大眼睛看着我,表情开始柔和。

  女孩:“人死了以后为什么会腐烂?为什么要火化?”

  胡萍:“如果人死了以后不处理,身体就慢慢变得腐烂了,腐烂的身体会滋生越来越多的细菌,污染我们的环境,给活着的人带来疾病。所以人死后要火化,火化成为骨灰后就可以保存起来,供亲人纪念。”

  女孩:“火化的时候我有感觉吗?我害怕火化的时候很痛。”

  胡萍:“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肉体是有感觉的,就像刚才我掐你一下,你会感觉到痛。当一个人死亡之后,肉体已经没有了感觉,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痛了。”

  女孩:“哦,我又怎么能够来到地球呢?”

  胡萍:“人有物质的部分,也有精神的部分。物质的部分就是你的身体,精神就是你平时能够感觉到快乐、幸福、悲伤、痛苦的那个部分,这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当一个人死亡后,灵魂就变成了天使,这些天使就像天上的星星。灵魂会在天空中飘啊飘,然后开始选择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你选择了爸爸妈妈,你就会变成他们的孩子,来到地球上了。”女孩很满意我的解释,微笑着点点头。

  文/胡萍

  正方 旅行前,把“遗嘱”交给女儿

  ◎工山飞月

  马航事件应验了一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失去亲人的悲痛,是无法承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残酷事实。

  原本我是极不赞成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中国人讲究避讳,不喜欢提及死亡字眼,认为不吉利,晦气,害怕一语成谶。当然,最大的顾虑还是担心孩子幼小的心灵经不起惊吓畏惧。

  可是,一位邻居家的悲惨遭遇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一场无情的大火,将她家化为灰烬,老公也被烧成焦炭。横祸飞来,她昏厥了三天三夜,苏醒后看看幼小的儿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决心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生活。然而,儿子亲眼目睹灾难,触摸死亡猝不及防,怎么也抹不去阴影,患自闭症矫治了多年,才走出魔境,险些毁了一生。

  看来,完全应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认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有生就有死,有起点就有终点。生活中随时会出现不可抗拒的灾难和毁灭,死亡是回避不了的。

  准备到澳洲去旅行前,我们将家中的存折、卡号、财产证件等一应密码、存放地点及相关注意事项,清晰地列在一张纸上,近乎遗嘱一般,装进了信封里。我们对女儿说,“行船跑马三分命,何况是来回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发生了不幸,你再打开看,记住爸爸妈妈是爱你的。要节哀顺变,可以去找亲戚们,他们会予以关爱和帮助的。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坚强面对,勇敢地战胜孤独害怕,处理善后。学会保护自己,好好地活下去,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告慰。”

  女儿听了吓哭了,拉着我们不许走。我们笑着对她说,一个人要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24小时来度过,这样才会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美好。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坦然面对。

  飞机平安落地,打电话时,我们在这头笑了,女儿在那头高兴得跳了,知道了要随时报平安。回家时,女儿像燕子一样扑进了我们的怀抱,庆幸重逢的快乐和幸福,懂得了感恩。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看似残忍,实则明智,勉为其难,势在必行。做家长的切不可迷信和忌讳,捅破这层窗户纸,孩子透亮的心灵才会成熟练达。

  反方 不宜过早捅破这层纸

  ◎郭秀云

  “死亡”的意思,孩童很容易明白,但“死亡”所带来的负面意义却是孩子们无法深刻体悟的,非要经历亲人的逝去方可体悟其中的无助和人生的悲凉。

  “向死而生”的理念,已被成人普遍接受,但过早生硬地灌输给孩子,我以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让无知无畏、无忧无虑的孩童,过早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导致生存安全感的丧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童体验生命幸福和快乐的意义。

  目前人类的寿命普遍提高,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老死”在自家床上和亲人怀抱。但战争、地震等灾难无可避免地侵袭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无辜人群突然死亡已举不胜举。成人和学校不得不思考怎样对孩童进行“死亡教育”,把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孩童的心理影响降至最低。毫无疑问,对孩童谈及“死亡”这一话题,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谈论死亡的方式。

  小学阶段甚至更早,应该用童话阅读的方式逐渐渗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再配合一些简单的活动,让孩子了解动植物和人的生长与消亡,和他们一起探讨生命的周而复始,这对孩童认识自然和人本身是有利的,特别是当他们面对亲友死亡时,对他们会有所帮助。我以为像《战火》和《南京大屠杀》等意义深刻的影视,不能急于呈现给低幼孩童,血腥残忍的场面会让孩童对生命和人性产生极大的恐惧,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及至中学阶段稍大些,可带孩子去参加亲友的葬礼,逐渐体会生命消失的非常和正常的辩证意义。战争作品中涉及死亡的主题很多,可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来渗透和强化孩童对死亡的认知。

  对于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失去至爱亲人的孩子们来说,隐瞒是不妥的方式,但要根据孩童的身心情况,斟酌告知的方式和时机。谈到亲人已故去这一事实时,要做些适当的铺垫。对这些孩子们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的最佳方式就是陪伴,并给予关爱和温暖等实际行动,让他们在参加葬礼和悼念故去亲人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变化。

  众议

  “死亡教育”,毕竟是一堂严峻的课,需要找准一个切入点和时间点,否则就是让孩子承受生命本不该承受的沉重,无法化解沉甸甸的恐惧和无助。待他们长大,懂得如何面对不幸和苦痛的时候,再告诉他们不迟。凡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希望这个过程是一个慢慢消化的过程,而不是与突如其来的残酷面对面短兵交接。(荆州)

  家长突遭不幸,特别要保护好孩子,尽量让孩子少受到伤害。一是不要刻意对孩子隐瞒事情真相,让孩子长大以后误以为受到蒙蔽,出现逆反心理。但也不要刻意渲染灾难,那样会把孩子吓住。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简单话语,把事情说清楚。二是要允许孩子表达情绪,认可其感受,不要阻止孩子哭泣,不去劝说孩子别难过,要给孩子的悲伤一个发泄的窗口。三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要谈论这个话题,就认真和孩子谈,孩子不想谈也不要强求。四是要保证孩子正常的生活习惯,不要轻易改变,让孩子有安全感。(王书伟)

  我和孩子一起,把金鱼埋葬在花盆里,然后在花盆里撒下种子。“金鱼死去了,以后我们再也不能见到它了,但是,我们可以埋葬它,然后想念它——当然,金鱼的生命也可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它会滋养这棵花。”我这样跟孩子讲。死亡其实并不可怕,无需畏惧,失去亲人或者朋友,固然难过,但是我们还可以想念。这是要教给孩子的。(贾晓萌)

  死亡教育应该结合生命教育,死亡与生命是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乐观面对死亡的前提是珍惜生命。因此在死亡教育中一定要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从而唤起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杨方)

  无论愿意不愿意,我们都无法预料那些意外和突发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应该过早地让孩子接受死亡的残酷现实,更不应该让他们过早地直视死亡。学习的压力、考试的重负已经让孩子们身心俱疲了,如果再让没有一点社会阅历、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他们过早地正视死亡,我觉得有些残酷,甚至更是过尤而不及。

  让孩子正视死亡的过程应该顺其自然、瓜熟蒂落,不应该拔苗助长。事实证明,没有经历人是长不大的,只要经历了,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学着长大一些,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这就是命运。

  (韩静开)

  死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懂得“生与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生与死”的自然规律和生理现象,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生命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善待生命。当然,生命的内涵不仅仅指人类,还包括动物与植物,大自然里任何鲜活的物种,都存在生命的意义。对一个孩子来说,死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能以一颗仁爱、坚强的善良之心,来看待死亡之事,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心灵美好的人。(榕杨)

  孩子对死亡的态度其实来自大人的态度,你坦然从容地跟孩子谈论生死,他也会坦然从容地接受。我们听到过太多惨痛的案例,孩子从高楼坠落、玩水溺亡等意外事故,更有孩子仅仅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无法承受而选择自杀。这些惨痛案例的背后,除了意外或环境因素之外,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懂得生命的可贵和不可逆转性。当然,跟孩子谈死亡,打破那种“生命永恒”的美好幻想确实有些残酷,但只有懂得,才会珍惜,只有认识到死亡的残酷,才会更加珍爱生命、保护自己。(王秋女)

  本版供图/舒远

  原标题:清明和孩子谈谈死亡

分享到:

Powered By Google

北京青年报发表的文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