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儿童村妈妈接力难 无人来跑下一棒

儿童村妈妈接力难 无人来跑下一棒
2012年06月05日 11:05 新浪网

  儿童节前夕,烟台SOS儿童村每天都有大批前来献爱心的社会人士。

  这里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批SOS儿童村之一,1986年开始收养孤儿,村中现有16个家庭,每个家庭有5个左右的孤儿和一个妈妈。与普通家庭不同,这里的妈妈不能结婚生子,有些为了公益事业终身未婚几成定局。而放眼全国其他儿童村,这样的妈妈亦不在少数。

  外界看来,她们是大爱的化身 。在爱心之外,她们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往往被忽视。1962年出生的妈妈郑忠燕称自己“又红又专”、甘心奉献。但她们这种“独特”的生活选择,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近段时间媒体频频爆出,有些儿童村招聘时面临着“找不到妈妈”的困境。

  不能结婚的“妈妈”

  “这么短时间能说点儿啥,我跟孩子们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5月30日下午,离儿童节还有两天,烟台SOS儿童村13号家庭的妈妈张雨霄站在自家屋子中间,向烟台市歌舞剧院的演员们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育儿故事,一说就是一个小时。

  张雨霄,这位1956年出生的海阳女子,是1986年进入烟台SOS儿童村的第一批“妈妈”。26年时间过去,青丝变成华发,佝偻干瘦的身体和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过度操劳的痕迹。

  56岁的她已满退休年龄,却至今未婚。

  “来应聘的时候,就有人告诉她们,在儿童村当妈妈和阿姨都是不能结婚的。这个是我们的规定,也完全是她们的自愿选择,接受不了的话可以离开。来了之后也能结婚,但必须离开儿童村。”烟台S0S儿童村副村长王琦告诉记者,这里目前有16个家庭,在职妈妈16人,阿姨5人,行政管理人员19人。“阿姨相当于妈妈的助理,也就是替补妈妈。在妈妈休假的时候暂时接管家庭的孩子。等妈妈退休了,她们可以转为妈妈。”

  妈妈和阿姨不能结婚的规定,并非只在烟台 SOS儿童村存在。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地利小镇伊姆斯特到处都是痛失丈夫、孩子的妇女和失去父母的孤儿。目睹如此人间悲剧,医学博士赫尔曼·格迈纳尔有了将孤儿和寡母聚在一起的打算,当年便在伊姆斯特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SOS儿童村。

  此后的63年时间,SOS儿童村遍布全球,凡是进入儿童村工作的专职‘妈妈’不能结婚也成了国际惯例,一旦结婚就必须离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妈妈和阿姨一门心思照顾孩子。“这个国际福利组织形成一个品牌、旗帜,长期吸引到大量国际捐助,主要就是因为它坚持这个传统。”今年就任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会长的李进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了坚持这个传统之外,儿童村还要求应聘者有爱心、喜欢孩子,以及具备高中以上学历。

  “又红又专”的一代

  “年轻人理解不了我们,我们也理解不了年轻人。”在网上看到国内有些儿童村招不到妈妈和阿姨的新闻,烟台 SOS儿童村的妈妈郑忠燕叹了口气。

  和很多妈妈一样,她也搞不懂为什么招不起人来。

  “不结婚有什么?苦点儿累点儿有什么?干什么不是干?”作为一个急脾气,张雨霄说话像是“打机关枪”。

  从海阳投奔烟台SOS儿童村时,张雨霄刚好30岁,“来之前在村里是很出名的老姑娘,老大岁数不嫁人,周围都是嚼舌头的。”

  “为什么不嫁人?”这个触及隐私的敏感问题,换来张雨霄“嘎嘎嘎”的连声大笑。张雨霄解释说,“我是高中毕业,当时算是高学历。自己的眼界有点高,一心想干点儿事业,不想随便找个人迁就着过日子。可我又是农村人,长相一般,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念书念多了。”

  带着“干点儿事业”的理想,张雨霄来到烟台SOS儿童村。“初来乍到,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领导说来了就不能结婚,那就不结。”张雨霄说,为了应付来自家里的阻力,她还跟母亲撒了一个谎,说自己在烟台找了个丈夫。“两年多的时间,我都瞒着她,她至死都不知道我来了儿童村。”说到这段经历,张雨霄的语速慢了下来——“没成家,是这辈子最亏欠母亲的地方。赡养老人的义务,基本上一点儿也没尽。”

  “动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不问钱,不想将来,听说这里需要人,我们就来了。”今年50岁的郑忠燕 ,比张雨霄和于绣兰晚一年来到烟台SOS儿童村,是12号家庭的妈妈。对于能坚守下来的原因,郑忠燕有自己的解读——“我们是‘又红又专’的一代,从小读毛主席语录长大。”

  郑忠燕还清楚地记得,刚到儿童村时,“培训内容相当丰富,有关于照顾孩子的,有关于孩子心理调节的,也有关于孩子学习辅导的。但就是没有关于开导我们以后不能结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压根儿就不需要开导。”郑忠燕说,“不是我们特殊、另类,而是现在的年轻人太复杂了。我们信毛主席,信共产主义,这就是支撑我们一干20多年的信仰。”

  “我们都是农村来的。那个年头的农村人,都一门心思想来城市。”1号家庭的妈妈于绣兰今年 52岁,和张雨霄一样 ,也是烟台SOS儿童村最早的一批“妈妈”。说起当年的初衷,于绣兰并不否认其中也有想“吃上公粮”的念头。

  “就算现在,儿童村的妈妈和阿姨也大多是来自农村,学历以高中和中专为主,城镇户口的或具备本科学历的非常少。”中国SOS儿童村协会工作人员表示。

  烟台SOS儿童村副村长王琦介绍,儿童村里六七个妈妈都是像郑忠燕这样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另有4人到了55岁的年龄,已然退休。“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妈妈仍是儿童村的主力军。”一位中国SOS儿童村协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来自孩子的慰藉

  “1986年,我们一块进来13个妈妈,7个干不下去走了,其中多数是因为结婚。”对于那些选择离开的人,于绣兰也很理解。但其中有一个,让她至今都觉得滑稽。“这个女的是乳山的,来之前做教师,人长得高高大大,细皮嫩肉挺漂亮。为了能来儿童村,她专门给村领导写了封信。信写得又‘有墨水’又有高度,说自己从小是沐浴在母爱里,虽然现在年轻得‘连汗毛都没长全’,但迫切想来儿童村为孩子奉献爱心。怎么管理孩子,怎么爱护孩子,都写得头头是道。”

  于绣兰回忆道,村领导看到信喜出望外,号召所有妈妈学习,“我们天天对着她的信写心得体会。写一遍不行,再写一遍,还不行,再写。可把我们折腾坏了。”让于绣兰意外的是,这个女的在村里就待了三天。“她看见我们整天在家里擦玻璃做家务,可能是觉得太累,就一声不吭走了……”

  说起自己26年来不结婚不生子的生活,张雨霄表示一点儿遗憾都没有。“周总理一辈子不也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吗?但全中国的孩子都是他的孩子。”说着,张雨霄伸出皮包骨头的右手 ,指了指墙上的五幅婚纱照,“孩子有的都结婚了,孩子的孩子在电话里叫我外婆,小嘴那叫一个甜啊!”

  话音刚落,一个男孩进门,张雨霄抚摸着男孩的头反问,“如果我结婚了,哪还有他?”

  男孩名叫阳阳 ,今年 23岁,是张雨霄所抚养孩子中,最操心最受累的一个。张雨霄还记得,1994年,只有6岁的阳阳来到张雨霄所在的13号家庭时只会说“妈妈”、“苹果”等简单的词语。张雨霄就教阳阳说话。小时候,阳阳尿床每晚多则5次,少则3次。张雨霄每晚都是跪着拿便盆给他接着,有时洒在身上、被子上,折腾得一夜都不能睡觉,第二天还要早起给孩子做饭。

  “你看他现在说话利索了,不怎么尿床了,上网打游戏打得可好了。”言及此处,张雨霄和阳阳用眼神得意地庆祝了一下。“妈妈只要不骂我,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也许是自觉幽默,阳阳一脸坏笑。

  算起来,张雨霄亲手抚养的孩子多达20个,14个已走向社会。对于这些没有婚姻经历的妈妈们来说,孩子就是她们生活里最大的慰藉。

  年轻“阿姨”的踌躇

  但与老一辈相比,年轻人已经不再抱着笃定的态度。

  阿姨张伟玲今年34岁,在烟台 SOS儿童村干了 5年 ,算是村子里的“年轻人”。有的时候,她每天要5点钟起床给孩子准备早饭,晚上直到11点才能睡觉。遇到特殊情况时,她需要每天24小时照看四五个孩子,但月薪却只有两千元。

  “外面随便一个饭店服务员,一个月也拿两千多元啊。”烟台SOS儿童村副村长王琦透露,阿姨刚来第一年的月薪只有1100元,即便是于绣兰这样工作了26年的妈妈,如今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千多元。

  上述种种,让张伟玲为是走是留的问题颇为踌躇。“刚来村里,我就想像妈妈们一样管理一个家庭,但又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想明白了。”至今张伟玲仍没下定决心。另一方面,外面的世界也让她越来越恐慌,“每次回老家,就觉得世界变化太快。我在这里的生活很平静,与世无争,简直就是桃花源。如果离开的话,外面竞争那么残酷,自己还能适应吗?”

  “那些结婚的,有两个人天天打架的,也有甜甜蜜蜜的,也许是因为我不清楚爱情什么滋味,所以不怎么向往婚姻。”与那些坚决不结婚的妈妈不同,从未谈过恋爱的张伟玲态度稍显摇摆,“说不好,如果要找的话,对方必须人好。”32岁的丽荣是村里的阿姨之一。因为听说了张雨霄的事迹,慕名从黑龙江来到这里。当被问及以后的打算时,丽荣也说,“现在很快乐,但一切都还是未知的。”

  尽管态度都较模糊,但张伟玲和丽荣都深爱着村里的孩子们,以她们为代表的年轻阿姨的留守,使得烟台SOS儿童村人员储备充足。然而,张雨霄、于绣兰和郑忠燕等妈妈也都快退休了。儿童村妈妈的下一棒传给谁,是一个并不乐观的问题。

  可即便是待遇问题,也并不是王琦等村领导能够解决的。据了解,中国的SOS儿童村是由我国民政部门和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合办,七八成左右的经费来源于后者。其中村内管理人员是“事业编”,由我国民政部门“发饷”,妈妈和阿姨则属于外聘人员,由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统一发工资。用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会长李进国的话说,近几年来我国物价上涨,中国妈妈们的工资已沦为世界SOS儿童村里的“最低水平”。

  待遇低还是小事,如今“不能结婚”这个传统更是“卡”住儿童村新一批妈妈和阿姨招聘的“拦路虎”。因为招不到妈妈,北京、天津、莆田、南昌等地的儿童村负责人,最近都很头疼。

  最新的消息是,天津和北京的儿童村在招聘妈妈时条件已有所松动。以北京SOS儿童村为例,他们在近期的招聘中,将多年来“25岁至35岁”的岗位年龄规定,放宽至“25岁至45岁”;另外,“未婚或离异、丧偶无亲生子女”放宽至“有亲生子女,但无需抚养”。而在4月24日,中国SOS儿童村协会官网挂出了一份文件,首次开放招聘志愿者,替代招收儿童村阿姨。

  “让你们一辈子不结婚,一心在这里抚养孩子,你们能做到吗?”听着张雨霄讲完故事,烟台歌舞剧院声乐队副队长丁少茸如是反问姑娘们,而这些衣着时尚的80后、90后纷纷摇头,脸上都是一副讪讪的表情。

  文/图记者 张庆宁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