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技术加持 让AED从“有”到“有用”

技术加持 让AED从“有”到“有用”
2020年12月13日 14:30 新浪公益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这意味着平均每天约有1500名国人因猝死离世,其中约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区域。

  而更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发达国家某些城市,院外心跳骤停急救成功率可以高达30%-40%。在国内,院外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存活的患者不到1%。

  当一条生命濒临存亡关头,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的AED,就成了最够一根稻草。它如果能及时地被用于现场施救,则可能挽狂澜于既倒;反之,则可能让一次猝不及防的倒地回天乏术。

  这些绝非危言耸听、每天都在真实发生的急救行业痛点,有望在新技术的颠覆下得到解决。

  总部位于上海嘉定的云鲸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鲸科技”),基于云鲸物联网的产品基础和商业模式,借助AI、大数据、IOT、5G、移动互联网先进技术,实现对AED设备的远程管理,通过人、机、网的交互和协同,旨在建立以物联网为核心、以AED设备服务为根基、以最短时间实现成功急救为目的的智慧救援互联网平台——“云鲸AI-OL院前急救公众互救平台”。

云鲸物联网智能机柜云鲸物联网智能机柜

  全社会呼唤AED

  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也叫傻瓜电击器,是一种通过电击除颤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患者心跳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能够有效制止猝死。

  业界普遍认为,AED最重要的存在价值就是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有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院外心脏性猝死的病人中,只使用心肺复苏急救的生存率为14%,同时使用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的生存率能够上升到23.4%。

  对AED的呼唤,总伴随着那些惨痛的案例,和令人唏嘘的年轻生命。2016年6月29日晚,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现场多名群众志愿对其进行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地铁工作人员也呼叫了急救车,但34岁的金波最终未能生还。

  事后据媒体报道,呼家楼地铁站当时没有配备AED。专业人士称,若事发现场配有AED设备,并且在“黄金4分钟”里对心搏骤停者进行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一半以上,或许一个英年早逝的悲剧可以就此避免。

  类似的噩耗从来没有停止。就在今年9月25日,北京地铁霍营站一名男子突然晕倒不幸猝死,而车站内无AED一事再次引发了热议。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主流媒体普遍呼吁:公共场所应普及AED。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惨痛案例在不胜枚举,不断倒逼公众对生命安全保障与急救设备普及的呼唤。

  事实上早在2017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发布了《北京市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配置指导目录(试行)》,提倡影剧院、体育场馆、机场、火车站、学校、景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其中就包括AED。

  2020年6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主动配置急救设施设备。

  就在今年10月27日,北京市正式启动轨道交通车站AED配置工作,预计到2022年底将实现设备全覆盖。

  从2006年第一台AED进驻北京首都机场,到目前国内总AED配置量达四、五万台之多,十四年间我国的AED快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进展。上海是目前AED配置数量最多的城市,沪上的公共场所目前共设置AED约3000余台。而在四年前(2016年8月),上海的这一数据仅为372台。

  可以预见的是,在更多的中国城市,AED配置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未来在各个城市的火车站、地铁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公园、景区、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甚至社区等公共场所,都会看到更多的AED等急救设施设备。

  技术加持,让AED从“有”到“有用”

  尽管AED的配置数量不断上升,但一个必须清醒认识的现实是:人们对于AED普遍缺少认知,更遑论如何用于救人。

  如何让AED从“有”到“有用”,关乎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家人、朋友和自己的生命安全。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中国院前公众互救与系统探索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云鲸科技旨在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赋能院前公众互救领域,从而提升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

  崇高而艰巨的使命如何变为现实?答案是云鲸科技自主研发推出的“云鲸AI-OL院前公众互救平台系统”。该系统由院前急救小程序、AED管理小程序、志愿者救援平台、急救地图、监控调度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急救设备组网,实现“人、机、网”三位一体化互通互联无缝链接,从而有效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完善突发应急体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

  以“云鲸急救”小程序为例,其目前已在沪开通首批试运行。通过该小程序,用户可自动匹配离本人最近距离的AED并导航前往,为用户提供最佳抢救时间。而设备方则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了解设备情况,便于管理。

  事实证明,有了该系统的加持,一些目前AED管理方和公众互救过程中公认的痛点和难点正在得到解决。

  比如“如何让专业的救援者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 云鲸急救小程序通过一键呼救发布救援通知,自动启动AI-OL救援系统智能匹配区域范围内“物联网智能机柜+CPR+AED+120”为用户提供最佳生存无缝链。

  再比如“如何确保AED设备在急救状况下能够使用?” 云鲸科技自主研发的“云鲸物联网智能机柜”,同步移动端小程序实时监控AED信息等相关数据,同步追踪等技术实现智能化AED的管理,确保完整使用。

  此外,“如何进行日常AED管理,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针对区域大数量AED管理人工巡检成本较高问题,云鲸AED物联网管理系统,取代人工巡检可降低85%管理成本支出。

  在云鲸科技CEO王维看来,云鲸平台系统可快速提升院前公众互救效率,优化公众院前互救体系和解决方案,推动院前公众互救的升级。后续该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复制开来。

  “云鲸科技将立足长三角、辐射京津冀和珠三角,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提升院前心脏骤停生存率,造福民众和社会。” 王维如是说。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