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旱涝急转带来隐痛 极端天气警示流域生态保护

旱涝急转带来隐痛 极端天气警示流域生态保护
2011年07月13日 10:14 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今年入春以来,南方多省市遭遇干旱。6月3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较强降水过程,部分旱区变为涝区。在极短的时间里,老天爷几乎让所有的人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旱涝急转。

  这次“旱涝急转”创造了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的新纪录,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旱涝急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和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客观解读这一现象,不论对于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作本身,还是让全社会理性认识这一现象都十分必要。

  本期特刊发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中国环境报 记者刘晓星

  近期以来,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雨过程,前期受旱严重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除部分地区由于降雨总量较少,旱情持续外,大部分地区旱情基本解除。旱灾刚过,涝灾又起。尽管“旱涝急转”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但是,人为因素和生态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又加剧了极端天气下“旱涝急转”的负面影响;同时,“旱涝急转”下的极端天气现象,也对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多方面警示。

  河湖的自然演变及人类利用历史提示人们:旱涝急转是极端气候条件作用的结果,更是围湖造田、大坝建设、河道取直等一些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的结果

  美丽而神奇的洞庭湖,沧溟空阔,资源丰富,宛如一天然大水库,是长江中游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福兮,祸之所倚。当洞庭湖区人口繁育和土地开发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便约束甚至侵占水域,形成与水争地、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趋势。截至2010年,湖南省洞庭湖区总面积为15200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为2625平方公里。湖泊面积萎缩过半,仅为清末民初的43.8%。来自岳阳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洞庭湖还在进一步萎缩。

  洞庭湖的生态问题亦因此越来越成为挥之不去的隐痛。近代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洞庭湖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湿地原有的调节水量、削减洪峰、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逐步被削弱,甚至部分丧失。一系列不良生态连锁反应在洞庭湖区上演:围垦造田造成湖面萎缩,其衍生的生态灾害显而易见。人为阻隔水流的方式,导致洞庭湖自身的调蓄功能下降。受此影响,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大面积缩小,食物匮乏,大量珍稀鱼类就此绝迹;而依赖浅水域洲滩生存的螺、蚌等底栖生物,也因缺水而大量死亡;湿地鸟类则因干旱另觅食源地而大量迁徙。另外,湖区洲滩大量栽种被称为“抽水机”的速生杨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效应科技创新基地首席专家李俊生介绍说,杨树林地排水系统开挖后,使浅水湖沼和洲滩、洲浃的沼泽地干涸,沼泽湿地变成陆地,改变了湿地的性质,破坏了原生湿地的景观格局,使原始洲滩湿地植被景观破碎,打破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过程,湿地生境的生态质量不断退化,给一些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湖泊干涸萎缩,泥沙淤积严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一直是包括洞庭湖在内的许多湖泊的共同“隐痛”。以过度捕捞、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的人为活动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因素作用,湖泊成了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力实现“战胜自然、人定胜天”的战场,湖域、行洪水道越来越萎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以旱涝为主的自然灾害则是自然对人类的非理性开发利用的惩罚与报复。

  水文过程不但决定着各种湿地类型的形成与维持,同时在水的贮存和处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泊的洲滩和沼泽地,沼泽化土壤及沼泽化草甸的草根层饱和持水量很大,能贮蓄相当一部分水分作为枯水期生态用水。汛期的蓄水量可减少中下游洪水流量压力。在采访中,有专家表示,如果没有湿地对径流的调剂削洪功能,长江中上游的降水将对中下游城镇、农田甚至人类生命财产等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李俊生说,受泥沙长期淤积、水量过度使用、大量围垦、无序挖沙等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已经导致一些湖泊水位下降、湖面剧减,影响水源和水质,生物种群锐减,而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生态功能下降。应该说,由于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调加剧了此次旱涝急转产生的负面影响,推进了生态退化的进程。

  长江曾是中国最清澈的河流之一,历史上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60%。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对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源头的森林资源进行掠夺式采伐,结果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此后,虽然在长江等流域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对这些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森林整体质量还很低,林种、树种、林龄、林层结构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许多人工纯林林下植被稀疏,甚至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对此,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鄢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一些省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主要是马尾松,树下灌木植被少,因而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弱。一些河流流域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留不住水,植被质量低下就是原因之一。

  流域内缺乏水资源统一调度,以各自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的调控,造成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加剧了极端气候的负面影响

  为发展灌溉、调蓄水源,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8万多座。专家介绍说,大坝建设尤其是干支流的过度梯级开发损害了河流的连续性,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片段化,使生物物种迁移、扩散和交流受阻,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利枢纽的拦蓄作用和引调水工程对水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河流水文情势发生巨大变化。坝上河段因拦蓄作用,水位抬高,水流变缓,部分土地和森林植被被淹,原有的急流生境缩小甚至可能消失,导致特有生物种群缩小,有的趋于灭绝。水位的频繁涨落,致使水陆交错带衰退,岸坡受侵蚀甚至大面积崩塌。同时,水利工程的阻隔作用,使河流输沙能力下降,清水下泄淘刷滩堤,影响河势河床的稳定和江堤的安全,增加中下游河段的防洪压力。同时河道冲刷下切,水流并滩归槽水位降低,导致滩地旱化、湿地萎缩,斑块化加剧,江湖关系进一步紧张。生态环境的衰退必定会造成生态调蓄功能退化,以致加剧诸如“旱涝急转”等极端气候灾害的负面影响。

  在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一致表现出对现有水资源调度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一些工程仅考虑各自经济利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不加强统一调度,将对长江中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产生较严重影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对流域内一些大坝水库和电站建设进行更为科学的综合考虑,协调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兼顾上下游,以符合自然生态运行规律。通过流域内的水资源合理有序调节,减缓旱涝交替的影响。

  不少地方水利设施老化,抗旱防汛能力严重不足。湖北省阳新县全县七成以上的小塘堰、小水库、小涵闸等小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大旱来了,发挥不了蓄水灌溉效益;强降水来了,淤塞的小塘堰不能满负荷蓄水,带病运行的小水库更不敢多蓄水,难以发挥其蓄水功能。

  江西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江西省有9700多座水库,但能够进行水量调节的大中型水库不到2%,余下的小型水库大多处于病险状态。

  传统的河堤及护岸工程导致沟渠硬化;河流裁弯取直,疏浚导流,导致水流并滩归槽,河流渠道化。河流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急流、缓流相间的格局消失。对此,李俊生认为,河流横断面呈几何规则化,改变了深潭、浅滩交错的形势;沿岸河床硬化,阻断了水岸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水陆交错带大面积萎缩与退化,降低了生境的异质性,使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将随之减少。河流弯曲迂回的自然形态本身就可发挥一定的生态调蓄水功能,而一味地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一旦发生大水,导致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将进一步加速“旱涝急转”带来的生态退化趋势。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