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昆明学院国内首创“儿童大学”助力扶智扶贫

昆明学院国内首创“儿童大学”助力扶智扶贫
2018年08月01日 06:07 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一迪

    韩雪(化名)的母亲长年在昆明打工,一年到头母女俩也见不上几面,她听说“儿童大学”的活动后,就主动联系了昆明学院的老师,希望活动间隙可以和韩雪待几分钟。在老师的帮助下,韩雪母女终于在第一天晚上集体包饺子的活动中团聚。

    7月20日至24日,由昆明学院和团昆明市委联合举办的第三期“儿童大学”暑期活动在昆明展开,来自昆明学院和团昆明市委定点扶贫挂联点昆明市禄劝县九龙镇文林村、木克村和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象鼻村、寻甸县极乐村的36名学生参与了活动。

    近年来,团昆明市委倾斜扶贫工作力量,选派4名机关干部到定点扶贫挂钩点东川区拖布卡镇象鼻村和寻甸县极乐村开展驻点扶贫工作。通过加强对贫困户的走访、调研,定期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指导机关干部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此外,团昆明市委17名干部在去年挂钩寻甸县极乐村的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名干部挂钩东川区象鼻村的1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扶贫必扶志,扶贫先扶智。”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大学是于2002年在德国成立的,旨在利用大学的资源平台在假期为儿童举办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10多年来在欧洲各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昆明学院从2006年开始举办‘儿童大学’活动,就是想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来开展扶贫工作,既丰富了扶贫方式,又让小朋友增长了见识。”昆明学院团委副书记郎易说。

    据朗易介绍,“儿童大学”暑期活动已成功举办了3期,本期的参与人数最多,在活动形式上也比前两期丰富,包括参观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纪念馆、云南省博物馆等,还包括体验3D电影、书法绘画、生命教育课程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小朋友了解大学生活和爱国民主运动的精神,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昆明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生活的便利,从而更加向往家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孩子们的参与度都非常高。”

    “儿童大学”暑期活动的帮扶对象都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他们中很少有人来过昆明,对城市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郎易介绍道,第一天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时,很多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坐电梯,他们对“会动的楼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3D电影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戴着眼镜看电影”,电影开始放映后,小朋友全都激动地合不拢嘴。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书!”在带领孩子们参观昆明学院图书馆时,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羡慕和纯真让志愿者和老师们动容。在规定的两个小时的借阅时间结束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摸着书不肯离去。最后,昆明学院赠送每个孩子价值100元的书籍并打包邮寄回他们的家乡。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越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性格越内向。凡是能用点头摇头回答的问题,他们就绝对不会做更多交流。今年团昆明市委的加入扩大了帮扶的覆盖面,也带来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课程——生命教育,这个课程专门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等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目的就是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增强自信心,同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团昆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懿莹说。

    这些孩子最小的在读小学一年级,最大的读初一。昆明学院的39名志愿者一对一与这些孩子进行结对,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虽然只有5天的时间,但是这些孩子却与志愿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自昆明市寻甸县鸡街镇希望小学三年级的李雪(化名),从小父母离异,和爸爸、哥哥一起生活,和她结对的志愿者叫李有情。活动结束分别时,李雪眼里噙着眼泪,一遍遍地叮嘱李有情:“姐姐,你一定一定要去我家看我!”李雪还在这几天活动的相册里找了一张自己的照片送给李有情,告诉她“一定要记得我”。

    “其实这些孩子来到城市里,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还是挺紧张的,孩子们分别时都哭得很伤心。这次他们友谊的结对超出了大家的想象。”郭懿莹说。

    5天的活动很短暂,但这并不是终点。昆明学院和团昆明市委计划下学期带着志愿者去结对帮扶的孩子的家乡看一看,履行对孩子许下的承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一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8月01日 07 版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