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陈光标善款被平均谁应该反思?

评论:陈光标善款被平均谁应该反思?
2010年12月10日 10:32 北京晨报

  11月29日,中国首善陈光标为南京秦淮风光带上的一名保洁员过生日,同时给另外49名秦淮风光带的环卫工发红包。然而7日,南京夫子庙景区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卫工向记者打来电话,称发给他的红包被上级收走了,还收走了同时发的羽绒服。记者得知,由于当时接受捐助的环卫工是部分代表,这些善款善物将被用于该景区所有环卫工平均分配,而衣服也将通过年终评先进来择优发放。

  善款善物被单位均分?闻此,舆论多谴责公权力过多干涉民间慈善行为,但也有人认为,陈光标的做法也确使该单位很为难,他也该反思自己的不妥之处。

  反对

  善心岂能被平均

  明里是场面感人的中国首善为环卫工人送钱送物过生日,暗里则成了有关部门擅作主张、越俎代庖的善心被平均。照着这样对公民慈善意愿的随意揉搓举动,公众或许可以实话实说,当初媒体报道的“给保洁员过生日”,其实无妨说成是“给环卫工发平均补贴”才更显确切。

  环卫部门负责人似乎有充足的理由,来为自己重新分配“慈善生日”的受赠款物作辩护。而且,包括那名过生日保洁员在内,事后都把得来款物主动上交的“配合意识”和“大局意识”,可能更会增添某些人士代作分配的强烈“自信感”与“正确感”。问题是,事后操弄善款善物,无论看起来多么“和谐”,听起来多么“公平”,都不应碰触“违背了慈善者的行善意愿”这条底线。以南京的这起慈善争议来说,倘若确如新闻所称,陈光标当初是为50名环卫工做的定向捐赠,并无给所有环卫职工“撒胡椒面”的想法,那么此后的“善心被平均”动作,就显然是一种对他慈善意愿的粗暴干涉表现,也是对参加生日宴会环卫职工个人所得财物的恶意“强拆”行为。

  这种无视慈善者本人最初意愿的假意配合和随意改动现象,恰恰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国内慈善生态的不佳,以及慈善可信度的不如人意。想想看,连这样数目微小的“环卫工过生日赠款”,都有人动不动要横插一脚擅改分配模式,遇上那些金额巨大的捐款赠物,某些机构和人物不把眼睛瞪得更大更圆和更绿,那才是怪事了哩!员工或可被代表,善心岂能被平均。就事论事地说,从无条件维护爱心人士慈善意愿的角度来看,人们宁可看到环卫职工是抽签决定谁去参加生日宴会,也不想让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妙、自以为高的官员,动辄摆出家长般的姿态,习惯性地炫耀其代人做主的秀高明之举。

  司马童

  遗憾

  慈善的悲哀和无奈

  官方的回应固然爆出了意想不到的“冷门”——本定向于特定个人的善款竟然被平均分配!然而这其中,却透露着慈善的诸多冷况与无奈,起码它表明慈善还未能长成大树,而如人所愿地荫福这急需关爱的每一个环卫工人。这些年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慈善正在悄然生长。但是,实际上,许多人离慈善还虽近犹远。

  据湖北省慈善总会的一项问卷调查表明,超过半数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慈善事业属于政府的救济行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虽然参加过捐款捐物活动,但主要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街道办事处被动捐赠,经常主动性捐赠的人很少,活跃在捐赠舞台上的多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各大企业。而中华慈善总会每年收到的捐赠中,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富人,10%来自普通百姓。在如此语境下,难怪我们会经常看到,大难之后层层制定的、按人头落实的捐款表;而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来自不同层面的民众关于捐款的不解和怨言。我们丝毫不曾意识到,我们应有的慈善之心正在冷漠和流失。

  事实上,提倡慈善,并不是为了证明我们自己有多高尚,而是因为我们脆弱。汶川以及玉树地震告诉我们,当苦难猝不及防地来临时,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们随时都需要别人帮助,所以,我们也应该随时去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种爱的支撑,在互帮互爱中维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胡忠林

  析因

  陈光标也该反思

  这事情给人的感觉实在是不怎么样,尽管在采访过程中,去了现场拿到红包和衣服,后又上缴给单位的环卫工,对这件事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这些朴实的保洁员并没有对单位的做法表现出不满,但记者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心底的那种无奈。而笔者认为,在这件事情中,真正需要反思的也许是陈光标。

  单位把红包收上去后集体平分,这看上去不应该是陈光标的本意,但他也应该站在单位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这个钱如果不平分的话,引来的矛盾可能会更大。有一点可以肯定,陈光标这次的捐款对象是秦淮风光带的环卫工,但环卫工是一个群体,总共有100多人。一名环卫工透露,当时去开会时,环卫所有领导组织他们开了个会,说是他们夫子庙景区去的33人,是代表着景区100名环卫工。所以,如果不集体平分的话,事情真的不好办。

  其实,这件事情最佳的处理方式是环卫部门来补差额,没去现场的人也可以得到500元钱的红包和羽绒服,只不过是这笔钱应该是单位出而已。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件事情应该是陈光标考虑不周所造成的。不劳动去开会的人得红包得羽绒服,留下来打扫卫生的人却什么也没有,这是啥道理呀?这难道不是在制造矛盾吗?所以,类似捐赠应该考虑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体。而据称,陈光标当初是为50名环卫工做的定向捐赠,而夫子庙景区称,当初就只给了33个名额,也没有特殊要求,他们才定为是代表,而现在这样做,也是为了平衡环卫工之间的关系。做善事也该讲方法呀。

  刘兵

  观察

  “被平均”并非偶然

  看到这条新闻,似冬季的寒风袭来,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得到的温暖被收走,环卫工在打“寒战”;陈光标获悉这个消息也会打“寒战”,承诺“裸捐”的他经不起这样的“寒风”,他把温暖送给环卫工,而行政力量几乎是强行进行“二次分配”,相信没有征求过他的意见;甚至是还很弱小弱势的中国民间慈善也在打“寒战”,民间“点对点”的捐款捐物,就是削弱行政力量,淡化官办慈善色彩,让温暖一步到位。陈光标曾说:“我从来不跟政府打交道”。但是,有关政府机构还是想把行政力量“夹”在红包里。

  陈光标的捐款捐物“被平均”并非偶然,它是政府一直以来主导慈善体制的“必然”。针对汶川大地震善款可能八成流入财政专户的报道,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回应说,公众把资金捐给慈善组织,但最后还是由政府来执行项目,这是个很现实的体制问题。王振耀说,纳入国库管理也有优势,比如捐赠使用都有审计,不会出现挪用。现行慈善体制处于尴尬的境地——由政府主导的慈善体制,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在善款使用上也数次出现违规违法情况,在及时性上又慢半拍,政府的公信力也由此受到怀疑,用于监督审计的行政成本也是极高的。与此同时,民间的慈善力量与潜能受到体制的约束,成为“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配角”。

  民众的愿望与预期恰恰是,政府该放手时就放手,发展慈善事业,要尽快形成“公退民进”的新机制。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上,“公退民进”就是对公民社会的“慈善”。政府即便需要“伸手”,也不是指挥或支配,只能是“扶上马,送一程”。快给民间慈善穿上“羽绒服”吧。幼小的民间慈善不能再被“权力寒风”袭击,政府要给民间慈善一件量体裁衣的“制度羽绒服”。

  巢江淮

  ■乐观

  陈光标不必懊恼

  据称,陈光标当初是为50名环卫工做的定向捐赠。这个消息是否可靠,需要核实,然后按首善陈光标个人的意志发放这笔善款。我们强调这么做,不是斤斤计较于1000元红包,而是因为,尊重慈善人的决定,是保护慈善事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最重要的条件。不可想象,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谁还愿意做慈善?我们的慈善事业势必非常危险。

  当然,如果单位领导执意要这么做,笔者还希望首善陈光标不为此事懊恼。因为中国的慈善事业起步太晚,这样尴尬的事至少在当下可能还会发生。正因为这样,我们要更加努力,为不远的将来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

  王捷

  相关评论:

  环卫工接受捐赠能否被收走平分?

  打磨中慈善变成一地鸡毛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