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SEE节水小米 留住沙漠的生机

SEE节水小米 留住沙漠的生机
2016年11月14日 15:03 新浪公益

  2016年10月,“向环保先锋致敬”项目组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所申报的“阿拉善SEE沙漠小米项目”项目进行考察。

  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交界地带,4.3万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由于地下水的存在,使沙漠里出现了一些绿洲,让生活于此的人们可以种植农作物。但由于作物选择与灌溉方式不当,人们不得不过度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农业需求。这不仅使大批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防风固沙植被死亡,也让土壤肥力下降并发生退化,从而导致沙进人退的恶果,甚至使一些绿洲面临消失的危机。

  为了防止绿洲荒漠化,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巴润别立镇,开始了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这是因为,巴润别立镇又被称作“腰坝绿洲”,东临贺兰山,西接腾格里沙漠。保护好这片绿洲,对于阻止腾格里沙漠“东扩”,有着巨大的战略价值。

“阿拉善SEE沙漠小米项目”介绍“阿拉善SEE沙漠小米项目”介绍

  2013年,SEE在总结过去的农业与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沙漠小米”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导当地农民种植特定品种的小米,放弃耗水量过大的玉米等既有作物,以减少灌溉需要的水量,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另一方面,玉米田往往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来灌溉,在干燥的沙漠地区,这意味着相当多的水被无谓地蒸发,并没有真正为作物所用。因此,“沙漠小米”项目在推广新品种作物的同时,也致力于传播滴灌等适应沙漠环境的节水灌溉方式,令珍贵的地下水能够物尽其用。作物与灌溉方式两方面的改变,最终会大幅节约地下水资源,实现绿洲地下水使用与补给的平衡。

  为了更有效地引导绿洲农户改变作物与耕作方式,“沙漠小米”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市场的力量,因而具有与传统公益项目不同的特质。“沙漠小米”是节水而且口感上佳的粮食作物,但如今早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为了向市场和公众推广这种独特的作物,SEE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维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专事销售节水小米产品,并且注册了“任小米”品牌。这家企业又与绿洲的可持续农业合作组织对接,为农户解除作物销售的后顾之忧。通过这种“NGO+社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实施模式,SEE成功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让他们愉快地参与到节水小米种植当中。这不仅实现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解决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找到了一条新路。

“阿拉善SEE沙漠小米种植基地“阿拉善SEE沙漠小米种植基地

  到2015年年底,已有151户农户参与了“沙漠小米”项目,种植面积达到5793亩。与使用漫灌种植玉米的生产方式相比,总计节约地下水233.7万立方米。不仅如此,由于“沙漠小米”的品牌效应,参与其中的农户亩均增收约500元,总计增收289.67万元,取得了环保与增收的双赢。

  如今,SEE推广“沙漠小米”的工作仍在继续。根据这家NGO的计算,每种植一亩沙漠小米,可以减少地下水使用500立方米。如果“沙漠小米”的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同时彻底淘汰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就可以让地下水位停止下降,实现开采与补充的平衡。

“向环保先锋致敬”项目考察组和“阿拉善SEE沙漠小米项目”工作人员合影“向环保先锋致敬”项目考察组和“阿拉善SEE沙漠小米项目”工作人员合影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