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难道非遗都要“进课堂”?

评论:难道非遗都要“进课堂”?
2013年12月06日 10:15 北京晨报

  “一下五去四,三下五去二,一去九进一……”这些珠算口诀你还记得吗?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传统的珠算与韩国泡菜“同场竞技”。最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相比韩国泡菜“申遗”过程的跌跌撞撞、事端不断,珠算这一回的成功,足以使部分国人得瑟好一阵。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相比泡菜在韩国国内的超高人气,珠算在咱们中国,倒真有点祖宗“遗产”的味道,冷冷清清、乏人问津。站在文化的角度,这的确令人感到惋惜。

  珠算申遗成功后,很多人开始痛批“十年前珠算被清出小学教材”的错误做法,而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1至3年级对于数的认识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要求,更是被普遍解读为“珠算将重新回到中小学课堂”的一个信号。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各地“申遗热”的兴起,“非遗进课堂”也成为一种时髦的观点。书法、昆曲、剪纸,统统都有人提议“进课堂”。一时间,课堂似乎成了个筐,什么“非遗”都能往里装。问题是,中国作为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每一样非遗都“走进课堂”,那学生们还不得忙死、累死?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在推广素质教育,不如说是在增加学生们的课业负担。

  比如珠算,作为一项实用技能,已经没有了登堂入室作为课程的必要性;而作为一种文化,它完全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渠道加以普及,或者通过民间爱好者相互比赛等形式进行传承。这方面,“走群众路线”的围棋、象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什么东西都变成一堂课,甚至加以应试化,不仅无助于传承,相反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更加疏远这些“老古董”。如此,岂不适得其反?

  王 烽(时评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