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94.0\%年轻人愿意带父母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94.0\%年轻人愿意带父母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2012年10月23日 10:24 中国青年报

  重阳节来临,敬老爱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在青年眼中,到底什么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对219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6.9%的受访者表示,真正的孝顺是,学会倾听父母所想,了解他们真正的愿望与要求。但也有58.8%的人指出,两代人不住在一起,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较少,影响了青年与父母的沟通交流。

  受访者中,70后占26.1%,80后占51.0%,90后占15.0%。39.0%的人与父母不生活在同一城市,27.5%的人与父母在一个城市但不生活在一起,仅33.0%的人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59.0%的人认为青年与父母的沟通表达方式存在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陈欣,每天都会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虽然只是短暂的问候,谈谈天气,问问吃饭了没有等,但每次他们都很开心。“有一次妈妈跟我说,每次通电话总让她觉得女儿还念着想着自己,就很知足了。”

  青年平时是如何孝顺父母的?调查中,首要方式就是“打电话”,78.3%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买东西”(69.7%),第三是“见面”(58.8%)。

  51.9%的人表示是“听父母的话”,51.7%的人表示是“对父母所提的要求尽量满足”,48.2%的人选择“给钱”。

  陈欣也有自己的烦恼,每天与家里通电话,时间长了似乎成了一项例行公事,为了让爸妈放心,也只拣高兴的事儿说。“即便有心想沟通,也无从开口,因为大家不生活在一起,状态很不一样,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以前还会和爸爸探讨一些未来发展的话题,可现在他连我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都不清楚,又能给出多少实际的建议呢?”

  是什么影响了青年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调查中,64.2%的人认为两代人之间有代沟;59.0%的人认为青年与父母的沟通表达方式存在问题;58.8%的人指出两代人不住在一起,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较少。

  94.0%的人愿意带父母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代际沟通问题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与“双向问题”。“历史问题”指,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的代际沟通状况,与子女未成年阶段的代际沟通状况有关。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加快,文化变迁也在加快,代沟也可能扩大。“双向问题”则指,沟通问题既与子女的沟通意愿、技巧和能力有关,也与父母方面有关。

  最近,人人网上一篇题为《我们缺席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十年》的文章,让福建福州某高校职工李慧感慨良久。“这确实让人有共鸣。自从上大学离开家,我就和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他们就在我成长成人的重要阶段缺席了,这是我内心最大的遗憾。如今,父母不会陪我去看文艺电影,不会跟我讨论最新的明星八卦,不会陪着我到处旅游观光。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已经渐行渐远。但是,他们依然在努力走近我,以他们的方式笨拙而又慈爱地照顾我。我很感激他们。”

  如今,李慧总会在周末回福清老家看望父母。白天帮他们买菜、做家务,晚上陪着散步、看电视,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近况、说说过去的日子。“我发现,父母年纪大了,会有很多倾诉欲望,他们渴望将这辈子的故事都说出来,我也愿意做个倾听者。”

  青年都愿意陪父母做哪些事?调查中,83.4%的人表示愿意陪着父母“吃顿饭”,78.7%的人愿意陪父母“聊天”,77.2%的人愿意陪父母“旅游”。

  其他还有:“购物”(74.6%)、“看病”(68.1%)、“单纯陪着”(67.4%)、“出门办事”(54.1%)等。

  94.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带父母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实现他们的愿望。

  在石人炳眼中,孝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了解父母的需要,尽可能满足父母需要。他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分层次的。子女供养父母、照料父母,这是最基本和最低层次的“孝”。关心父母、体谅父母,或称为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这是更高层次的“孝”。我国文化讲究“孝敬”,没有“敬”的孝,不是真正意义的孝。

  在青年眼中,什么是真正的孝顺?调查中86.9%的人表示,真正的孝顺是,学会倾听父母所想,了解他们真正的愿望与要求。

  整个社会应该为当下青年孝顺父母创造一定条件

  在上海某企业工作的邱奇华,近日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贵州遵义老家的老父亲突然生病。请假回去照顾了一周后,父亲病情总算稳定了下来。可自己离开后,谁来照顾老父亲?“独生子女在外打拼,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老人的身体。我也想把父母接到城市里来,但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问题不只是青年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只是家庭职责,更是政府的职责。除了道德与精神文明层面的号召,整个社会还应该为当下青年孝顺父母创造一定条件。”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建议,首先,应当落实职工现有的年假及探亲假权益,让青年有足够的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养老政策,为养老事业提供财政补贴,大力发展社会化、小区化的老人照顾服务,要建立独立于医疗体系的小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让老人不出小区便可以享受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务。

  “国外一些先进做法也可以借鉴。”他介绍,新加坡在1995年通过了《赡养父母法令》,规定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租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两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在瑞典,为了让所有人在退休后,都尽可能继续在原先住宅里安度晚年,政府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家政服务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全天候服务。为了方便儿女照顾父母,政府还在普通住宅区内建造老年公寓,或在一般住宅建筑中,修建便于老年人居住的辅助住宅。

  孙鹏镖建议,应从人文关怀层面为青年的孝心提供渠道。例如,对符合条件的异地工作青年,老人可以跟随落户。对于外地户口,但在本地居住满规定年限的老人,可以享受与本地老人部分相同的福利待遇。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