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优秀环境规划候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

优秀环境规划候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
2011年05月09日 15:46 新浪网

  黄河宁,天下平。“十一五”期间4万治黄儿女肩负神圣的使命,继续深入探索黄河的基本规律,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已任,把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持续向前推进,使黄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河水生生不息,惠普万众。

  近年来,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治黄人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在前进中逐步认识和发现黄河的基本规律,取得新的认识成果和治河业绩。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部署,成功应对每年的防洪防凌安全,大大提高了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水平;在对黄河水资源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中,他们继续延续着黄河不断流的神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调水调沙和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顺利实施,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工程安全管理日益强化,水土保持稳步推进,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等都取得了新进展。

  治黄人在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被认识、被评价,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治黄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任务,保障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水和谐。在即将大踏步进入“十二五”之际,坚信在水利部新的治水理念引领下,黄河一定能实现长治久安,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人与河流将更加和谐相处。

  亮点一  防汛抗旱

  “十一五”时期,黄河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是局部暴雨洪水每年汛期都有发生。黄河防总每年汛前都针对流域天气形势预测,有针对性地实施汛前演练。认真做好各类防汛预案的研究编制工作,强化预案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依靠科技手段,对洪水实施有效管理,并创造一切可能条件,利用不同来源区的水沙过程,打好“时间差、空间差”,对黄河水沙实施大空间尺度的调控,全力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即保证了黄河防汛安全,也减轻了水库和河道的泥沙淤积,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亮点二  工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黄河标准化堤防和新一轮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黄委进一步加大了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建设力度,对黄河下游566公里堤顶高度不足的堤段进行了加高,完成投资40亿元。黄河第一期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完成,二期标准化堤防建设推进顺利。山东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获得“2008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济南、开封黄河标准化堤防,郑州一期标准化堤防工程和山东东平湖综合治理工程相继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亮点三 水土保持

  “十一五”的前四年,黄河流域青、甘、宁、蒙、晋、陕、豫、鲁八省(区)累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年均开展治理面积1.13万平方千米。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减少了入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下游河床的淤积太高速度;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和遏制,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改善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水土流失“十一五”时期治理任务,启动了陕甘宁重点水土流失区“坡改梯”建设项目。

  实施多沙粗沙区水沙动态监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学模拟系统研发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展了坡面径流与挟沙力、重力侵蚀模拟及泥沙输移模拟等重点研究。《模拟黄土高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调研,基本摸清了流域内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现状。

  亮点四  调水调沙

  “十一五”期间,黄委努力创造条件,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连年实施了调水调沙,包括2006年~2010年每年汛初的五次调水调沙和2007、2010年汛期的调水调沙,进一步冲刷下游河道,扩大主槽过流能力至4000立方米每秒,黄河下游“二级悬河”不断恶化的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利用水库异重流排沙,最大限度地减轻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特别是2010年汛初调水调沙,小浪底比水库排沙比高达150%,证明了水沙调控体系运行“1+1>2”的减淤效果。

  针对渭河入黄的复杂形势,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五次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塑造了有利于潼关高程下降的水沙过程,2006年~2010年桃汛洪水前后,潼关高程分别下降0.20、0.05、0.07、0.13、0.11米。

  亮点五  水资源管理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层面第一次为黄河制定专门的法规,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水量调度能力和精度,实现了黄河连续11年不断流,为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维持提供了有力保障。保证了流域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供水安全;建立了公平、公正的用水秩序,有效化解了地区间的用水矛盾,促进了流域的和谐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遏制了流域生态恶化趋势,非汛期平均增加河道内生态环境水量10亿立方米,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253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

  积极开展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妥善处理了渭河油污染、洛河油污染等事件,进一步完善了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

  黑河连续5年实现东河、西河全干流过水,持续调水进入额济纳绿洲腹地,黑河尾闾地区生态重现生机。

  亮点六   科研支撑

  经过三年的努力,黄委已完成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等前期工作。2009年12月26日,《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顺利通过了水利部预审。   “十一五”期间,黄河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与省部级奖项。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5项成果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3项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12项成果获黄委会科技进步奖。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两届国际论坛分别围绕“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发表了《黄河行动纲领——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宣言》、《河流伦理宣言》。第四届国际论坛期间,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我国水利行业首个公募基金会。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