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将爱心汇入慈善“银行”

将爱心汇入慈善“银行”
2009年09月18日 11:06 新浪网

  慈善事业一直沿着这条路健康有序地发展。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也成为我国慈善事业的一种追求。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广大人民群众蒙受了重大损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慈善精神。重大灾难面前,爱心汇集到了一起,慈善的作用被前所未有地最大化,我们也了解到了“全民慈善”所呈现出的永恒魅力。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凝聚力用科学的方式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将“全民慈善”的理念永远传承下去。现代西方国家的慈善经验证明,慈善事业进步的关键在于让慈善真正成一种日常活动和民间习惯。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项事业,希冀通过此文与大家分享一种态度,让以实现“全民慈善”为目标的慈善事业得以真正实现。

  挖掘慈善含义 传承慈善文化

  当前,作为“第三次分配”有效途径的慈善事业,其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消除贫困、稳定社会等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我国慈善事业却相对滞缓。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少,募捐能力较弱,慈善专项法规尚不健全,社会捐赠减税免税政策还不完善,一些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难以吸引广大公众慷慨解囊……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如何把慈善事业推向一个科学、健康、繁荣发展的新阶段,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服务,成为新时期慈善公益人士的共同追求。

  众人爱心的汇集,便是全民慈善。如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慈善“1+1”大型电视行动,著名功夫明星李连杰先生的“壹基金”,都是“全民慈善”的积极实践。

  重要的是,鼓励和实践“全民慈善”在培植正确的财富伦理与慈善文化方面能够发挥非常突出的作用。中国现代财富伦理的树立,必须消除人们对家庭经济保障的恐惧感和“福荫子孙”财产代际传承的崇拜。西方国家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现代财富伦理意识,认为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产,会助长他们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的思想,对社会文明进步危害极大,崇尚通过个人奋斗创造新的财富。同时,他们通过法律开征高额遗产税,强化富人的现代财富伦理意识。这些举措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对于慈善文化的培植,则需要借助教育、宣传、法规、制度等合力加以实现。多年奔波于慈善事业的前沿,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应当通过将慈善文化纳入中小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引导人们从小开始就树立对慈善的理解和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建立企业慈善文化,培育现代慈善精神,也是培植慈善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慈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责任与境界的有机结合,是对社会的必要回报,同时也有利于增进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在慈善基金发展成熟的欧美国家,“企业家=慈善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等号说法。而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强调的却是捐助者的个人施舍和受助人的“感恩图报”。这与现代慈善文化所提倡的普遍互助的价值观念无疑是相悖的。慈善不应以个人恩赐的方式直接给予他人,而是通过一定的慈善组织间接地到达他人手中,接受帮助是困难群体“应得”的权利,捐赠者与接受者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也没有私人间的“知恩图报”,完全是一种平等互助的社会行为,其产生的直接社会后果是对社会共同体的凝聚与认可。它有助于培育独立的人格意识,激发个人奋斗精神,有助于个体树立对社会共同体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本文作者系世界和平慈善基金总会会长张田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