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武汉民政局结对帮扶活动帮农民“造血”

武汉民政局结对帮扶活动帮农民“造血”
2011年05月10日 10:37 公益时报

  [导读]4月27日晚,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立新村村委会前的操场上热闹非凡,近千名农民在自家门口欣赏市民政局送来的文艺大餐。这是市民政局送文艺、送政策、送项目"三送"活动的一部分。

  "帮扶不是简单的送点钱给农民就了事,而是要帮助农民\'造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脱贫致富。"刘志海说。

  4月27日晚,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立新村村委会前的操场上热闹非凡,近千名农民在自家门口欣赏市民政局送来的文艺大餐。这是市民政局送文艺、送政策、送项目"三送"活动的一部分。

  三月初,市民政局局长刘志海带领近200名民政干部来到江夏区乌龙泉街友爱、金海、民主、群建、洪湾、立新等六个贫困村帮扶,他本人还住进了友爱村李木匠湾。

  武汉市民政局这次结对帮扶活动上至局长,下到局机关干部及市局直属单位领导,总计200人全员参入。3月份开始入户调查,调查各项民政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一个月内完成六个村1682户的入户走访;4月份开始为农民送政策、送文艺、送项目。市民政局局长刘志海指出,结对帮扶的目的就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帮扶不是简单的送点钱给农民就了事,而是要帮助农民\'造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脱贫致富。"刘志海说。

  37年后再住李木匠湾

  友爱村李木匠湾是一个贫困村湾,37年前,刘志海曾经进驻过这个贫困村湾,当时的土坯平房刘志海还历历在目。3月18日,刘志海再次来到这里,又见到了当年的生产队队长李延远。"李队长,还认识我吗?"刘志海问。"你是?你是?哦,想起来了,你是刘志海。"李延远紧紧地拉着刘志海的手说。"几十年没来了,这里变化蛮大的,地铺和草垫不见了,新建了不少砖瓦房。"刘志海说。

  今年76岁的李延远介绍,党的惠民政策好,湾里一年一个样,去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已经突破了7000元。"你们来了,湾里的致富门道有了新希望。"李老笑眯眯地说。

  刘志海坐在李延远家的门前聊了起来。"当年在你家睡地铺,今天我睡哪里呀?"刘志海打趣地问道。"哪还有地铺呢,早淘汰了,今天你住楼下,一人一间房子,席梦思床。"李延远乐呵呵地说。……

  从一支烟到两袋化肥

  4月12日,刘志海为李木匠湾22户农民送来了50包化肥。

  李延远介绍,刘志海37年前到湾里时,每周一进湾,周六收工后才回自己城里的家,计划经济时期,他看到农民没烟抽,每次来的时候总是带两包两角六分一包的"游泳"牌香烟分给会抽烟的农民。"计划经济年代什么都要凭票,刘局长有时还会给农民带些肥皂、毛巾、布匹等,都是农民买不到的东西。"李延远笑着说。"刘局长每次来都不空手,因此,他在湾里的人员特别好,家家户户都知道他是个大好人。"李延远接着说。

  春天到了,是施肥的季节,4月11日,刘志海托人在江夏区肥料公司买来50包好化肥,每家送两包,湾里三户困难家庭每户还多发了两包。"刘局长真是个及时雨,为我们困难农民送化肥就是送增收,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困难户易学珍婆婆激动地告诉记者。

  成立协会有了领路人

  李木匠湾紧邻梁子湖,村民过去全靠手艺吃饭,全湾22户中有48人做木匠,这就是"李木匠湾"名字的由来。"过去种地、修船很难维持一家的生活,家里经常断粮,如今湖里没有木船了,修船工全部失业了。"今年50岁的李继平说。曾经在村里当过几年民办教师的李继平思想比较活跃,他给刘志海反映:全湾22户中没有一家有电脑,更谈不上上网了,信息时代,大家都想多学点、多了解点,但是5000多元的网线初装费拦住了农民上网学习的梦想。"我们这里比较适合种柑橘和西瓜,近几年这两样农产品都丰收了,由于信息闭塞,好的东西都卖不出去。"李继平深沉地说。"网上的信息来得快,知识也丰富,信息化时代,离开网络是不行的,我们来给你们协调,尽快帮助湾里接通网线。"刘志海说。"我们还要帮助你们成立农副产品协会,有了牵头的,致富就有了保障。"刘志海接着说。

  "有了您的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农民迈向致富路又快了许多。"李继平乐呵呵地说。

  夜访农家解民难

  4月27日晚上,刘志海利用下班时间轻车简从再次来到80公里外的李木匠湾夜访农家,还先后走访了三户困难农户,带领刘局长走访农户的是村民李长胜。

  今年48岁的李长胜介绍,条件比较好的农民晚上会看一下电视,条件比较差的农户晚上8、9点钟就睡了。

  晚上第一站,刘志海选择了困难家庭易学珍家,今年67岁的易学珍婆婆与15岁的孙子住在一栋40年前修建的平房中,屋顶上的布瓦残缺不全,屋梁上还长出了青苔。"这个屋里不能住人了,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和孙子经常在屋里打着伞睡觉。"易婆婆尴尬地说。她29岁时丈夫去世,她独自一人将三个儿女拉扯大。"您老放心,我们马上来为您修,三个月内就要让您的房子变个样。"刘志海边说,边把易婆婆家中的情况记录下来。"回到农户李延远家已是深夜11点多了,夜深人静的村湾,没有城里色彩斑斓的灯光,只有伸手不见五指的寂静,偶尔传来几声蛙鸣就会牵动阵阵犬叫……民政干部下乡干什么?扶贫济困,为农民\'造血\',让他们尽快地富起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志海在写当天的民情日志。时钟已经指向了第二天凌晨1点多钟,刘志海还在床上辗转难眠,他在思索民政人的宗旨,他在想一个民政局长的职责,他在谋划李木匠湾美好的明天。

  文艺进村湾提高幸福指数

  4月12日,村民李长胜反映,现在的农村是"613860250"部队,"61"就是留守儿童多,"38"就是妇女多,"60"就是空巢老人多,"250"就是傻子多。"我们这里早上听鸡叫,白天闻鸟鸣,晚上最多是看电视。农民没有业余文化生活,生活单调乏味,最多就是看一下电视而已。"李长胜说。

  刘志海表示,近期将制定一个详细方案,让空巢老人不再寂寞,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让妇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让村民致富、开心、健康就是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刘志海说。

  听到刘志海的表态,在场的20多名村民鼓掌称谢。"有了这些,今后的日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了。"李长胜激动地说。

  修建一公里便民致富路

  "不走村入户,不知农民文化、娱乐是啥样;不与农民同吃、同住,不知农民的生活疾苦;不深入田间地头,不知农民的庄稼是啥样。"这是刘志海在全局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大会上讲的一句顺口溜。

  4月13日,刘志海踏着泥泞来到李木匠湾实地查看柑橘园和西瓜种植基地。看到300多百亩青幽幽的柑橘树,刘志海激动地说:"长势不错呀!"刘志海转过身看到200多亩像是刚犁的地又问:"这里准备种什么?""这个小山坡上种的西瓜最甜,但是由于这里的路不好走,瓜贩子不愿来,仅去年就有10万多公斤西瓜烂在地里,今年这里种什么还没有想好。"李延远惋惜地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不争的事实,马上做计划,修好这条致富路。"刘志海对身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有了这条致富路,农民的荷包会更暖和些,谢谢局长。"李延远感激地说。

  结对帮扶杜绝走过场

  5月6日,刘志海又来到李木匠湾,检查帮扶工作落实情况。刘志海要求200名进村入户的民政干部结对帮扶一定要认真、细致、踏实地做好工作,帮助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不能花几个钱就了事,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农民"造血",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是帮扶成功的硬道理。他强调:民政干部进村入户要与农民打成一片,与农民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不能到位的晚上补,入户不到位的田间地头补,集中入户不到位的分散补,一时没有时间到位的其他时间补。 (周钢)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