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大互联时代下看中国文化的公益精神

大互联时代下看中国文化的公益精神
2015年03月31日 14:30 新浪网

  原编者按:

  当前,一谈起公益慈善,多数情形都是从philanthropy的古希腊、拉丁词源,谈到西方宗教的慈善文化与传统,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梳理、看待公益慈善精神的研究和讨论极为鲜见。

  中国的公益慈善果真是:传统比较缺乏,理念比较局限,领域比较狭隘吗?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公益慈善的元素,那么其蕴含精神又是什么?它到底是理性追求还是一种道德负担?在新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对传统进行改造和更新?

  为此,在2014年12月8日召开的第六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友成基金会策划并主持了“找寻中国精神——大互联时代下看中国文化的公益精神”分论坛。我们特别邀请了文运先生进行主旨演讲,在讨论环节,文运先生进一步从 “公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看问题的基本视角”进行了观点分享。

  本文由友成基金会是根据文运先生主题演讲及讨论发言整理而成。

  以下正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儒释道思想,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所知甚浅,站在这个讲台上诚惶诚恐。我并没有专业的资格来谈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只是借此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理解,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点儿参考和启发。

  大互联时代与因陀罗网

  今天要在这里介绍“因陀罗网”这个概念,是因为今天大会的主题强调从大互联时代看公益慈善。大互联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互联网的名字也叫做因特网,它是当今信息时代得以出现的技术前提,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就会发现有一个与因特网非常接近的词汇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1600年了,这就是在汉传佛教最重要经典之一的《华严经》中所出现的“因陀罗网”。

  因陀罗网是帝释天宫殿前面的一个网,这个网上有无数的珠子,每个珠子都能映照无数影像;这些珠子和珠子之间又互相映照,从而每一个珠子都能映照出重重无尽的影像。正所谓“一明珠内,万像俱现,珠珠皆尔,互相现影,影复现影,而无穷尽”,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当我们回到“因特网”也就是互联网上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互联网的网址就类似于因陀罗网上的明珠,每一个网址的背后都是一个“万象俱现”的网页,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每个网页中又可以包含许多个网址链接,你只要点一下那个链接,就可以看到其所指向的网页的内容,而这些网页中又可以包含很多个网址链接,如是反复,至于无穷。也就是说,通过一个网址,就可以走入整个互联网世界。这与“影复现影,而无穷尽”的因陀罗网何其相似啊!

  因此,我在这里要说,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大互联时代并不陌生。进一步说,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智慧,还可以给我们今天这个大互联时代提供宝贵的启示。比如说,汉传佛教华严宗教义的“十玄门”中有个“因陀罗网境界门”,就是用因陀罗网明珠互相影现、重重无尽来描述世界万事万物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真相。《华严经》说,如来出现“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因缘,无量事相,乃得成就”。不但如来出现是如此,“彼一众生身,无量因缘起”,“如知一无量,一切悉亦然”。这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物、任何一件事,都受到重重无尽的因素影响和重重无尽的条件制约。在过去,这一点不容易被人理解。时代发展到今天,进入大互联时代之后,这种智慧已经不再是荒诞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信息之间互相含摄、互相影响,1+1早已远远大于2,也就是一种生动的例证。

  立足当下,反求诸己

  在大互联时代,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和认同事物之间具有重重无尽的相互影响。问题是,既然有无数因素都会对一件事的成败产生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和把握呢?

  虽然我们都力图把握所有的外在影响因素,但由于现实条件所限,这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虽然通过努力,我们能够把握一定程度的外在影响因素,而且这种把握也是很有意义的。不过,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外在影响因素而言,我们能把握的永远只是一个有限的量。从数学角度说,任何一个有限的量,无论它有多大,当它的分母是无穷大的时候,结果都是趋向于零。

  那么,究竟应当怎么办呢?“因陀罗网境界门”告诉我们,因缘虽然重重无尽,但是随举其一为主,余则皆为其伴,皆会受其影响,这就是“主伴圆融”的思想。也就是说,只要立足当下,立足自身,把握住自己的当下这一主要因素,就会重重无尽地影响到一切其他因素。

  儒家也早就说过“君子求诸己”、“有所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大学》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就是说当自己一人独处的时候,要想象有十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有十双手在指着自己,不能放松、懈怠。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已经是现实了,我们不是更应当从当下做起,从自己做起吗?

  儒释道的公益慈善精神

  今天的话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慈善精神。之所以前边要说因陀罗网,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益慈善精神也是以此认识为基础的。世界万事万物彼此影响,我们对别人施加的作用力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因此,帮助别人终将利益自己。

  《易经》是儒家五经之首。其中有一句话与公益慈善有重要关系,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用来解释坤卦初六爻辞的。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霜的时候要意识到,再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变成冰冻三尺,这就是“驯致其道”。同样,如果坚持积善,将来必有余庆,也就是说,坚持将善事做下去,将来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这一认识也是以万事万物之间存在因果关联性为基础的。正是因为一切事物都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所以《易经》才用阴阳关系来概括万事万物之间的规律性,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与天地准”的道理。因此,即便仅仅是一个善念、一句善语、一件善行,累积下去,最后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好处。

  道教《太上感应篇》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也就是说要想当神仙,先要做好公益慈善。

  为什么是这样呢?《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我们对外界释放的信息或作用力,最终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因此,一千三百善的作用力反馈到自己身上,才足以让自己成为天仙;三百善的作用力反馈到自己身上,才足以让自己成为地仙。

  佛教《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这就是说,菩萨必须具有公益慈善精神。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四摄法。布施,就是用财富等直接帮助别人;爱语,就是用语言温暖别人;利行,就是成人之美;同事,就是与人同甘共苦。这体现了佛教非常全面的公益慈善精神。菩萨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呢?《普贤行愿品》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原来,帮助众生或者说做公益慈善,正是菩萨成佛的前提条件。在佛教中,佛是觉悟者的意思,也就是彻底明白了一切真理的人。为什么佛要明白一切真理呢?因为他要帮助一切众生。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决心帮助一切众生,发起终极的公益慈善心,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成佛。

  总结一下,在儒家看来,想要余庆,须先积善;在道家看来,想要成仙,须先立善;在佛教看来,想要成佛,须先帮助一切众生。因此,公益慈善不是一种道德负担,而是一种理性追求。

  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在此补充五点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是求真,而非道德说教。

  传统文化中有种种道德观念,但这些道德观念并不是由谁编出来的,并不只是一种说教,而是建立在古人对真理的追求和认知的基础上的。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