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三聚氰胺 为何能卷土重来?

三聚氰胺 为何能卷土重来?
2010年01月12日 15:11 公益时报

  2009年的最后一天,来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让“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一家位于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1月5日新民网)

  那场大规模的全国性围剿之后,曾经以为我们从此会远离“三聚氰胺”这四个可怕的字眼了,不曾想,如今它仍是一个梦魇——行业乱局重新抬头。业内专家王丁棉认为,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监管;监管不力不但直接导致了陕西金桥和上海熊猫事件的发生,而且这令人对此次事态的范围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抱有疑虑。

  监管不力是上一轮三聚氰胺肆虐的深层原因,监管不力又直接导致这一轮势态的抬头,显然是监管者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而监管者为什么不吸取教训,这个问题最值得讨论。

  教训,放在这里说应有两层含义:一是给社会造成的灾难,一是责任者的受责之痛。三聚氰胺毒死了那么多孩子,令公众谈之色变;然而一些政府官员因监管失职被问责,好像并没怎么令体制内的人色变,否则也不会有行业乱局的重新抬头。为三聚氰胺连累的官员们,不是异地为官、而后曲线复出,就是风头稍过便立马重用,这种“问责”吓得住谁?又有什么好“色变”的呢?

  是的,奶商、经营者中有人坐牢,有人掉了脑袋,表面看,惩治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资本逐利不惜甘冒上断头台的风险”的语境下,刑罚虽有不小的警示作用,但从来就不曾堵住过“逐利风险”的口子。临沂水污染事件的企业责任者被重判,有关方面对公众说,这“体现政府的环保决心”。然而话音未落便传来一些地区有人继续“挺而污染”的坏消息。可见,“政府的决心”有时很难与违法者的利欲熏心相匹敌。大规模围剿之后,仍然有人“挺而三聚氰胺”,想必是同样的道理吧。

  在治理违法经营的问题上,惩治违法者属于治标,“死后验尸”;堵住监管漏洞的前置性手段才是治本。恰恰因为严于治标,疏于治本,才导致了三聚氰胺之类的问题频发,以及今天的卷土重来。而体制内对失职官员问责上的爱护有加——演一场戏,打发打发舆论,则不仅是疏于治本,说得不好听,令人怀疑的是有没有治本的决心与诚意。那么今天三聚氰胺的卷土重来,绝对是对畸轻的行政问责的严厉报复。(文/马涤明)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