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九成受访者认同熟悉成语利于了解历史文化

九成受访者认同熟悉成语利于了解历史文化
2014年06月19日 09:46 中国青年报

  近来,一系列与成语有关的电视节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进行的一项调查(2278人参与)显示,52.1%的受访者现在仍经常使用成语,63.2%的受访者认为成语不会过时。受访者中,80后占41.3%,70后占35.8%。

  成语式微:65.5%受访者归因现在人们“表达不讲究了”

  调查发现,尽管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2.1%)表示仍经常使用成语,但明确表示已不经常使用成语的人,也有四成之多(40.6%)。

  对于成语使用少的原因,受访者首选“表达越来越浅白,不讲究了”(65.5%)。其他有:“成语不好拿捏,怕用不准”(39.6%)、“语文没学好,知道的成语太少了”(38.3%)、“周围人都不用,用了显得格格不入”(32.6%)和“现在是简单粗暴的语言流行,成语out了”(31.4%)等。

  徐源是央视大型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成语大会”36强,比赛中被誉为“活字典”的他,能熟练掌握3000多个成语。在他看来,学习成语并不难。“观察生活,读书行路,成语能让很多知识生动起来,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湖南长沙80后郭依洁则坦言自己平时很少说成语。在她眼中,学成语和学英语一样需要语言氛围,大家都不说,单是自己说有点古怪。

  今年刚结束高考的黄康是武汉某高中学生,提起成语也十分头痛。语文考试里有成语应用的辨析题,为了答题他会去背成语词典,但总是背了就忘。“成语晦涩难懂,真难学。”

  廖立湖是江西吉安一所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他坦言工作中时常会遇到成语使用不当的现象。“有些学生会写‘我忍俊不禁地笑了’,这是语义重复,而 ‘具体而微’本指整体具备,但形状微小,不少人却误读成‘细致入微’的意思。”

  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吴礼权指出,网络时代人们习惯于快餐式的文化娱乐,学习时没有沉潜下去的耐心,对精准地传达思想,圆满地表达缺乏深究的意愿与内在动力。古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神圣意识,以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对字句认真打磨的执着精神早已荡然无存。语言表达的“粗放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全民文化与语言素养普遍下降的现实。

  93.5%受访者认同熟悉成语有助于了解历史文化

  调查显示,93.5%的受访者认同熟悉成语有助于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93.5%)。人们相信,在日常生活中,若能用好成语不仅能提升文化修养(77.4%),还能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好印象(48.0%),促进沟通效率(46.0%)。

  徐源援引参加《中国成语大会》的“国风、尔雅、春秋”三队队名解释到,民间口语、文学经典、历史典故是成语的主要来源,因此熟悉成语正是对历史文化的回溯与研读。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王承丞,一直通过在微博上讲成语故事向身边人普及成语的正确用法。由于朋友们很爱看,现已连载57期。他认为,成语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帮助人们传承民族的文化记忆,找到民族魂魄的根源,是中国汉字的独特韵味所在。

  他表示,成语的魅力即使放在世界舞台也熠熠生辉。“李克强总理去俄罗斯,用‘春华秋实’比喻要把握中俄合作的春天,迎接硕果累累的秋天,太贴切了,短短四个字就掷地有声。”

  吴礼权指出,用好成语的最大意义在于使语言表达更简洁、优雅、具表现力,同时可以突显说写者的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出说写者对母语的尊重与珍惜。“很多成语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概括与浓缩,是历史文化以特定的语言形式予以定格的结果。”

  63.2%受访者相信成语不会过时

  调查显示,有63.2%的受访者认为成语不会过时。但许多受访者也担心,诸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网络新兴词语,会或多或少给典雅的成语带来冲击。

  徐源对成语的传承有些担忧。“成语是一块文化与历史的敲门砖。只要打开成语词典,你就会发现自己读书太少。”在他看来,越浮躁的环境越容不下深邃的东西,成语的前景值得关注。

  在吴礼权看来,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网络新兴成语,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无原则地热烈拥抱”。他指出,一个新成语若想存活并最终进入汉语词汇库中,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构词形式上必须符合汉语既有的语法规则;二是语义内涵必须丰富,要“言约意丰”;三是创意造言有智慧,不能为别的表达方式所取代;四是表意要明确,让人一看就懂。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海鸥认为,任何民族都会珍惜自己文化中经历千锤百炼形成的经典语汇。潮流万变,江海长存,江海永远不必追赶潮流。“有些新语汇可能会热闹一时,而有些历经淘洗才会成为文化积累。”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指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学是以欧式的动词中心理论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语法学在根本上难以理解以成语在汉语表达中的功用。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欣赏、运用和创造成语的能力,无疑是继承中文的优良传统、培养良好人文气质的有效举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