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救助弱者人性唤起制度诚意

评论:救助弱者人性唤起制度诚意
2012年12月14日 07:32 京华时报

  制度如果离开了人性化的执行,操作中缺乏“雪中送炭”的真诚,那么制度本身所蕴含的诚意,便很难在需要的时候传递给弱者。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

  河南郑州立交桥下“农民工之死”刚过去不久,郑州又发生一起冻死人事件,一名四五十岁的男子靠在路边的电线杆上离开了人世,目击者称他已在路边坐了三天三夜。寒流中相继发生的悲剧,引起全社会对弱者救助制度的反思。

  公众对死亡事件的追问,总是建立在相关责任的厘定上,希望具体的问责能够还逝者一份尊严,更能给生者一份希望。然而很多时候,在对制度近乎敷衍的机械化执行中,责任的“板子”很难打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的屁股上。如同那位农民工生病期间来过的救护车,到过现场的民政局工作人员,还有24小时畅通的救助电话,似乎都在恪尽职守,然而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消逝在流水线般的职责缝隙之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

  除了政府和社会性的救助外,对弱势群体而言,他们缺乏自治性的维权组织和自救平台,如果能够建立起互助组织,也可以有效避免卧病街头的惨剧发生。

  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应该为弱者提供完善的社会救助,以防止他们被甩出时代的列车。中国越来越注重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各级政府也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法律责任。但是,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终归是一个冰冷的结构,如果离开了人性化的执行,操作中缺乏“雪中送炭”的真诚,那么制度本身所蕴含的诚意,便很难在需要的时候传递给弱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冻死事件或许更击中了社会救助制度的脆弱之处。如果责任人只是冰冷地按照制度要求履行职责,而不是人性化地去执行,在不同部门“各管一段”的职责体系中,像发生流浪汉死在救助站门口的事件也就不难理解。

  制度本身是冰冷的,它可能带来治理上的脆弱与呆滞。那些仍栖息于立交桥下的农民工,需要的不仅是看似精美却缺乏温度的制度文本,更需要全社会对其生命健康权利的人性化关怀。带着一份柔软的慈心与悲悯,抱着对生命的关爱与同情,以一种抵达人心的情感共振,让更多的弱者进入我们的视野,如此才能实现救助制度的价值,让弱者在温暖的救助中有尊严地活着。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