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陕西:“天眼”监测空气质量

陕西:“天眼”监测空气质量
2012年08月27日 10:09 中国环境报

    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日前在全面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电视电话动员会议上强调,改善空气质量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特征,更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责任。

  根据陕西省政府近日下发的《全面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陕西将建立“天眼”遥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形成地面和立体相结合的空气质量监测网,让群众及时知晓监测结果,打一场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持久战、攻坚战。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认为,《方案》以“让人民呼吸清洁的空气”为目标,坚持“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方针,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气环境问题,这是实现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生态美”目标的重要举措。

    PM2.5监测三步走
  明年发布实时监测值

  陕西省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目标划分得较为详细,制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PM2.5监测发布的时间节点,还制定了环境质量目标,确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控制近、中、远期目标。

  西安市自2012年下半年起,发布PM2.5日均值、各监测点位实时监测数据;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介绍,从今年7月1日开始,西安市已分别在新城、莲湖、碑林、雁塔、灞桥、高新6个区设置了PM2.5监测点,以及一个投资1600万建立的超级站。在6月30日~8月12日的44天有效天数内,监测浓度范围在0.028mg/m3~0.097mg/m3之间,平均值0.049mg/m3。参照最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Pm2.5标准的0.075mg/m3,总体平均还未超标,达到二级标准的实际天数37天,占总天数的84.1%。

  李孝廉表示,陕西省PM2.5监测数据发布工作计划将分三步走:第一步,2012年6月底前,建成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自2012年下半年起,西安市发布PM2.5日均值、各监测点位实时监测值;2013年1月1日起,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第二步,自2013年起,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和杨凌示范区发布PM2.5日均值、各监测点位实时监测值;2014年1月1日起,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在2013年底前,在西咸新区、延安市各建成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两个环境空气质量背景值监测站。第三步,2014年底前,各设区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全省县城全部建成包括PM10、PM2.5、SO2、NO2、O3、CO 6项指标的大气自动监测站。自2015年起,上述市(区)以外的省内其他设区城市、西咸新区发布PM2.5日均值、各监测点位实时监测值,所有县城发布PM2.5日均值;2016年1月1日起,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环境空气质量。

  关于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案》是依据陕北、关中、陕南各地环境质量的现状,同时考虑排放-质量响应关系,通过测算确定的。具体要求为:

  到2015年,全省行政区域PM2.5年均值降至60微克/立方米;关中和陕北地区城市(含县城)PM10年均值降至90微克/立方米。

  到2020年,全省行政区域PM2.5年均浓度值降至50微克/立方米;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设区城市(含县城)PM10年均值降至8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到2030年,各设区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所有县城空气质量达到空气质量优良的标准,即:PM10、PM2.5、SO2、NO2年均值分别降至70、35、60、40微克/立方米以内。

    划定防控范围
  “一带六重点”列入重点防控

  为了全面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陕西省将“一带六重点”列入防控范围。

  一带:从韩城至渭南、西安、西咸新区、咸阳、杨凌示范区、宝鸡沿渭河谷地的带状区域。

  六重点: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6个设区城市的行政区域。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延安、榆林的城市规划区被设为重点治理区。

  关于《方案》如何划定防控范围,陕西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姚晓军认为,关中地区是陕西乃至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陕北地区作为陕西能源化工产业聚集地,是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经济活动和污染排放高度集中的同时,也给空气环境改善造成巨大压力。

  同时,从PM2.5年均浓度形成的卫星解析图也可以看出,陕西省颗粒物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关中地区尤其明显、陕北次之。

  记者从卫星成像图上看到,由山西西南开始,陕西省韩城、渭南,沿渭河谷地向西到宝鸡呈现一条明显的东北、西南走向污染团带,并形成以西安、渭南为中心的高污染区。

  另外,《方案》还要求把PM10、PM2.5、O3、CO、SO2、NO2 6项指标作为控制污染项目,把燃煤企业、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列为主要监控对象。并将通过实施工业污染源防治工程、机动车污染防治工程等,力争改善空气质量。

    提出“四个优化”
  慢交通煤控区工业退城

  据悉,此次《方案》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借鉴国外、国内城市发展规划、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统筹开发等方面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了“四个优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和布局,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

  何发理则给出了“四个优化”另一种解释,即交通慢出行,工业退出城,煤炭零增长。

  建设以“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为代表的慢行交通体系据何发理介绍,《方案》里提出,到2015年,西安市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100公里以上,公交出行分担率将提高到50%以上,每年建设30公里~50公里公交专用道,并在全省其他城市适时实行机动车总量控制制度。

  对此,陕西省将推行错时上下班的办法,鼓励绿色出行,建设以“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为代表的慢行交通体系,推行“大城市、慢交通”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将从2013年起,在西安二环路范围内禁止黄标车上路行驶;将从2014年起,在三环路范围内禁止黄标车上路行驶。到2015年,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13万辆,削减氮氧化物约7万吨。

  重污染企业搬出城区对于如何防治工业污染,何发理表示,陕西省将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区行动”,计划逐步将重污染企业从城市、村镇等人口集中居住区搬迁至相关园区。为此,首先要在2015年,实现西安主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在退出的同时,严令禁止重污染企业原工艺、原设备换汤不换药地异地搬迁转移,防止污染下乡,对小城镇或乡村继续造成环境污染。

  对煤炭实行消费总量控制据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多年来对PM10和PM2.5的初步研究分析,西安市PM2.5来源中燃煤占17.8%。为了控制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方案》要求到2012年,西安市和西咸新区建成区除集中供暖设施以外区域全面禁煤,其他设区城市禁煤区、限煤区面积应达到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

  到2015年,关中和陕北设区城市和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县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所有工业园区实行一个热源供热。

  另外,何发理告诉记者,陕西省还将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计划从2015年起,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275亿吨以内,到2020年,力争实现零增长。

    实施五大工程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实施工业污染源防治工程加强燃煤企业污染治理,对现役火电机组、非电燃煤锅炉实施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除尘设施;全面提升水泥、建材、焦化、冶金等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加大推进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力度,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节能审查工作。

  实施城市大气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各类建筑、道路、市政施工必须设置围挡,湿法作业,严控渣土车遗撒;禁止在城市建成区内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加强城市主要道路及重点部位清扫保洁,提高机械吸尘式清扫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城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排放。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减少城区裸露地面。

  实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程完善机动车环境管理制度,实施机动车管理总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各类车辆排放标准;全面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加快淘汰“黄标车”;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推进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

  实施绿色屏障工程,提高城市自净力推进渭河生态景观带建设,构建渭河千里绿色长廊。通过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保综合防治、生态修复等,构建我国南北地理分界带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和硬化工作,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有计划推进公共地段片林建设和屋顶绿化工程,建设公路、铁路两侧绿化带,实现设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实施联防联控预警工程陕西省将建立“天眼”遥感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组建省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发及质控中心,形成地面和立体相结合的空气质量监测网,让群众及时知晓监测结果。

  建立空气质量橙色、红色、紫色、褐红色4级预警机制。完善空气质量重污染日应急预案,指导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活动。遇重污染天气时,暂停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和渣土运输,要求重点排污企业停产、限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驶部分机动车。

  按照《方案》要求,陕西省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在西咸新区、延安市各建成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

  此外,计划到2014年年底,全省各设区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全省县城和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包括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等6项指标的大气自动监测站。届时,这些检测站点可基本全面反映全省整体的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作者:冯永强 肖颖 朱江鹏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