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京华时报2012公益大典启动

京华时报2012公益大典启动
2012年10月22日 10:15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黄英男)10月19日,京华时报2012公益大典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该公益大典将于12月初推出。

  京华时报是中国首家创办都市报慈善周刊的综合性媒体平台,京华时报公益大典希望通过新闻视角和多元化媒体传播渠道,为政府、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和优秀公益人提供展示平台。同时,通过对中国公益十年的回顾,从政策变革、制度创新、事件影响等方面全面梳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脉络,参与并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公益10年回顾

  到2012年,在跨入新世纪之初的十年间,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纵观中国公益领域,2002年,尽管距离中国第一家基金会的建立已经走过了21年,但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仍稳稳占据主体。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后,民间资本进入公益领域的大门就此打开,由企业及企业家初次建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就此蓬勃兴起。在仅仅走过7年后,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就一举超过公募基金会,2000余家基金会在各个领域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输送着不同的力量与资源。

  “作为一家企业,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10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让自己的建筑更节能环保,现在,我们的建筑较同类建筑节能达70%,住户可以5元每平方米每年的价格,享受到冬暖夏凉有热水的良好居住环境。对于节能环保,切身感受可能是最好的宣传,我们希望以此与住户们一起追求更加环保的生活。”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行销客服官乔廷夫用企业10年间对环保的追求表达了一个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整合公益合力

  公益除了自愿自发的基本原则外,组织化、专业化、跨界合作才能激发公益本身更大的力量并对社会进步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非公募基金会的诞生如雨后春笋。2008年底,国内8家非公募基金会为促进非公募基金会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同发起了非公募基金会论坛,民间力量开始自发自觉自愿地寻求合力,并追求自我约束与管理。

  从曹德旺用股票捐建基金会,到李连杰壹基金由非公募身份成功转身为“公募”,多方探索及不懈努力为公益的自我觉醒与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力量与新思路。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一点点’。对于公益事业来说,基金会、企业、民间组织、个人只要方方面面都愿意做,都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世界就会改变。”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顾东君说。

  普及理念跨界交流

  作为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公益周刊,京华时报公益周刊创刊于2010年6月,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京华时报创办公益周刊的意义在于对公民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挖掘和激励。自2011年3月推出首期公益大典开始,京华时报希望通过公益大典实现“绘制中国公益地图”的目的,实现多方共赢。

  本次公益大典将以特刊的形式于12月初推出,通过对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及优秀公益个人进行采访报道,以最真实的文字与图片揭示出不同公益主体的公益理念与公益模式,在帮助公众了解的同时,更为公众参与提供了选择平台和支持渠道,以真正实现人人可公益的理念。

  同时,公益大典还将通过对公益十年的回顾、相关政策的解读、一年大事件等内容的采写与分析,与各方共同探索中国未来公益之路的走向。

  “公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而营造公益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投入、社团和个人的参与。媒体的宣传像一条纽带把这三个方面紧紧联系在一起,推波助澜,让公益像基因一样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我们希望更多的媒体像《京华时报》一样打造公益大典这样的平台,积极倡导人人皆公益的文化。”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高级媒介事务经理蒋珂说。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