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海惠的“天门试验”:乡村路带我回家

海惠的“天门试验”:乡村路带我回家
2021年10月18日 14:40 新浪公益

  文/顾右左

  找到“回家”的路

  2015年3月,在广东珠海举办的一场全国小麦病虫害现场会上,蒋明兰被一款植保无人机震住了。它的载重能力强,具备卫星导航功能,输入参数后能自主飞行,每小时作业面积能达到60亩以上。

  直觉告诉她,这就是自己寻找多年的事业突破点。

  蒋明兰的创业路,起步其实挺顺利。那是在2003年,从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她投入农机行业,在家乡天门市销售植保机具,当时恰好赶上了行业高速发展期,每月纯利润接近3万元,让她迅速赚取了第一桶金。

  然而,到了2007年,植保机具的市场销量肉眼可见地下降,红利越来越少。

  蒋明兰开始思考出路。继续做产品代理?守是守得住的,但日子会难过不少。植保机具是耐耗品,当用户达到饱和,增长一定会趋缓。她敏锐地发现,未来,专业化的农业服务是一片蓝海。

  2009年,蒋明兰离开天门去武汉,与湖北省植保总站等机构合作,参与到绿色植保技术推广之中,走遍湖北各县市,进行绿色植保试验和示范。伴随着湖北省绿色防控试验面积的迅速增长,蒋明兰一直在探索符合本土情况的、创新的服务方案,寻找着新的创业机会,直到在珠海见到了那款无人机。

  回到家乡的蒋明兰,迅速组建大黄蜂植保服务合作社,建起了本地的飞防服务平台,为拥有植保无人机的飞防队提供订单,为需要打药的农户提供服务。新技术不仅有效节水,更减少农药使用。她还通过培训班开课,指导学员学习无人机喷洒农药,这让小农户找到新的收入来源。

  他们决定回村

  同样是在2015年,在广东省长期从事IT行业工作的马少威,萌生了“退意”——返乡做农业。

  马少威在广东的日子过得不赖,他曾任通讯服务类公司旗舰店店长、市场部总监等职位,拥有10多年的市场销售、人员培训、产品运作、团队管理相关经验。在完整地经历了通讯行业飞速发展的一个周期后,他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难有大的突破。家里老人需要照料,孩子的教育需要安排。恰在此时,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去留之间,32岁的马少威有点彷徨。

  2016年,马少威放弃了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天门市彭市镇同乐村,成为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他创办了天门市谷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水稻种植及稻田综合种养工作,为周边农户提供“水稻集中育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及种苗支持”“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的统一全程社会化服务,同时希望引领当地农户开展农业产业化转型,脱贫致富。

马少威驾驶收割机在稻田作业马少威驾驶收割机在稻田作业

  同年,李先平也回到了家乡天门市汪场镇大兴村。

  从2005年起,李先平一直做蔬菜的收购和贩卖,后来入职武汉一家蔬菜公司。当了3年市场采购部经理的他,痛点是“找好产品很困难”,于是就开始寻找农户想做订单,可也未寻找到合适的合作方。苦求无果之下,李先平萌发了“干脆自己种”的想法。

  返乡种菜真的可行?李先平其实有点犹豫。他把自己的想法和镇领导一说,得到极大的支持。第二天,镇里就帮他把“李胖子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牌子立起来了,“既然支持力度这么大,该干就干吧。”

  成为“金色人才”

  蒋明兰、马少威、李先平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乡村致富带头人。他们通过创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带动了村民增收。

  2019年下半年,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简称“海惠”)对天门市乡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建设项目的33名致富带头人进行调研。基线调研报告指出,超过一半的受访对象创业资金规模在100万元及以下,超过500万元的极少。从创业类型来看,合作社占比超2/3,其次是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

  这份报告还指出,当地返乡创业者的数量在2017年大幅提高,创业原因最多是“看准农业的前景,可以增加收入”。此外,还包括“带领家乡人民致富”“照顾家庭”,等等。

  根据海惠的实践和经验,人才振兴需要重点攻克“四大缺乏”:乡村缺乏具备领导力的人才、缺乏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系统规划、缺乏有成效的集体经济组织、缺乏链接市场和产业的发展能力。基于此,海惠推出的“乡村金色人才计划”,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2018年的一天,蒋明兰接到天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请她参加乡村金色人才计划的培训活动,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和经验。学员是来自天门市各乡镇的致富带头人,她一看名单就笑了:“都是我的客户,这是一次免费打广告的机会。”

  蒋明兰到现场一问才知道,乡村金色人才计划有3万元的资金支持,针对需求提供培训,更重要的是,有外出考察和交流的机会。她心动了,按照程序报名并参加了路演,最终成为该项目资助的35位乡村致富带头人之一,从“老师”变为了“学员”。

  “乡村致富带头人在当地挺能干,但只吸收周边经验不行。”海惠副主任张勇说。此前,创业们因为缺乏资源和渠道,很难走出去找到对的地方去学习,而在项目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参与交流访问。

  带动村民增收

  拿到项目支持的3万元后,蒋明兰办了一件念念不忘的“大事”。

  多年来,蒋明兰走遍乡村各个角落,她注意到,乡村留守群体中,留守妇女缺乏就业门路。“姐妹们要照顾家人,难以离开本乡本土,而本地又缺乏灵活就业的机会。”

  自2017年至今,蒋明兰的无人机业务飞速发展,其打造的农服平台上已有近200台无人机,可以覆盖天门市超60%的耕地面积,但这还不够,她认为需要3000台以上的无人机才能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

  她萌生了发展女飞手的想法——既能壮大业务,又能帮助留守妇女增收。

  拿到项目支持的3万元后,蒋明兰带着团队组织了5期无人机培训班,培训女性206人。不少女学员其实不太相信自己能学会无人机作业,来参加培训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一年到头出不了门,这次有人出钱,免费吃住,关键还不用干家务活,干嘛不来?”

  培训结束后,反响空前地好。到了考核的那天,学员们广邀亲朋好友和村干部到场,在他们面前自信地操作无人机,尽展风采。经过双向选择,共有38名女性拿到植保机操作许可证,组建成湖北省首支女子飞防队。如今,有17人是专职飞手,还有不少人是兼职飞手。无人机植保服务的收入不低,一位女飞手15个月服务了4.5万亩耕地,收入超40万元。

蒋明兰(右)与女飞手交流无人机操作蒋明兰(右)与女飞手交流无人机操作

  通过支持“带头人”带动村民的脱贫增收,成效明显。天门地处江汉平原,水土丰茂,是鱼米之乡。在脱贫攻坚后期,当地的贫困户较为分散,呈现出“插花式贫困”的特点。

  统计显示,项目自启动至今,35位乡村致富带头人带动了2583人(季节性)务工,其中贫困人口420人;带动885户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其中贫困户421户。

  天门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魏志波说:“对政府来说,如何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们找到了办法和结合点。”

  破解发展难题

  9月底,同乐村阳光炙热,金色稻芒如流火般涌入割台,田野中留下一片整齐的稻茬。马少威驾驶收割机时偶尔会恍惚:几年前自己还是一个坐在办公室喝咖啡的白领。

  2018年之前,马少威是村子里唯一一个种地的“80后”,没少被人说“在外面混得不行回家种地”之类的闲话。

  然而,慢慢地,大家发现他的日子过得不错,“二十几万的车开着,孩子老人得到很好的照料。弟弟和亲戚都从外地回来了。”从2018年起,村里陆续回来13个45岁以下的回乡创业者。

  如今,马少威自耕自种的土地有300余亩,每年服务的面积超过3000亩,纯利润超50万元。每年用工支出近30万元,为本地的老人、妇女等灵活就业者提供了收入。

  马少威想解决的问题是,合作社如何从家庭农场模式迈向真正的合作化。此前,有人劝他扩大种植规模,但他觉得:“我自耕的土地控制在500亩以内是比较舒服的,如果盲目扩大规模,以目前的模式支撑不住。”

  在项目团队的帮助下,马少威去浙江德清和山东寿光考察当地的合作社模式,找到了答案:“三产融合才是合作社成功的关键。”他所说的“三产”,意指产前、产中和产后。

  “我花5年时间解决了产前和产中的问题,但这只是基础。把农业贸易搭建起来才是将合作社影响力做大的有效路径。”马少威回乡后,与当地政府拟合作打造一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将现代农业技术资源引入,“打通三产后,才能做第四产:产品。”

  李胖子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辣椒这一单品,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每年的用工支出近60万元,且有不少村民跟着一起种菜,“1亩地能赚1万元。”

李先平(中)在菜地里与灵活务工者交流李先平(中)在菜地里与灵活务工者交流

  在山东寿光,李先平看到当地一家合作社年销售净利润达1亿余元,不由得产生“比我们强太多”的感叹:“我最大的收获在发展理念层面:应当保证品种生产流程、销售和技术的统一,尽最大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土地增产、产品增值、农户增收。”

  李先平的统一种植和销售模式,如今带动了60多户加入其中。考察回来后,他与山东寿光的合作社有了长期联系,并得到项目提供的专家支持。

  聚焦于“人”

  蒋明兰在项目中的另一大收获体现在组织管理方面。一位创业和企业管理专家协助她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整体梳理,让她在行业情况、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正是乡村金色人才计划的一大特点。张勇介绍,项目针对共性需求提炼出普适性的能力建设措施,但是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支持者,海惠会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很感动海惠的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没想到个人诉求会被这么重视,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支持自己一样。最开始以为这个项目只是3万元的资金资助,几次活动下来感觉到海惠总是关注我们这些人的发展。”蒋明兰说。

  这种聚焦于“人”的项目模式被政府看到。

  此前,天门市通过金融扶持、政策激励等方式促进当地特色产业扶贫。魏志波透露,与海惠携手实施该项目后,受到模式的启发,2020年,天门市拿出109万元财政资金对45位乡村致富带头人给予扶持,采用的正是该项目路演选拔、专家评选的流程;今年,天门市继续拿出100万元推动此事。

  “这说明乡村金色人才项目与政策可以有机互补,其模式可复制、可推广。”魏志波说。

  迄今,乡村金色人才计划已在湖北天门、麻城、随州,重庆丰都,湖南平江等地实施,在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