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徐东群:应尽快启动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徐东群:应尽快启动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1年11月15日 10:28 新浪网

  本报记者 定 军 实习记者 陈凤霞 北京报道

  “全国没有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对健康影响的系统、全面研究。”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徐东群如是说。

  据悉,目前全国并没有开展PM2.5的监测。而可吸入颗粒物对于健康的影响,全国也无系统全面的研究。

  也正因为此,徐东群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应尽快启动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对健康的影响的长期系统研究,同时应建立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网。

  PM2.5危害更大

  《21世纪》:空气监测当中是否有必要将PM2.5纳入监测范围?

  徐东群: 中国目前只有PM10的空气质量标准。PM10的二级标准为小于每立方米150微克。但是中国没有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是混合污染物,可吸附许多化学物质,也可吸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各种化石燃料的燃烧。

  PM2.5由于质量更轻,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更长;表面积更大,吸附的有毒有害成分更多,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

  《21世纪》:可吸入颗粒物对于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如何影响?

  徐东群: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两类。一个是急性影响,一个是慢性影响。对于急性影响,也就是在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较高时,会产生对于呼吸系统的急性影响。

  颗粒物的粒径不同,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健康影响不同。一般可吸入颗粒物通过呼吸可以沉积在鼻、咽部及气管;而细颗粒物随着呼吸,可以沉积在细支气管、肺泡,并通过气血平衡进入血液,因此不仅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21世纪》: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地区,会对人身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东群:可吸入颗粒物的慢性影响,主要是长期居住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出现肺活量降低、呼气时间延长,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比如中老年人)。

  无前瞻性研究

  《21世纪》: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与人健康关系恶化之间有没有直接联系?

  徐东群:另外颗粒物上吸附的多环芳烃如苯并(a)芘还可以导致肺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城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相关关系。空气污染物如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影响有滞后效应。

  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PM10的浓度增加,可导致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死亡率的增加。

  《21世纪》:目前中国对吸入颗粒物监测情况如何?

  徐东群:在中国至今没有开展空气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只是有局部城市的现况研究,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已经建立了空气污染物与疾病监测网络,但只涉及到太原、南京、张家港、哈尔滨、武汉、上海等城市。

  监测网络是针对不同城市污染特征不同而建立的,比如太原是作为煤烟污染型,上海是作为交通污染型,南京是作为化工污染型等。但是这些研究只是局部的,国家投入也比较少。

  《21世纪》:对于国家消减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有何建议?

  徐东群: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颗粒物的准则有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为了鼓励不同国家逐步采取措施,达到准则值,WHO提出了过渡阶段目标和最终的准则值,对于颗粒物的日均浓度第一阶段,PM10每立方米含量是150微克,对应的PM2.5是每立方米75微克。

  第二阶段是PM10每立方米含量为100微克,PM2.5是每立方米50微克。第三阶段是,PM10每立方米含量为75微克,PM2.5是37.5微克。空气质量的准则值是,PM10每立方米含量为50微克,PM2.5每立方含量为25微克。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