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绵竹救灾样本:政府与NGO携手 (4)

http://gongyi.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10:32  新京报

  志愿者在调查中发现,遵道镇是年画和刺绣之乡,但一直没成规模。年画的设计和销售均由外部完成,遵道镇实际成为一个印刷加工地,刺绣也面临同样问题。

  为了帮助灾民重建,志愿者在遵道镇棚花村搭建了刺绣帐篷,将村里会刺绣的姑娘组织起来,并以志愿者办公室的名义下了第一批订单。志愿者将年画设计融入刺绣,设计了一个志愿者纪念臂章,第一批加工100个,每个60元。

  罗世鸿说,订单扶持是为先将灾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志愿者办公室还计划征集专业从事设计的志愿者,成立艺术工作室,协助他们进行产品开发。并由专业从事营销的团队帮助开发市场。

  “志愿者不能代替灾民,只能教给方法。”志愿者们认为不能让灾民形成了依赖心理。此前,由于部队和大量志愿者涌入,很多本可由灾民自己完成的事情都由他人代劳了,例如打扫卫生、搭建帐篷等。

  遵道镇志愿者办公室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工作已由“帮灾民干”转变到“教灾民干”。

  罗世鸿认为,如果灾民形成依赖心理,对重建将造成阻碍,也将加重政府的负担。

  发展 这里能否成为拐点

  司机说志愿者最让人感动,因为没人给他们下命令,也没人给他们发工资

  罗世鸿称,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的工作设想是3年,甚至更长。他认为办公室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构建一个架构,招募专业化的志愿者,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服务。

  在罗世鸿的设想中,专业化的志愿者需要进行相对固定期限的服务,减少流动。遵道镇重建需要的专业化服务,也将以项目的形式,面向所有的NGO组织进行招标。

  “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容纳不同的NGO来工作。”深圳登山协会理事“大老虎”认为,协调办公室需要厘清机制,使NGO在遵道镇的工作能持续进行。

  6月21日,友成基金会和绵竹市政府在成都联合召开重建论坛,众多国际国内的NGO组织和学术机构参加。遵道镇志愿者协调办公室作为样本,被与会者反复提及。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郭虹认为,灾后重建阶段仍需要大量志愿者,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

  郭虹讲了一个故事,她坐出租车时曾问司机地震中什么人最让他感动,司机说是志愿者,“因为没人给他们下命令,也没人给他们发工资”。不过司机不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呢?郭虹说,是公民意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司机突然以严肃的口吻说。这让郭虹非常感动。

  郭虹说,地震中NGO的工作使她看到了中国社会公民意识的迸发。大地震使中国的NGO站到了前台,这对NGO来讲即是机遇又是考验。

  朱保全认为,遵道镇NGO的工作局面是“志愿者热情的总爆发”,很多节点上的工作是靠人的作用完成而非机制,有很多偶然性。因此这个模式的推广难度可能很大。

  绵竹市副市长罗登亮称,绵竹市政府已在开会讨论,计划仿照遵道镇NGO的工作模式,在绵竹市内推广,以尽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资源,加快绵竹市的经济重建。

  “遵道镇的NGO工作模式如果能推广,无疑将在中国NGO发展史占有一席之地。”罗世鸿称,他们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