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救助农民工要靠铁栅栏

救助农民工要靠铁栅栏
2012年12月25日 10:01 北京晨报

  20多天前,河南郑州市中州大道的高架桥下,民工刘红卫在寒冷、饥饿和疾病中死去。现在,中州大道已全线禁止民工住宿。据网友爆料,在部分路段,有关部门还设了花盆和铁栅栏以防民工落脚。(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分析

  不能头痛医头

  天气越来越寒冷,但一些地方政府“头痛医头”式的救助行为却让人暖和不起来。几天前,为了不让孩子再钻进垃圾箱里避寒,毕节市在当地的垃圾箱上竟然喷上了“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12个大字警示语。而今,已有两名农民工冻死于此的郑州立交桥也加装了栅栏,阻止农民工进入,还温情地留下了救助电话。然而,农民工们为何还是不领情呢?

  一方面,政府部门给立交桥装上栅栏,他们给农民工们安排的去向是:要么送往救助站,要么送到由地下仓库改造而成的临时避寒场所。事实上,即使在民工冻死事件之前,亦有很多官方救助机构对农民工们伸出了援手,但往往不被领情。很多农民工对救助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如今把立交桥下用栅栏封死,而安排的救助渠道农民工兄弟又不愿意去,如此一来,他们可能真的居无定所,生存境况比露宿立交桥下还不如了。

  另一方面,农民工之所以愿意在桥下居住,不单是因为这里不需要住宿费,更重要的在于可方便他们揽活,立交桥下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生计的地方。而立交桥一封,相当于断了农民工与用人方的信息交换,切断了农民工生计的来源,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比住桥下受冻更揪心。

  几天前,在电视中看到一则新闻:寒潮袭来,莫斯科市政府不但给无家可归者提供食宿,还为他们介绍工作。事实上,几年前,大连的救助站也将职介所引入了救助站,可惜这样的创新到目前为止也是个案。我们期待,在寒冬里,政府救助机构能破除“栅栏思维”,走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听听他们的心声,想点切实办法,做点真正暖心窝的事情。

  任小康

  评判

  需引导别强制

  若不以当事人的诉求为起点,良善的“帮助”也可能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其实,在“理性人对自己负责”与“社会有义务救助弱者”同为时代价值的语境下,应对“露宿民工”现象并不简单——在郑州,职能部门早前被指责履职不力,如今又被批评“干涉民工行为自由”。

  公职者能否打着“为你好”一类的理由,来替他人做主?或者说,当事人“对自己不负责任”到何种程度,公职机构才有权力强制介入?这些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精准答案。但确知的是,民工冒着严寒、露宿打工,至少算不得严重的、不可容忍的“对自己不负责任”。在此间的文化传统中,大家更乐于将之归入“吃苦耐劳”一类。当然,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这类行为就可放任不管、无需引导!

  民工为打工露宿,乃至有人身亡,职能部门适时介入合情合理,却绝不应摆出“强制”姿态、采取“封锁桥下,逼去安置点”的方式。如果说,刘红卫事件后,郑州意图拯救城市形象,那么决策者应当明白,是畸形的劳务格局、畸高的打工代价,而不是露宿民工本身,导致了那起悲剧。且有必要重审,职能机构本就无权要求民工“如何去做”,而只能以专业的就业援助,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从而间接引导。

  须知,在“工作”与“温饱”之间,露宿民工无疑倾向前者。基于此,任何公共救助方案,都当以不悖逆此一意愿为前提。终究,这是一群劳动者,有别于流浪汉,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有“靠双手赚钱”的更多期待,有更强烈的尊严感……所以,若真正“为他们好”,就该尽可能创造条件,降低他们“劳作换报酬”时的身体成本;而不是剥夺他们打工机会,将之彻底矮化成“安置点”内等待接济的对象。

  蒋璟璟

  建议

  不如建防风墙

  如果只是因为舍不得住旅馆而露宿街头,那民工们不如回家算了,何必自找苦吃?这是由于他们在这里露宿更便于等活,因此可以听候需要用工者的“随时调遣”,尤其是夜间等到的活大多报酬较高,这才是他们不顾严寒露宿桥下的根本目的。如果当地在还没有搞清楚民工的这个“养家立命”之需的情况下,即匆匆出来催赶他们,并以可提供基本住宿来作为安置,自然是不切实际之举。如果他们尚无解决民工等活所需的动力和行动,则必然不会得到受助民工的真心接受。

  为什么不换一种做法,先建立符合民工等活的场所,然后再来准备相应的安置点,这样民工们既不要为等不到活干而抵触被安置,又会因为政府建起固定的集中等活场所,而更加便于用工者和民工相互“对接”。

  其实,只要这样的集中等活场所不远离民工们能够等到活干的地方,并且不是过于集中,而是建立多个分点,这样既解决了露天等活的问题,还又不至于因为过度集中而导致“僧多粥少”的矛盾突出,最终不但不会令政府感到头疼,事倍功半,相反还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工的露宿问题,减少突击救助和长期安置的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是治标治本的良策与善举。

  可见,仅仅安置住宿,不是民工露宿问题的解决之道;仅仅象征性地建一个集中等活场所,也难以满足民工等活所需。如果立交桥下建立临时等活场所,还又不会影响交通环境,我建议当地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把防护网换成防风墙,把放花盆的地方变成民工不再受寒挨冻的最佳等活场所,岂不是化被动为主动、治标又治本的两全之策?

  周稀银

  延伸

  不领情的背后

  月薪1800元以上,还签合同缴保险的岗位竟然没人应聘。原因是什么呢,一位50多岁的农民工道出了实情,他说按照招聘方的要求,五个工种的100多个岗位他一个都应聘不了,光年龄这一项就通不过,原来,100个岗位无人应聘的症结在这儿藏着呢?正如参与招聘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的一样,眼下,岗位缺口大的都是因为招不到年轻人。而对年龄较大的民工来说,这些岗位就不对口了。既然是来送岗位的,拿着平时都招不到人的岗位来“送温暖”,真不知道这样的“温暖”是送给谁的,是送给农民工的,还是送给企业的。

  在这些岗位中,不仅都是些平时就招不到人的工种,好多工种原本就不对口,既然是送爱心,送岗位,理应找一些对口的岗位。尽管这些农民工兄弟迫切的需要岗位,可是这些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工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水中花镜中月而已。在外面打拼了这么多年,谁还能“从头再来”不是。

  另外,在献爱心送岗位的大军中,并不是企业或者雇主,而是中介公司。对于中介的参与很多人心存芥蒂。正如民工老张说的,以前去过一次中介找工作,要填表、交简历、交照片,还要面试,一等就是好几天,还交了不少的费用。看来,在中介公司吃过亏也是此次送岗位尴尬事件出现的原因之一。

  为民工送爱心,送岗位的想法很好,但也要考虑民工的现实情况,实在需要量身定做版的岗位。在送岗位之前,可以派出专门人员到民工聚集地搞个调查,根据民工的需求和年龄,找出合适的岗位再来“献爱心”,这样就少了些盲目,多了些针对性。

  不领情的背后不仅仅是尴尬,还有一种现实的无奈,献爱心不是走形式,更要实实在在,更要多了解被帮助对象的诉求。

  郭元鹏

  ■三言两语

  ●在立交桥下加装栅栏,或许可以眼不见为净,但对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却丝毫没有益处。

  ——刘旭

  ●眼下,不少救助行为已经变得面目可憎,原因在哪?

  ——李小鲁

  ●农民工兄弟之所以宁愿住桥下挨饿受冻,也不愿接受政府救助,就在于政府救助行为少了一些源自心底的责任感。

  ——韩当

  ●要么教育,要么遣返,怎能赢得进城讨生活的农民工的欢迎?

  ——刘志伟

  ●政府的关注点在于避免农民工再被冻死,而农民工关注的却是如何能够方便地找到零活干。

  ——方媛媛

  ●这样的“栅栏思维”不但会在现实中给农民工造成不便,更会在心里形成一种隔阂和对立情绪。

  ——牛云东

  ●你拿着一个砌墙的活儿到报社编辑部去招人能招到才怪?你到装潢工地去招一名五星级的大厨的成功率能有多高?无法胜任的岗位,民工兄弟不领情是可以理解的。

  ——赵新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