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避寒救助不拼机制拼人情

避寒救助不拼机制拼人情
2013年01月14日 10:08 新浪网

  诸葛不靓(广州,港漂)

  近来,冷空气不断袭扰粤港两地。寒风呼啸时,有条件的人自然可以添加厚衣裹身,回家也有瓦遮头,不至于餐风露宿。但对于困难群体,如孤寡老人、街头露宿者,寒冷便是一年中最大的生存考验。正常社会必会有相关救助机制,让有需要的人起码可以三餐饱暖,有衣避寒。这在粤港两地都有例可循。

  一旦寒潮袭港,香港从政府部门到由政府资助的社会团体就会立即展开开动,对露宿人员和独居老人等提供服务。如果气温降到12摄氏度以下或天文台发出寒冷天气警告,香港的社区活动中心或礼堂就会改为临时避寒中心,有需要的人士只要出示香港身份证,登记后即可入住。这些地方平时都是提供给当地街坊和社会团体的活动或健身场所。避寒中心开放时亦会悬挂横幅广而告之。避寒中心会给入住人员提供一份免费的晚餐和早餐,只要于规定时间来中心登记领取饭盒券,晚上就可以领到一个免费盒饭,次日早上还可以领到一个杯面。由于避寒中心都是临时性质,所以也不会有床位,入住者多是打地铺过夜。第二天上午8点半,入住者就必须全部离开。

  除了避寒中心,港府还资助社会团体的宿舍和紧急收容中心,提供数百个短期床位。如果流浪人员不愿入住,也可以获得紧急援助金。据香港本土N G O人士介绍,港府帮助困难群体避寒,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通常在寒潮来临前几天,港府就会启动相关机制,主动联系有需要人员,避免寒潮来之后手忙脚乱。卫生署也会连日不厌其烦发出新闻稿,叮嘱老人和病患人员注意气候变化,看上去琐碎唠叨如居委会。除去政府部门的行动,民间团体和人士也会组成服务队下区探访露宿人员,送寒衣毛毯以及热水食物,帮助他们御寒。

  广州也有相对完善的寒冷救助体系,不同等级的寒冷预警对应着相应的保障预案。和香港一样,气温达到12摄氏度以下,全市一千多个“星光老年之家”将作为防寒庇护站向市民开放。民政、公安、城管组成的流动街头救助队,会全天候在街头开展救助。虽然救助站看上去条件不错,但多年来根据媒体报道,愿意入住的流浪人员却屈指可数。露宿街头的人,成分复杂,但以职业乞讨者居多。一旦入住救助站,基本都要被遣返回原籍,因而受到多数人的抗拒。很多人不愿入住救助站,但却不拒绝接受救助包(包里有方便面、瓶装水和雨衣等御寒物资),这说明露宿者并非拒绝援助。

  在我看来,广州的一些救助机制多少缺乏细节关怀。比如公式救助热线,看上去很好,但是有几个流落街头的人有手机?而且广州救助总站位于萝岗,离市中心很远,一旦入住,即使不被送回老家,走回市区也要花费大半天时间。因此,广州避寒场所和香港的最大差距,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参与救助的工作人员,存有发自内心的善意是最关键的。再健全的机制,如果缺乏人情,难免华而不实。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