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李红兵:公办福利机构要明确收住标准

李红兵:公办福利机构要明确收住标准
2012年10月23日 09:29 新京报

  对话动机

  常住老年人近300万,户籍空巢老人45万……这些数据,还在呈加速度增长。

  这就是北京,一个正在加速迈入严重老龄化社会的城市。

  伴随着养老需求急剧膨胀,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养老?去不去养老院?养老院能不能住得进去?日益成为摆在老年人眼前的难题。

  近日,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请他介绍北京为老服务的现状以及未来;也请他为公众呈现更多视角,理性看待如何在北京养老。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住养老院

  新京报:很多人把住养老院当做自己的养老出路,但现实给人的感觉是,住养老院特别难。

  李红兵:并非所有的老人,都适合去住养老院。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家外的那张养老床,应该是非常专业化的,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日常护理,应主要针对那些失能、失智的老人。

  在欧洲、日本、台湾等已经进入老龄化、并找到养老出路的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老人不会轻易选择住养老院,不少国家住养老院老人的比例是4%—5%,而在北京,失能、失智在所有老人中的比例大概也是4%。这部分人对养老院是刚性需求。

  新京报:但全市投入运行的养老床位只有7万多张,按247万老人来算,连4%都没达到。

  李红兵:机构养老方面,我们确实总量不足,但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很多已有的养老床位,没能力收住“两失”老人,因为既没有相应的医疗护理设施,也缺乏专业的人。

  不久前,丁向阳副市长在民政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北京的养老机构发展很不平衡,城区“一床难求”,郊区“床位闲置”。造成这种现状,绝不仅仅是“远”的问题,是环境和能力。

  空余床位应按成本核算定价

  新京报:为什么近万人排队等“一福”(北京市第一福利院)一张床?

  李红兵:“一福”是社会福利机构,不是养老院。它由政府完全投入,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因此环境、条件远比其他养老机构优越。

  很多人对“一福”趋之若鹜,就是因为条件好,价格低,但要看到它的定价和成本是扭曲的。

  新京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李红兵:让该按市场规则的回归市场,该政府承担的兜底责任无隙担当。公办福利机构如果继续做福利机构,接受政府投入,就要承担政府责任,在收住范围上明确标准,对三无、五保老人或特殊贡献的老人优先依规收住。若还有空余床位,按照成本核算机制定价,须优先收治身体条件经过专业评估,确实需要入住养老院的老人。

  换个角度讲,政府除了自办福利机构履行兜底责任,也可针对两失、三无、五保等老人给出一个补贴标准。哪家养老机构有能力接收这位老人入住,补贴就给到哪家。

  政府会逐渐实施这种更为精准的社会福利。

  培育新行当服务居家老人

  新京报:按照“9064”的养老规划,绝大部分老人要居家养老,但很多老人感受不到身边有养老服务。

  李红兵:居家养老的工作我们刚完成布局阶段,希望大家多给些时间。以老年餐桌为例,虽已基本完成布局,但城区尚不能保证每个社区都有老年餐桌;即使每个社区都有一家,饭菜的口味也是众口难调。

  新京报:除了吃饭,老人还有哪些生活照料上的需求要满足?

  李红兵:我认识一位老人,一条腿因为关节粘连,弯曲着伸不直。家里人帮他按,想给按直了,但在专业指导下,家人才学会正确的康复办法,老人的腿才复原。

  入户护理和照料,不仅包括医学专业,还包括给老人剪指甲、聊天、读报,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行当,现在根据老人的实际需要,市场已经应运而生了,但供给能力还太小。政府还要建立标准,出台政策,培育这些行当,让他们壮大。

  社区托老所将“公建民营”

  新京报:最近两年,社区托老所由政府、街道办出资重建,搞日间照料。但不少社区托老所没人住。为什么?

  李红兵:因为里面没有专业的人,没有对老人有足够吸引力的专业服务。

  这还是一个布局和内容填充的过程问题。现在政府刚走了第一步,社区的老人们能不能一起参与进来,想想你们需要什么?根据需求,政府负责找服务项目,把服务安在里面,交给社会力量运行。滚雪球似地把服务做大,才能把托老所做实。

  新京报:社区托老所今后不再“公办”了?

  李红兵:在“为老服务”的问题上,能由市场解决的,要由市场解决;能交给社会组织做的,就让社会组织施展身手,政府除用政策协助和吸引上述力量外,再承担兜底的责任。现在,社区托老所一般由政府来协调地方,建设好基础设施,再交由社会力量运行,就是为了控制将高昂的地价、建设成本,转嫁到托老的费用中去。

  技术不是问题,关键看态度

  新京报:公众与政府间,是否存在养老服务信息不对称?

  李红兵:确实如此。比如尿失禁,其实就是一种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但很多人觉得,这是难以启齿的事,需求被掩盖了。

  还有,家人不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为他选择养老院时,只知道价格,不了解服务到不到位、适不适合。经常遇到公办的住不进去,对民办养老院的服务,心里又打鼓的情况。

  新京报:政府养老服务,也没有有效传递给市民。

  李红兵:我们必须考虑改变老龄服务的工作和宣传方式了。政府为老人开发的小帮手,使用的不足20万台,对于247万老人来说,使用率太低了。

  为什么没人用?我们缺乏有效手段,告诉老人小帮手不仅是一部大字手机,还有居家养老的功能,老人遇到问题时,按一个键就能接通自己的亲人或医生。

  我在想,今后配发小帮手,能不能用有意思的说明书,让老人有兴趣去学去用。这个时代,技术不是问题,关键看服务的态度和想法。

  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