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随手慈善”没那么难

评论:“随手慈善”没那么难
2014年11月14日 10:33 新浪网

  适应“陌生人社会”、向陌生人释放应有的慈善情怀,是当下人人需要过关的一道考题。这既有赖于政府有所作为,也需要公民改变理念,使慈善成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

  近日,长沙一位老人在外出晨练的路上,心脏病突发,倒地不起。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有49人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一个人出手相助。因抢救不及时,老人停止了呼吸。

  无独有偶,前两天苏州唐大妈下雨天骑自行车滑倒,唐大妈对路人喊“我不会讹你们”,但也没人上前扶老人。

  对摔倒的老人视而不见,路人也许是害怕被老人讹诈,想着那么多人过去都没扶,我干嘛要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我们的身边,类似的现象不少见。看到社交平台里朋友发布的给贫困儿童捐衣物的信息,只当没看见,转身把整理的衣物扔垃圾桶;看见街边行乞的孩子,也许随手拍照,就能帮被拐儿童找到父母,又怕孩子不是被拐的,也就快步走过;有人问路,当没听见,一飘而过……

  这些随手就能做的慈善,其实没那么难。讹诈路人的“假摔”老人毕竟还是少数,不扶老人也还可以拨打110或119,让警察和救护车来帮老人。扶起来其实也没事,可以用手机先拍照,老人的医药费也有渠道支付,医保、新农合、应急救助金,一些地方还专门有“老人救助基金”等。寻人信息即使是假的,转发信息对自身也没损害,寄衣物也不费多少钱。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愿意做,表面上看,是害怕被老人讹诈怕麻烦,往深里看,也许大家早已习惯对陌生人漠视不理,甚至是麻木了。

  对陌生人求助的漠视和麻木,是两种社会不信任交织的结果。我国已进入“陌生人社会”,人们不再天天处在乡里乡亲熟人堆里。而慈善所处的公益行业仍是新生事物,善款去向的披露、使用、监督等制度尚不健全,“郭美美事件”一度抹黑了公益行业,扼杀了人们的信任。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对慈善本身的存疑,使得49名路人扶不起老人,漠视陌生人成为社会“流行病”。

  治疗“流行病”,需要制度来护航。比如应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以及帮助施救者的制度,使人们伸手救助的时候不怕被讹。同时建立导向制度,就像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做义工、志愿服务做得多的,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受教育机会等等。

  但从慈善的本质来看,让人人随手慈善,更需要改变的是个人对慈善的认识和理解。慈善本就是一种自发行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的是个人素质,就像“今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那样平常。它很普通,并不是有钱人的特定标签,也不是捐钱捐物才是慈善。大灾大难的时候,大企业、富人捐钱是慈善,普通人当志愿者在灾区搬水搬物,也是慈善。平常生活中,有人问路帮指下路,有人摔倒扶起来,这些也是慈善。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做慈善公益的人才是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这种认识符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因其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我国仍处在发展的阶段,整个社会尚处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但是,作为一名法治社会中的公民,如何适应“陌生人社会”,向陌生人释放应有的慈善情怀,提升自我素质,是一道人人都需要过关的考题。这既需要政府有所作为,也需要公民改变理念,接纳慈善,使之成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饱满自己的人生,也能让自己的老年更有尊严。

  人民日报 李红梅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