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善举若是“比谁更惨” 就谈不上道德和正义

评论:善举若是“比谁更惨” 就谈不上道德和正义
2016年12月02日 10:32 新京报

  若善举只有在受困者穷困潦倒时,才配得上享受,这种基于“比谁更惨”的排序,就谈不上道德和正义,善举也就找不到交易的坐标。

  罗尔事件,本来是一位父亲为了身患白血病爱女寻求社会帮助,如今却正在演变成一种夹接着法律、道德甚至正义的相互伤害,让善举变成了一个昂贵的易碎品,甚至被疑似成一场“诈捐风波”。

  罗尔和小铜人的行为,是否违反《慈善法》、甚至《刑法》,留给专业的民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做调查和判断。如小铜人利用罗尔的文章所具有的“影响力经济”效应,并以转发一次为罗尔的女儿捐赠一元,在其公众号传播,带有明显的借势营销特征。且其打开的赞善功能尽管明确受益人为罗尔的女儿,但鉴于小铜人在法律上并没有接受捐款的资质,通过小铜人公众号的资金,究竟应该定位为赠予,还是接受善款等,这样的行为是否超越其经营范围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做出调查和判断,至少可以说小铜人的这种事件影响可看作是一种越界营销。

  当然,我们更应该坚定的是,若能让更多需要社会帮助的受困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注意力经济”的传播张力,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罗尔“卖文救女”事件,最让人欣慰的是它展示了一个有温度的社会,而最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温度在爱心善举下掺杂着一点莫名的“畸形”、“扭曲”。一个拥有“三房一车”的中产群体,是否应个人求助,这样的群体进行个人求助是否占用了更需要社会帮助者的通道?赞赏是文本消费还是捐款?舆论的思维和逻辑跳跃,总装扮成道德和正义的化身,让善举变得昂贵而又易碎,让伤害进入相互伤害中。

  其实,剔除道德和正义的外衣,慈善可看作是一种精神利己的交易,人们愿意让出部分物质利益,消费受困者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得到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爱心人士给出的表面是钱财,实际是一种帮助受困者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更愿意将其诠释为基于社会互助交易的社会信任,否则若善举只有在受困者穷困潦倒时,才配得上享受,这种基于“比谁更惨”的排序,就谈不上道德和正义,善举也就找不到交易的坐标,而这如同无信任、不交易的市场,是善举的基础,这样“比谁更惨”善举的信息匹配成本真的将令人望而生畏。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性,我们看不到的受困者要比我们看得见的受困者多很多。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停下来,花费更多时间成本比较谁更惨,决定对谁进行帮助,因为这样的善举本身就残酷得令人不忍直视。既然没有人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挖掘谁更值得帮助,愿意为眼前的、真实的受困者给予帮助就是合乎常理的选择。但受困者是否真实,往往考验的是受捐人的道德自律。

  当前移动互联、P2P等数字技术,通过去中心化的信息传导,使个体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便于个体诉求病毒式扩散。随着个体收入水平的增加,走出温饱的人们会逐渐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和享受,个体善举和慈善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自利消费,理应得到正视,没必要将善举和慈善包裹在道德和正义的花蕾中,变成展翅高飞的牵绊。当然,这并不是说民众的善心被消耗之后的无所作为,如何让人们的善心不被辜负,让善举不被伤害,也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

慈善张力P2P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