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老伴服务热线”定期向老人问安

“老伴服务热线”定期向老人问安
2012年10月24日 09:38 新京报

  85%的老人有心理问题,老年疾病患者有50%-80%是源于老年人的心理疾病,70%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老年人缺少精神关怀所引起。这个数据在逐年增加。每年55岁以上老年人因忧郁症等造成的自杀,占全国自杀人群的36%。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提供

  新京报讯 昨天,团结湖街道办为社区老人们送上一份特殊的重阳节礼物——司堃范爱心工作室“老伴服务热线”开通。

  有了这条热线,社区老人将会定期接到电话问询。目前,志愿者正在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入户探访和对接工作。

  老年服务志愿者供不应求

  据团结湖街道办统计,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辖区总人口数的25%,约11000人,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增幅在10%左右,空巢老人有近2000人,其中有近200位是急需帮扶的老人。

  不光数量在增长,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在增加。司堃范爱心工作室临时党支部书记张东介绍,老人们普遍有强烈的孤独感,儿女忙,没时间来,他们生活中的很多困难无法自行解决。

  对此,团结湖街道办副主任周向上介绍,社区在探索以志愿者为主线,以心灵关怀为主,再配合其他服务的模式,来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但辖区内注册志愿者只有4000人左右,而且骨干志愿者很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虽已发动低龄老年志愿者与老人结成帮扶小组,但张东说:“力量太有限,年龄都是50岁到70多岁,缺乏更专业的医护、心理知识和技能。”

  “老伴服务热线”上岗

  10月17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心理学界、医护界志愿者分部,同时在司堃范爱心工作室,设立团结湖老年心理关爱示范基地、敬老志愿者实习基地,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专业支持。

  “老伴服务热线”就是这种专业支持的成果。专业志愿者为爱心工作室设计了“老伴服务热线”服务方案,每位帮扶老人的信息会被登记在表格中。比如:88岁的黄淑兰老人,她的基本情况、存在的身体、心理、生活问题等,都有详细记录。为其制定的服务计划,也在表中一目了然。

  每周的固定时间,24位志愿者会给老人定期打电话询问其具体需求,是否需要上门服务,其中包括聊天、护理等。目前,爱心工作室服务的对象先从近200位有迫切需求的老人入手,积累经验后将推向辖区所有老人。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傅双喜表示,专业心理、医学志愿者分部的成立,能更好地满足志愿者们对专业的渴求。专业的志愿者,能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做医务护理、心理咨询等。还可通过培训让其他人成为有一定知识的志愿者。

  “以前是谁有难题就去给谁解决,不成系统,今后就可以分析老人的状况,主动为他们进行电话服务,再配合线下的上门服务,使志愿服务更系统,更有针对性。”团结湖街道办副主任周向上说,这将方便政府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 特写

  88岁老太先打扮后见客

  人物:黄淑兰 年龄:88岁 地点:团结湖街道中路北社区

  10月22日,重阳节前一天,88岁的黄淑兰家来客了。

  团结湖街道办副主任周向上与司堃范爱心工作室的老年志愿者姜美丽、闫学英,上门要和黄淑兰谈几件“大事”。

  黄淑兰一人独居,儿子请了个人来照顾她。一居室和两居室打通的大房间里,平时总少了点人气。

  “家里来人了我高兴”

  “等等,别拍照,让我打扮打扮。”看到客人,黄淑兰来了精神头,在衣柜里翻出一件黑底红花的绸缎外套。

  71岁的志愿者姜美丽赶紧上前,给老人穿衣打扮。她与黄淑兰都是“独居姐妹互助小组”的成员,做姐妹已10多年。

  “红的露出来。”坐在梳妆镜前,黄淑兰不忘提醒姜美丽。戴上闪亮的小耳钉,配上一条红色花丝巾,用手捋了捋头发,老人站起身,眉眼笑得挤成一条缝。“不要照我豁牙,这个不好看。”

  在写字台前的大椅子上一落座,拉着周向上的手,老人打开了话匣子。第一件事说捐款捐衣捐物,第二件事要捐毛主席像章,第三件事夸街道办……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闲置的房间拿出来给社区做免费活动室。

  “204房间收拾好了,准备做免费氧吧,他们(社区老人)都喜欢,又能免费吸氧,又能聊天,挺好。”黄淑兰说着自顾自拍起了掌。

  独居老人的恐惧

  姜美丽夸老人思维清晰,老人却突然陷入忧伤。

  “我思维很清楚,但我最近在退化。我就背唐诗,背歌,什么是青春?青春是无限的想象力……”拍着手背完了诗,黄淑兰的声音马上哽咽了。“我鼓励自己,不要趴下来,昨天晚上买药买不到,我就特别地伤心。”

  周向上说,黄淑兰老人一直很要强,老了以后情绪就不是很稳定,平时积极乐观,但困难多一点,她情绪就低落。“她其实很需要关注。”

  2007年,黄淑英病了,腰直不起来了,一只眼睛看不见了,耳朵聋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她曾一度消沉,把自己关在家里,谁也不想见。姜美丽想上门看看黄淑英,有时敲门也不给开。

  小学老同学一直给她打电话,“你躺在床上,我也得去。”他从台湾赶来。辅仁大学的老同学赶来了,姜美丽一趟趟往她家跑。“他们一点没嫌弃我,给了我友谊,给了我朋友和爱情之间的第四种感情,高尚的。”黄淑兰说。

  大家的鼓励和关心,帮助黄淑英走出消沉,但恐惧却时不时冒头。

  拉开抽屉,黄淑英拿出了一叠她生病以前的照片,“我原来参加歌舞队、模特队、学电子琴、电脑,参加志愿者活动,生活很充实。”但现在,她无法独自下楼,只能推着车在狭窄的楼道里散步。

  可心的“重阳节礼物”

  提到周主任一行来的“大事”,黄淑兰凑上耳朵,仔细听。

  “我们志愿者打算定期给您打电话,了解您有什么困难,定期打,开展热线服务,除了姜大姐,以后还有闫大姐给您打电话,有时间就过来,您看周几的什么时候打合适?”周主任给黄淑兰解释,这个热线叫“老伴服务热线”,是给社区老人的重阳节礼物。

  “就是姐妹们给我打打电话,解闷,对不对?新开辟的吧,太了解我啦。”紧紧拽着周向上的手,黄淑兰搓了又搓。

  周主任又提出一件“大事”:老人愿意提供免费房间,社区想让大家来这搞点活动。

  黄淑英马上答应,“活动内容一定要有中心,让大家有所收获,要找有共同语言的老人,不光是为我解闷,得大家共同提高,有老头也可以,男的会打太极拳。”

  “我准备行动起来,走出悲观失望,快快乐乐,从从容容,和和谐谐,咿呀嘚——”说到高兴处,黄淑兰哼起了小调。

  采写/摄影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声音

  志愿者的数量,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相比,确实差距太大。我们急需大量的志愿者参与,缓解老年人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问题做到预先防范。要向广大老年人宣传心理学知识,让他们把心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去调节和控制,外因只是调节,内因才是根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呼吁政府出台关爱老年人的政策、制度,增加经济上的投入,比如让政府为好的志愿者服务埋单。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傅双喜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