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白云深处有人家

白云深处有人家
2010年09月01日 13:58 中国扶贫基金会

  这一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不平凡的一天。

  今天,复核的任务很重,我们小队共142户,而且农户之间住的比较分散,路也不好走。我和搭档主动请求去了最多的一个组,有68户。

  坐着汽车从公路拐进崎岖不平的山路,然后,我们便跟着向导刘叔一起徒步行走。前一晚刚刚下过雨,山路很滑,路不好走,加上村民住地分散,让我们今天的复核更加困难。好在刘叔在这个组工作了近十四年,才避免了我们走了很多冤枉路。

  这天我们核查的最后一家农户住在半山腰,开始时,刘叔说那家太远,而且是独家村(也就是只有他一家住那上面),让我们别去了,怕我们辛苦。我和搭档没有听刘叔的,仍然坚持要亲自去。

  山路不仅崎岖,而且还很陡。还没到达目的地,远远地就能看见一间破旧简陋的茅草房,真的就只有他一家。“这是一对老夫妻,无儿无女,没钱将房子搬迁到比较集中的村里,只能住在这半山腰上。平时也很少下山,都是自给自足。偶尔出去赶个乡集,拿自家种的东西和别人换点其他家用”。听着刘叔说着这家的情况,我们已经走到了房前,门是虚掩着的,我们敲了敲门,没有人在家。刘叔说,应该是去上山挖洋芋去了。说着,便对着山的一边大声吆喝了几声,随后就听到有人回话,然后我们就坐在房前的小石板上等老乡回来。

 

  茅屋的右边有一个简陋的牛栏,拴着一头毛色黑黄的耕牛,牛栏外打扫的很干净,并没有满地乱堆的牛屎之类的,牛栏的一个角落里,整齐堆放着喂牛吃的草。屋前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除了被风吹落的几片树叶,再也见不到其他的垃圾。院子的边上有一个小水缸,盖着水缸的薄石板上还放着一个小盆,里面装了几根洗好的玉米。院子的另外一头是一颗梨树,黄灿灿的梨挂满枝头。屋前也被主人收拾的井井有条,虽然放着一些农活用的器具,但是都摆放的整整齐齐。我和小平借着这空隙,从窗外“窥视”了一下屋内。屋里的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不大的碗柜,一个小桌子,几根凳子,还有一个没有生火的小炉子。尽管家当很少,但是都被主人收拾的干净整齐。

  刘叔正准备再吆喝几声时,屋子的主人背着满满一背篓的洋芋从上山下来了,正往屋子这边走。回来的是一个两鬓花白的爷爷,听刘叔说都六十多了,但是步伐依然很矫健,只是,由于常年干农活,背有些驼的厉害。爷爷姓张,身穿一件洗的有些发白的旧外套,上面还沾了很多泥。看着我们等在屋外,张爷爷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只见他利落的放下背篓,让后从屋里拿出几根凳子,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

  当我们说明来意,并且把存折交给张爷爷时,他一个劲儿地说,感谢曹老板,感谢我们。我还记得,我们请爷爷摁手印时,他伸出刚刚挖过洋芋,满手是泥的手,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让我们等等,说着便跑到一边把手洗干净了,摁了手印,听我们说要照相,又跑进屋里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才出来,照完相还傻傻笑着地说,乡里人,没什么好衣服,但是干净还是要得。

  任务已经完成,我们谢绝了爷爷留我们吃饭的邀请,抬脚正要走,就见张爷爷已经爬上了院子旁边的那棵梨树,麻利地掏了几个梨子下来,刘叔接过递给我们,说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我们也就没有再拒绝了,高兴地收下。连忙招呼爷爷下来,毕竟他年事高了,担心不安全。只见他轻松地从树上下来,走到我们跟前,又说了好几个感谢,还硬要给我们煮玉米,说是自家种的。

  我们不想爷爷麻烦,推说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爷爷这才肯放我们走。正要离开他家时,外出摘豆子的奶奶回来了。爷爷笑着一边帮老伴儿放好摘来的豆子,边和她说我们。奶奶听完,边埋怨老伴儿怎么不留我们吃饭,边招呼我们进屋坐。我们谢了两位老人的好意,离开了这里。

  看着身后两位互相扶持的老人那温暖朴实的笑容,还有那破旧却收拾的井然有序的屋子,我想,即使贫穷,但他们依然在用自己那勤劳的双手,将自己的小日子打理的很好。你可以看到他们的穷困,却看不到他们对生活的抱怨和失望。相反,那时刻不曾消失的笑容,似乎在告诉别人,我穷,但是,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勤劳养活自己,不成为任何人的负担!

  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还有那种掩饰不了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文/冉菁婧  编辑/范淑杰)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