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各种“国际大都市”土地财政的生态悖论

各种“国际大都市”土地财政的生态悖论
2011年05月09日 15:02 中国环境报

  2月14日人民网报道了我国200余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拟建国际化大都市。这不禁使笔者大吃一惊:建国际大都市,是要以土地、环境、水、能源等为代价的。

  说到土地,很多媒体、专家对“土地财政”进行了抨击,指出“土地财政”是一些地方政府"寅吃卯粮,竭泽而渔"的不可持续财政。作为一个生态与环境工作者,笔者从生态和环境角度说一说“土地财政”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即“土地财政”的生态悖论。

  “土地资本”成为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经济来源之一。2009年各地土地出让金达1.5万亿元,约相当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43.7%。2010年则达到2.7万亿元,约相当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46%。有些地区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60%,上海等特大城市2010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50%以上。由于施行“土地财政”而使我国大片耕地丧失,城市生态环境遭受危害。

  我国是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大湿地国家。但2008年我国湿地面积由1990年的36.6万平方千米,减少到32.4万平方千米,减少11.4%。稻田是重要的湿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江淮平原大面积稻田变成城市、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周围过去原有的稻田和菜地,几乎都已被高楼大厦居民住宅所代替。有文章报道,苏州市水稻种植面积由1997年的360万亩,减少至2006年的165万亩,而且目前还在继续减少。专家警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长三角地区的“人间天堂”将失去昔日“鱼米之乡”的风貌。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原有沼泽的80%由于开垦和被城市建设侵占而消失。一些地区的洪涝灾害不断加剧,湿地碳储功能大大降低,鸟类栖息生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这就是在“土地财政”主导下支撑的地方财政所建立的城市化产生的后果。

  中国目前有耕地18.257亿亩,而在过去10年间耕地减少1.1亿亩。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在未来12年全国仅有2100万亩农转非耕地指标,而“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每年平均达到660万亩。这使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的工作困难重重,照此耕地损失速度,全国农田碳汇能力维持不了22.8亿吨水平。最近,美国一些议员正在酝酿一项新的法案,帮助美国农民通过土壤碳汇赚钱,这一法案将会创造一个每年240亿美元的土壤碳汇市场。中国也可采取这一措施,将农田、森林、草原湿地的碳汇引入市场,既保护土地又增加收入。

  土地财政与城市扩张互为因果,城市扩张是多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土地供需和价格是重要原因之一。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于土地价格,同时土地价格又反作用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并最终影响城市扩张,而城市扩张无疑加大政府投入并影响土地价格。为了从土地上获取更多利益,最佳方式就是城市扩张。城市过度扩张和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使城市就业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房价猛涨等城市病丛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财政驱动下,地方政府一方面高价出让土地,而开发商却大量囤地,囤而不发。2010年上市地产公司囤地榜显示,将近125家地产上市公司囤地12亿平方米。“土地财政”在继续,如果中国100多个城市都想建国际化城市,那么中国耕地不知又要减少多少,自然资源消耗又将达到何等紧张程度。事实上,世界上国际化城市目前也只有不到20个。

  鉴于以上种种弊病,依靠“土地财政”来发展城市的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中国的“土地财政”已走到尽头。全国人大最近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加强城镇化管理,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要以人为本,节能节地,生态环保。它为我国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保护好耕地,保护好自然。(作者:陈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