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新老社区都将找地儿建托老所

北京新老社区都将找地儿建托老所
2013年03月25日 10:38 新京报

  社会办养老机构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有望获政府更高额补贴;各项老年优待、福利将“一卡通”

  今年,北京民政部门将通过租金补贴等多种形式,在新建居民小区和老旧小区“找地儿”,普建社会托老所,开展社区养老服务。

  前日,北京民政工作会部署,将出台社区托老所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对接收失能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则将提高补贴标准。对社会办非盈利性养老机构及社会力量兴办的社区托老机构将实行税收优惠和运营补贴。

  社区养老 老小区腾地建托老所

  据北京市老龄办统计,北京市城乡已先后建设社区托老(残)所4397个。但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坦言,目前,部分托老所闲置,多数托老所混同于社区活动站,为老服务功能尚未完善。

  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全面落实《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规定,新建小区配置的养老服务设施,采取无偿使用或通过建设支持、租金补贴等方式,统一移交到民政部门,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老旧小区按照规定,将改造中扩建、腾退的设施改建成社区托老所。

  李红兵透露,今年,将着力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服务,充实到已搭起骨架的社区养老机构。同时,细分社区养老服务,日间照料、24小时照护、与家庭养老对接的“喘息式”老人照料服务,将分别出台不同的行业管理和支持优惠政策。

  机构养老 收失能老人增补贴

  北京民政工作会部署,今年力争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每个区县都要建有一所不少于400张床位、具有示范性的区级养老机构和一所不少于200张床位、为失能老年人服务的护养院。到2015年,北京市规划养老床位达到16万张,其中50%以上将是护养型床位。这些护养型床位,必须收住不能自理,需要专业照护的老人,主要是两失、高龄老人。

  目前,全市已开业运营406所养老服务机构,拥有7.1万张养老床位。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拥有4万余张床位,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如:对非盈利性民办养老院新建、扩建、改建的护养型、普通型养老床位,在建设资金上提高补贴标准和建立运营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提高对接收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床位运营补贴。

  目前,政府对非盈利性的民办养老院,按每张床位8000元-1600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基本建设资金补助;如果这些床位实际收住老人,则按每人每月200元-300元,给予补贴。

  对于补贴的具体提高额度,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需征求各区县的意见。

  居家养老 照顾失能亲人有专岗

  在京近40万80岁以上户籍人口中,过半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些老人需居家养老。

  今年,市老龄办还将鼓励发展家庭老年护理服务,支持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探索研究将家庭成员照顾低收入失能老年人纳入养老(助残)员公益岗位。

  北京民政工作会议还决定,今年要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全覆盖的首都养老信息服务系统和96156小帮手养老服务平台。整合民政低保、福利、养老(助残)券、老年人优待卡、老年证等多项功能,逐步实现老年优待和福利“一卡通”服务。

  【现状】

  全市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

  占户籍人口19.4%

  据2011年底统计,北京老年人口正以每天400人、每年近15万人的规模和年均6%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280万。

  【优惠】

  北京力争社会办非盈利性养老机构享受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盈利性养老机构享受营业税、印花税等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区托老机构,同等享受养老床位运营补贴,在税收上享受优惠政策,在水、电、气、供暖等方面按照居民价格标准执行。

  【目标】

  “十二五”期间,每个区县都要建有一所不少于400张床位、具有示范性的区级养老机构和一所不少于200张床位、为失能老人服务的护养院。

  声音

  我今年78岁,老伴去世早,现在一个人住。退休工资每月3800元,按说不算太低。可公立养老院已排队7年,住不进去;城区环境好,离家近的私立养老院,每月至少六七千元;郊区养老院,我不敢去住。不生病时,我喜欢和老邻居一起聊天,如果政府能在我这样的老人家附近建些社区托老所,可随时回家,收费便宜些,我们这些还能活动的老人,也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义工,算是回报政府。

  ——潘家园劲松一区居民刘芬(化名)

  照顾健康老人,1个护理员可照顾五六个老人;但对失能失智老人,1个护理员顶多照顾两个老人。多聘一个护理员,就多份工资,还要多交保险,成本就上去了。同样床位,健康老人每月2000多元,失能半失能老人要交三四千元。如政府能提高这些老人入住养老院的补贴,就会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

  ——朝阳区康辉老年公寓院长助理杨雪琴

  ■ 机构改革

  京四类社会组织全面直接登记

  北京社会组织管理将打破“一业一会”格局

  新京报讯 今年,北京社会组织管理将打破“一业一会”格局,全面建立直接登记体制。

  在2013年北京市民政工作会上,市社团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制定《北京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出台《北京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规程》,推进一业多会,允许适度竞争,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全面实行直接登记。

  “草根”组织多年无法获名分

  “一业一会”、“找不到业务主管”,是“草根”社会组织多年来无法获得正式身份,难以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和发展机会的最大困境主因。

  2011年2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4类社会组织试点向民政部门“直接登记”,从操作层面降低社会组织的登记门槛。

  当时,有社会组织误认为,今后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审批。但北京市社团办相关负责人此后多次表示,由于国家关于社会组织管理的三个法规尚未得以修订,北京对于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并未真正破冰,只是作出一些尝试,提高社会组织登记的成功率。譬如民政部门可代为寻找、协调业务主管单位,或“一手托两家”,既做业务主管单位,也做登记主管单位。

  民政部门率先试点转移职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特别提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要求,明确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按照国务院要求,北京市提出年内落实上述四类社会组织的“无主管”全面直接登记。

  同时,北京市民政局介绍,今年,将从民政部门率先试点转移职能,推动制定出台《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办法》,将政府直接承担的公共服务和事务性工作,采取公开招标、项目发包、委托管理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全面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行业协会将与政府脱钩

  今年,北京市民政局将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脱钩方案》,对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有关部门人、财、物脱钩,及脱钩后的配套支持政策作出制度性安排,确保“快脱钩、脱好钩”,避免一脱就死、一脱就乱。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