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卢德之:通过现代慈善实践资本共享(2)

2015年06月30日14:45  中国慈善家

  卢德之认为共享是目的,而共产只是方式之一。他不反对共产,但反对乱共产和不断共产。至少在现阶段,他不认为共产是可行的。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诉求多是“均贫富”,但无一例外地走向了失败。卢德之所提出的共享,是一种有机制的共享,是“分享的最高形态”。

  “他回避了对所有权的争论,而直接讲这些财富是可以共享的,也就跨越了所谓的所有制这方面的争论。”金锦萍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妥协。”

  如今,卢德之已出版专著5部。最先是2007年讨论《交易伦理论》,几乎同时提出《资本精神》,而后开始《论中国慈善事业》,提出《走向共享》,今年年初再进一步,尝试《让资本走向共享》。

  数月前,世界生产力科学院(WAPS)院长托马斯·杜托文(Thomas Tuttle)访问几个重要的会员单位。在特华投资有限公司,杜托文着重介绍了他研究的中国案例,并向执行总裁王力赠送礼物。令王力惊奇的是,杜托文讲的案例是华民慈善基金会,而礼物竟然是卢德之的《走向共享》和《让资本走向共享》两本书。杜托文不知,特华投资有限公司是华民慈善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而王力本人就是华民慈善基金会的理事。

  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掌门人佩吉·杜拉尼评价,“卢德之博士将现代慈善诠释为资本与共享强有力的结合,使我们想起人性的爱不仅是慈善的书面内涵,更是其真正意义,如果我们不相信或不认同人与人的共生关系,我们将无可避免地限制我们创造改变的可能性。卢德之博士用他的文字激励、号召我们行动起来,竭尽所能。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即应该把我们的目标与行动立足于共同的价值观与互信上,这样我们才能回归文明的灵魂,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2012年罗格斯社工学院来访 2012年罗格斯社工学院来访

  罗格斯大学华民研究中心的黄建忠教授专门访谈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包括香港理工大学的陈锦棠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江明修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周镇忠教授、罗格斯大学常务副校长理查德·爱德华兹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郭超副教授、美国东西方中心总裁查尔斯·莫里森博士、福特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高倩倩女士、洛克菲勒慈善咨询机构总裁梅丽莎·伯曼等等,均对卢德之的著作给予肯定。

  卢德之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从创造到共享的人类发展路径,以资本为基础,以资本精神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而慈善则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严格来说,卢德之这些理论还只是框架、雏形,甚至有些只是观点,算不得学术研究,但这足以让他的“思想者”特征更加明显。

  卢德之最近正在着手修订《资本精神》,他认为8年前出版的这本书还有些粗糙,他同时打算以对话形式,完成《共享论》。

  “资本精神、现代慈善、共享理论构成一个思想体系,这是我对未来的设计,我计划三到五年完成这个任务,把我说的这些东西理论化、系统化。”

  卢德之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指导他的慈善事业,但他也说,这些理论恰好表达了慈善最核心的部分。

东西方慈善论坛合影东西方慈善论坛合影

  立足中国

  “我人生的最大梦想,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公民。”卢德之对《中国慈善家》感慨,“但这个理想太高了。”

  卢德之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他坚定地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几年前,针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他便提出,学习外国的同时,要坚持以民族性为基础。

  “我们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既然能存活至今,肯定是有它的力量的。人家解决了问题,我们没解决,是应该向人家学习,我很理解。但你不读中国书,只读西方的书,很容易被人家带着走,人家也不会尊重你。”

  专访这天,卢德之早餐吃了碗方便面。时过正午,他来到华民基金会办公所在的四合院接受专访时,吃了碗鸡蛋面作为午餐。面端进屋,还有一碟艳红的辣椒碎。下午两三点,北京的高温已酝酿成燥热,辣椒似火,被卢德之就着面条大口吞下。

  他说他不反对中国企业家到国外做慈善,也不反对别人移民,但这些方式不是他的选择,理由简单,“不会说洋话,更吃不惯西餐。”

  “你为什么去国外?待在这里不好么?”提及一些富豪移民国外,习惯大声说话的卢德之再将声音提高了足有几十分贝。“你说你爱这块土地,怎么又到国外去?‘我太爱你了,我要自己过好日子去了,我们离婚吧’,这是什么鬼话?移民几代以后又回来,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在中国搞一些钱,然后跑国外去了,那叫什么爱国?你来做生意就做生意,说什么爱国华侨?这个国家不需要你这样‘爱’!”

  在一些公开场合,卢德之多次谈到富人移民、财富外流的问题,通常是从国家制度、文化角度找根由,表达上更为宽容温和,少有从“个人选择”角度进行过类似批判。

  专访中,卢德之几次强调,自己并非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公开场合,也曾多次这样表达过。

  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朱光明觉得,在卢德之眼中,“民族主义”常常与“愤青”“狭隘”和“意识形态”等词汇相伴,而卢德之的家国情怀或者天下观,是一种坚持自己,不反对、不攻击别人的中庸之道。

  卢德之认为基金会的国际化是必然的,早在华民慈善成立时,卢德之便在成立大会上提到华民基金会要走向国际化。2009年,华民慈善基金会资助并参与中欧社会论坛(China-Europa Forum)的养老分论坛。2012年,在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设立华民研究中心。2014年,华民慈善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和凯风公益基金会联合资助发起的首届东西方慈善论坛在美国夏威夷举行。

  卢德之是中国最早加入“全球慈善圈”(GPC,Globle Philanthropists Circle)的中国富豪之一。该组织由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戴维·洛克菲勒及其女儿佩姬·杜拉尼共同发起。这一组织更倾向于凝聚政商家族之力,探讨更多的则是“战略慈善”话题。

卢德之与奥巴马的妹妹玛雅(左二)、东西方中心总裁莫里森(左一)、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右一)交流卢德之与奥巴马的妹妹玛雅(左二)、东西方中心总裁莫里森(左一)、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右一)交流

  建设合作派

  卢德之正在探索一条实现共享的新方式—公益信托。

  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对信托有这样的描述:“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2013年11月,第五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召开,卢德之作为论坛轮值主席单位的负责人发言时,谈到可以利用深圳前海的金融创新优势,率先开始进行公益信托的试点。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在台下坐着的深圳市民政局负责人,会后专门找到卢德之交流公益信托的问题。这之后,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谈,交换观点看法,还专门拜访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当时有人泼冷水,称不看好公益信托的试点。“我对这事只抱有50%的把握,但要付出100%的努力,能办成,当然是非常好的。即使是不成功,至少也能知道问题在哪里。第一次公益信托试点探索失败了,也会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其影响力不可小视。”

  2014年初,卢德之亲自带队去深圳,跟深圳市民政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在深圳前海开展公益信托的试点探索。

  做任何事,总要有些理论上的准备。为此,卢德之指示华民慈善基金会执行团队要先进行课题研究。“我们征询过一些专家的意见,发现不少人对公益信托还比较陌生。”朱光明说。有人推荐了香港的信托专家,交流后发现,他们对信托非常了解,但对大陆的实际情况却并不熟悉。甚至想到过让律师事务所来做,但课题研究方面并不是律师事务所的专长。经过多方考察,华民慈善基金会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来承接这个课题。“金锦萍是务实的,而且懂得掌握分寸。”卢德之说。

  然而,《信托法》虽然对典型意义上的公益信托做了专门规定,但缺少实施细则和详细法律解释,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在主管机构、税收政策、财产登记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进行制度层面的推动,开辟一条路,让其他也想从事善事的人,有一个更好的路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信托。其难度与意义是成正比的。

  转年年初,深圳市政府2014年1号文件《关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探索家族信托和慈善公益信托运行模式,支持财富传承和公益事业发展”等意见。当年10月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明确提出“创新机制”,“推进股权捐赠、慈善信托试点”,“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等重要内容。这给卢德之和金锦萍增添了信心。

  “正好在这个时机,具备天时,深圳本身又是一个充满创新之地,也就是地利,然后就是人和了。”金锦萍说。

  从最开始,卢德之就希望成立一家专门的公益信托公司。从目前的情况看,深圳地方相关法规若得到通过,他们即可在前海开展公益信托项目。卢德之为此准备了一大笔资产,他志在设立中国第一只典型意义上的公益信托,起到示范作用,让决策者看到公益信托这种方式给中国公益慈善带来的活力、资源。即便如此,他仍要面对税收制度方面的巨大障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具体细节问题,有待解决。

  精神不灭

  对于“企业家捐时间”做慈善,卢德之很不认同。他觉得会赚钱的就该多赚钱,要参与慈善,把钱捐出来即可。

  卢德之每年有数千万的公益支出,“慈善家”这一称号,已伴随他有些年月。他把慈善当成爱好。“你们喜欢唱卡拉OK,打高尔夫球,我不喜欢,我就喜欢干这个(慈善)。也别向我学习,我也不求表扬,这是我个人的事。”

  卢德之甚至没有通常意义的业余消遣,把慈善当爱好是他肯舍弃财富的动力之一。

  “我相信人有灵魂。”卢德之告诉《中国慈善家》,对于无神论者,可以将灵魂解释为精神。肉体死亡,精神不灭。死亡可能随时到来,所以,他愿意将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过,并且将每一天过得有意义。他将此称为“向死而生”。

  “你做了很多好事,精神离开肉体时大家都来跟你告别,祭奠你,你不会痛苦,灵魂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丰富。”他觉得,不懂这个道理的富人死去时要比穷人更痛苦。

  卢德之曾问一位道士,人死后化为黄土,叩拜烧香何用?对方回答,灵魂已投胎转世,烧香与叩拜实则给了另外一个人。近两年,他商业上的收获可喜,“可能有人在给我原来的那个灵魂烧香。”他开玩笑地说。

  2014年4月,卢德之率华民基金会代表团访问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临行前,父亲叮嘱他,洛克菲勒家族是了不起的家族,要多向他们学习经验。卢德之带着父亲的嘱托赴美。到美国第二天,他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回国后,卢德之与兄弟姐妹们操办完父亲的后事,就商量着要把原来的卢佳祥助学基金转型成正式的基金会。

  卢佳祥在世时,是当地村里有名的善人,乐善好施,常年周济四邻八村的穷苦人,为此,每年要花出大量的钱。本村的大事、邻村的难题,村干部都要跟他做个汇报,请其拿个主意,颇有旧时乡绅之风。

  父亲的精神被卢佳祥基金会传承下来,这深化了卢德之“灵魂不灭”的想法。他希望把父亲留下来的基金会做得更好,做成一个真正的家族基金会,并希望通过这个基金会和华民慈善基金会探索中国富人慈善的道路,探索中国富人传承财富的道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