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小额信贷行业历史

小额信贷行业历史
2010年08月02日 11:46 新浪公益

  联合国是较早把小额信贷介绍到中国来的国际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人口基金会等在中国的扶贫或农村发展项目中有的包含信贷内容。随后,香港宣明会、乐施会等国际民间组织相继在中国开展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和社区发展项目中也包含了信贷内容。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先将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孟加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了中国,成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 先后在6个县开展了小额信贷项目,信贷资本金主要是接收多方面的援助和低息贷款。“小额信贷”作为专用名词和专门的扶贫方式在中国开始了实验和推广。

  1995年,UNDP/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在中国17个省的48个县(市)执行,后来推广到天津和河南的部分城市,开展了针对下岗职工的城市小额信贷。该项目也借鉴乡村银行的操作方法,但组织结构则是在各地不同的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乡村发展协会来管理和实施。

  1995年,澳大利亚援助的“中国青海社区发展项目”也开展了小额信贷,该项目主要由海东地区农业银行来实施,运作本金1400万元。 同年6月,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成立,推动世界小额信贷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使小额信贷进一步走向国际化、规范化。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相继实施小额信贷项目的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粮食计划署,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德国政府、荷兰政府、福特基金会、世界宣明会、香港乐施会、世界银行扶贫项目等。

  1997年,中国政府总结了小额信贷试点的经验并在1998年开始在较大范围内推广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项目。 1999年以前主要是由政府扶贫办下设的扶贫社代理农发行(后来转给农行)扶贫贴息贷款(中央财政给予贴息补助资金), 1999年改由农行直接发放到农户。不过,后来发生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大量萎缩。从大规模的推广到业务大规模的萎缩,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

  1999年底,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开始推动小额信贷业务。资金来源主要是人民银行提供给信用社的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

  中国小额信贷经历了10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或者说是小额信贷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为低收入者提供生产性信贷服务。

  当前在中国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从事小额信贷的主要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商务部交流中心、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残联、科技部、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此外,国际机构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亚行、福特基金会、香港乐施会、世界宣明会,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双边援助项目。

  为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2005年,由商务部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倡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会”,得到了众多部门和单位的响应和支持。

  联合国为了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把2005年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