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借鉴国内外经验 专业志愿服务对我国志愿服务的启示

借鉴国内外经验 专业志愿服务对我国志愿服务的启示
2018年12月18日 14:30 新浪公益

  一次同学会上,他听女同学们聊起了单调的退休生活,每天都是在家带孙子、买菜做饭、跳跳广场舞。她们不少人曾经是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但退休后,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突然间没了用武之地。作为资深公益人的他决定用公益的方式帮她们发挥社会价值。此后三年,他们在广西巴马的一所快要摘牌的高中开展了公益尝试,帮助乡村学校的调研组老师和校长们提升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救活”了这所学校。

  这就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简称青椒计划)”的雏形。后来,专业志愿者扩大到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和专家,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实现远程教授经验。这个典型的案例也呼应了Pro Bono专业志愿服务的内涵:专业人员或专业团队自愿无偿为社会公益提供具有职业行业标准和规划的专业服务。

  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兴起的十年,首次被《志愿服务条例》写入的“专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创新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动力。2013年,全球专业志愿联盟成立,专业志愿者们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专业知识、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等服务。在第三十三个国际志愿者日召开的全球专业志愿联盟第四届亚太区峰会,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资深专业人士分享并交流了专业志愿的经验和模式,开展全球对话、交流。

  社会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大、环境污染、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专业志愿服务恰恰可以成为一种解决方法。正如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平在峰会上提到的:“专业志愿服务一定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应该是专业志愿服务长久化发展的趋势。”在英法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利用专业志愿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先例,而中国起步略晚,还有很多有待学习的方面。

  解决城市化的社会问题,专业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激活一座城市,让居民都乐于参与城市经济文化的建设?如何让大量的新旧居民融入新城市,找到归属感?法国拉迪芳斯和河北固安带来了专业志愿服务的革新参考。

  早先,拉迪芳斯区引入大批跨国公司和本土大型企业,是巴黎具有CBD特征的新兴经济开发区,然而白天热热闹闹的区域到了晚上却“人去楼空”。为了改善情况,拉迪芳斯成立了类似城市管委会的机构De facto。在2015至2017年秋季,De facto牵头举办了连续两周的“专业志愿嘉年华”。

  面向CBD的白领和金领,政府和媒体鼓励员工了解专业志愿服务的理念、方法和参与途径,引入公益机构到企业所在地;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将社会机构和拥有相关技能的企业员工志愿者进行组合。连续三年的实践让企业员工和公益机构实现了双赢。专业志愿活动嘉年华既激活了城市的活力,也让专业志愿服务的供需双方高效匹配。

  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除了要将“睡城”激活、重塑城市文化以外,还面临着外来人口与原住民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河北固安给我们做了示范。

  位于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的固安县,2002年还是个农村小县城,经过16年发展后,全县面貌焕然一新。而这一切与它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密不可分。截至目前,固安已吸引了近6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大量外来人口入驻。

  为了让新市民融入这里的生活,助原住民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华夏幸福瞄准社会需求与民生诉求,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人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目标,用专业志愿服务来推动城市发展,激活区域经济的内在活力。基于产业新城建设,固安产业新城形成了一套“以党建为引领,志愿者为主体,幸福荟为载体”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如今,他们还设立并运营志愿大学提升志愿者专业能力,积极筹建志愿专项基金,推动志愿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筹措过程中,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为固安出谋划策,开展了诸多民生题材的专业论坛,指明了志愿之城的发展方向;在培育孵化的40个志愿社团中,70名各行各业的专业志愿者作为导师为产业新城居民提供创业培训、书法绘画、摄影等专业服务;在全球专业志愿联盟第四届亚太区峰会上,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以及固安幸福志愿服务会共同启动了由四方联合创办的“i 志愿大学”,其作为志愿之城的智库也将源源不断地吸引培养更多专业志愿者,为固安志愿之城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固安志愿者已有5000多人,志愿服务活动达到220余次,服务人群超过35000人次,“君子恭让,邻里守望、产业兴城、创享未来”的愿景正慢慢成为现实。

  就像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苗青对专业志愿服务的定义:“大家拿着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甚至渠道、资源,在服务一个公益项目。这项目就是专业志愿的项目,所有从事的专家都是专业志愿者。”专业志愿服务成了创新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

  专业志愿服务推动各方跨界合作,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专业志愿服务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放眼整个国家,专业志愿服务不局限于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更在于推进社会变革,整合政府、企业、公益机构三方力量来共同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翟雁曾说:“专业志愿服务致力于一个环境系统的改变,它不仅仅是解决某一个点,而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翟雁

  政府和企业如何精准地找到高质量的公益项目,如何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零慧提到:“专业志愿服务的对象不局限在社会组织,可以扩展专业志愿服务的领域。其方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叫跨界合作,一个叫创新志愿。”英国的Inspiring Scotland中介机构和阿里巴巴就是通过专业志愿者实现跨界合作,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以中介为定位引入专业志愿服务,政府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Inspiring Scotland(简称IS)是一个成熟地介于资方和公益组织之间的中介机构,通过为英国的苏格兰政府匹配合适的公益机构,引入专业志愿者长期推动政府主导的某一社会问题的解决。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IS员工会进驻公益机构担任顾问角色,IS的专业志愿者网络也随时提供支援,提升公益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每年能带来约50万英镑的非财务支持。此外,IS也会投资在某个领域里面多年致力于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非盈利机构。2018年,IS共运营9个专项基金,支持200多家苏格兰的公益慈善组织,吸收了400多位专业志愿者的经验和专长。

  只有专业才能精准,凡是精准皆需专业。IS将自己定位为中介机构,通过制定严谨客观的目标再筛选出合适的公益组织,调动各方专业志愿者的力量,推动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其凝聚跨地域跨行业的社会各界力量的能力,吸引专业志愿者的机制尤为值得借鉴。

  鼓励员工成为专业志愿者,企业高效承担社会责任

  从马云2015年一封“人人三小时”倡导员工做公益的内部信,到如今人人三小时公益平台的上线,阿里巴巴用三年时间成功地将公益理念内化为独有的企业文化,激发了上万员工的志愿服务意识。

  阿里巴巴的业务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从而得以吸纳多个领域的人才,为整个社会提供多方位的专业志愿服务类型。作为专业志愿者的阿里巴巴员工,更是借助互联网科技的方式,开发多种公益系统,例如蚂蚁森林、团圆打拐系统、团聚寻亲系统和魔豆妈妈砀山公益扶助等,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阿里巴巴公益公众参与团队高级专家郑玥在峰会上说过:“一个好的公益项目不是割裂于企业商业模式之外,内升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公益项目才是可持续的。”阿里巴巴每年在集团内评选橙点公益榜,鼓励一种将公益、商业和互联网结合的新解决方式。

  更强大的是,阿里巴巴能运用自己最擅长的平台运营,借助大数据在用户群体中找到更多潜在的专业志愿者。“通过平台聚集人气,然后筛选和沉淀出更多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人才。”郑玥说:“先做到人人可参与——可参与就是低门槛,然后方便识别,然后阿里用大数据更好地去精准推送。”跨界合作能调动各方力量开展专业精准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专业志愿服务生态系统,更有效精准地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

  世界各国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如何打通社会阶层、激活城市活力、增强公益组织的服务质量、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最大化,专业志愿服务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解决思路。

  我国专业志愿服务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经过调研,发现中国2017年从事专业志愿服务的人数达到了1440万,全国的专业志愿服务贡献时间达到了4.23亿小时。即使按偏低的公益价格计算,人力资源成本价也有153亿,若转化为市场价值则超过640亿元。目前,专业志愿者的人数仅占近乎3%,而全国的专业人力资源的市场总量足有4亿人,专业志愿服务空间巨大。

  近十年,专业志愿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实践,在企业社会投资、公益创投以及新兴的专业志愿中介机构等方面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逐步走向规范化。对于中国公益界而言,专业志愿服务的开展越来越重要,呈现出光明的发展趋势。正如翟雁所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智能型社会的建设,志愿服务也会向着智能型志愿服务发展,需要各领域交叉共同服务,拉动社会的变革,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国内外的专业志愿案例借鉴对发展我国的专业志愿服务意义重大。例如:在公益机构的组织化的同时,应注重短板投入,发挥木桶效应以提高服务质量;或是通过评估专业志愿服务的市场价值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将国际经验本土化投入实践,建立长期的专业志愿者培训体系,是越来越多公益机构值得思考的方向。

  中国的专业志愿服务随着全球专业志愿服务的浪潮而不断壮大,正成为服务中国公益事业的新生力量。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