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用热血铸就他人生命的盾牌

评论:用热血铸就他人生命的盾牌
2012年06月15日 09:59 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美好无关职业,无关贫贱,他们参与无偿献血,不是为了索求回报,只是着眼于内心朴实的信念。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平凡的人带给我们最多感动。而在六月,“世界献血者日”这一天,通过媒体,我们再次看到了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有16年无偿献血超3万毫升的河北农民于盈申,被称为“最美农民工”;有瞒着家人献血16年,藏献血证如藏私房钱的武汉男子周敏;还有15年无偿献血110公斤的中山市律师林少杰等等。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腔热血写春秋”,用他们的热血,铸就了他人生命的盾牌。这是一个并不孤单的群体。例如,坚持献血20年、家喻户晓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以及更多的默默无闻者——回想一下四年前的汶川地震,以及去年温州动车事故等,每次在发生重大灾难时,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热心民众连夜排队献血的感人场景。

  美好无关职业,无关贫贱,他们参与无偿献血,不是为了索求回报,只是着眼于内心朴实的信念。作为长期献血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无偿献血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社会上对“无偿采血,高价用血”机制的质疑;再如,献血者异地用血报销存在的现实困难。但是,当一种行为不是出于功利,而是着眼于自身道德的完善时,外界于我何有哉?因此,才有了于盈申“约法三章”的自觉要求: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荤。而由内心的道德激发的行动,从来不是孤立的,所以于盈申还有志愿捐献骨髓干细胞和遗体眼角膜、林少杰还有捐助困难群体超过10万元的种种善举。

  道德行动固然来自内心的自律,但是,社会不应止步于道德呼吁,而应加紧机制建设。近日接连有两则报道,一是卫生部宣布将逐步实现无偿献血异地用血报销;一是北京本月拟出台献血者优先用血政策,释放出了对无偿献血者尊重的善意。

  政策的执行还有待观察,需要强调,尊重还应该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包括对无偿献血的严格监管;尽量落实就近采血为献血者提供方便;为无偿献血者出台细致的关怀政策,保证其适当的休息权;严格防止突发情况下献血饱和而引发的积压浪费,等等。

  尊重还应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一方面,我们需要扩大宣传,让无偿献血理念更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加入到奉献的行列;另一方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高层官员、公务员群体也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确立一个正向引导的社会氛围。

  正是许多像于盈申这样的好人,让我们对无偿献血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