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中国扶贫基会援助玉树 “给钱不如给生活”

中国扶贫基会援助玉树 “给钱不如给生活”
2012年06月05日 10:30 公益时报

  作者:张梦颖 闫冰 张逢

  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可持续性扶贫项目跟踪调查(下篇·案例特写)

  “给钱不如给生活”

  --探访加多宝集团捐资中国扶贫基金会玉树地区灾后扶贫项目

德达村村民打算把余富的奶制品运往镇上卖,那么这台运输车就能派上大用场了德达村村民打算把余富的奶制品运往镇上卖,那么这台运输车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德达村的故事

  2012年5月,扎西再一次走进他熟悉的屋子--这间地震后留存的学校旧屋成了德达村商议大事的要地。屋子里聚集了村子中有威望的人,村里唯一的人大代表、66岁的贡嘎曲佳,27岁的村委书记桑巴罗松,还有村长、乡长和几个村民。不过这一次,扎西的心中充满了幸福感,他脖子上黄色的哈达,代表着村民们由衷的致谢和祝福,那是藏民献给他们心中最尊贵的客人的礼物。

  德达村位于长江上游通天河畔,是玉树州称多县拉布乡的一个行政村。村子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孩子,距离玉树州中心结古镇70多公里、称多县城80多公里,狭窄的山路仅能通过单行的车辆,稍不留神整车就能翻下悬崖滑坡、落入滚滚河流。这般惊险刺激的山路,连老司机都要慎之又慎、马虎不得。

  村子很穷。虽属半农半牧区,可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村民是无畜户,有牲口的也是几头黄牛而已,更多人仅靠种植产量不高的青稞和土豆勉强维持生计。就连玉树地区藏民普遍收入来源之一的冬虫夏草,也因为德达村辖区内的产量极低,而使这里的村民几乎没有靠天吃饭的本钱。于是,村子像陷入了贫穷的恶性循环一般,“将就着过日子”成了村民们的生活状态。

  2010年的一场地震,无疑令这个贫困村雪上加霜,部分房屋倒塌、倾斜,几乎所有房屋开裂,全都变成了重度危房,属于玉树地震的重灾区。可是今天看来,那次地震或许是一个转机。

  2010年7月,扎西跟随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项目调研组第一次走进了德达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加多宝集团捐资1.1亿元在玉树进行的灾后扶贫项目调研。身为藏族人的扎西不仅是工作人员之一,更重要的是担当翻译工作,在偏远的德达村,仅有的几个会说汉语的人,水平也停留在打招呼和简单句子的阶段。回忆起那天的情景,27岁的藏族帅小伙、村里最年轻的干部桑巴罗松的脸上露出了有些惭愧的笑容,“当时知道有人要给我们捐东西,我们就只是想要拖拉机,每家一辆,没想过要别的。”桑巴说。

  “只要拖拉机”的坚持

  在朴实直接的德达村村民心中,有了拖拉机,种青稞的时候就有耕地的工具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想法。这可让做调研的工作人员们犯了愁,若是200万预算资金全部用来买拖拉机岂不是浪费了资源,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村子贫穷落后的现状,但是直接捐钱捐物倒也不失为省力气的好办法。可是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们偏偏选择了一条“费力可能并不讨好”的路--转变村民的意识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从那年的7月到12月,扎西和同事们就不断地前往德达村,开始了与村民们漫长的“谈判”。村民们有着自己的固执和传统,仿佛几座大山隔开的不只是他们经济的落后,更多是意识,“要不给钱,要不每家一辆拖拉机”成了村民们强硬坚持的条件。

  扎西和同事们总结出了“迂回策略”、“诱导策略”、“苏格拉底式提问策略”这些有趣的沟通方法。扎西说:“开始村民们要35部拖拉机,我们问干什么、什么时候用,他们说种青稞,那么一年种青稞用拖拉机多久啊,他们回答只有1个月,我们接着问那剩下11个月拖拉机闲下来是不是不划算呢,他们再想可能不划算。”

  调研组工作人员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陈济沧因为长期驻扎玉树,把皮肤晒成了黝黑,一个湖南人现在怎么看都像一个藏族小伙了。当他在和村民们沟通时候花费了不少心思:“只要是他们反对的事儿、说不通的事儿都就先不说了,我们聊别的,但是聊其他话题时我满脑子得想刚才的事情怎么说,得设计问题、提问、让他们回答,在一遍遍回答问题之后,他们的思路才会慢慢转变。”最后经过推算和讨论,拖拉机的问题解决了:每5户一辆,共7辆,轮流使用。

  至于还要什么、今后靠什么生活,这又得再进行一番讨论。

  从“要什么”到“为什么”

  依然是这间屋子,35户村民每家的当家人聚在一起,聊什么?不再是村子里“要什么”,而是聊一些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家里的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困难?村子里有什么可用的资源?村子为什么穷?一个个问题抛出来,大家开始认真地想了。

  在四五次讨论后,扎西和同事们从大家零零散散的信息中基本了解了这个村子的概况:7万多亩闲置的草场是这个村子唯一的资源,没有牦牛、交通不便,所以像酥油、用作燃料的牛粪、喂牲口的草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都要以高价从镇上购买,本来就“一穷二白”还要把钱花在很多琐碎上,另外村里有地在“撂荒”,能发展少量农业。于是,扶贫基金会以人均两头牦牛的数量、为村子里的183个村民购买了366头母牛,有的牦牛还带着小牛犊。

  “以前我们需要牛粪做燃料,都要从很远的地方买,现在每10头牛1天能有1袋(牛粪),每袋价格10元的话,每个月就是300元。我们不用花钱买了,还可以卖出去。”村委书记桑巴介绍说。“是啊,咱们现在喝的酥油茶,就是捐的那些牛挤出来的勒。”扎西喝下一口热热的酥油茶,补充道。

  “牦牛的浑身都是宝”,这是藏民常说的话,有了牦牛他们的生活就可以维持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富足。

  有趣的是,有些援助也是德达村的村民们刚开始不得不“妥协”的。陈济沧说:“我们协调了政府部门提供油菜籽,让他们种植油菜,并买了两台榨油机。养牛以后还教他们种草料和青稞,协调了种子、购买了青稞打撵机。怕他们不种,当时我们要求了还要去验收,这个是算是项目协议之一。”

  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村民们想不通,更让他们想不通的是平均每户必须种植1亩地的牛草料。虽然开始不得不做,但是很快他们就尝到了甜头。2011年的冬天,玉树遭遇了大雪灾,好多村子的牛都饿死了,德达村的牛却躲过雪灾、安然无恙。

  “那个全自动的打撵机也比以前的好用多了,现在大家都排队用新的,没人用旧的了。”一位村民抢着说。

  陈济沧自己的感受就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参与这个项目,第二就是在参与项目的过程当中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项目带给他们的好处,才会改变。你一进去就讲一大堆大道理他们是不会听的。”

  “我真的每天都在为你们祈祷”

  就这样,中国扶贫基金会最终确定为德达村提供用于农业发展的,有7台农机拖拉机、青稞打撵机2台、榨油机2台、每户试点种植油菜籽1亩;用于牧业发展的有366头生产母牛、1辆送奶车、每户种植饲料1亩、为每户修建约16平方米的畜棚提供补助。

  捐赠仪式那一天,曾经的贫困村这下子着实让周围的村儿羡慕了一把。“那天别的村子可羡慕了,好多都来看呢,还说为什么他们没有。”桑巴说着,难掩一种得意和高兴。

  村里唯一的人大代表、66岁的贡嘎曲佳,也是村子里有威望的长者。他慎重地对扎西说:“我可以代表德达村所有的村民来说一句,我要表达我们的感谢和感激。从我出生到现在的60多年里,整村推进的项目、这么好这么大的项目、能让每个村民富裕的项目,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

  德达村的项目总投资165.71万元,是加多宝集团捐赠中国扶贫基金会用于玉树灾后重建的1.1亿里面、涉及到的四个项目中,花费最少的。以一个五口之家为例,一年约能增加收入38580元,人均增收7716元。的确,这个项目实实在在改变了整个村子的生活现状、甚至是村民们的思维意识。

  在扶贫基金会的帮助培训下,村子里成立了“合作社”形式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人完全由村民推选出来。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管理项目的日常维护、并且要为村子今后做打算。对于未来的发展,桑巴说:“现在我们把牛分成了四个组,每家轮着放牛。我们还打算以后把余富的酥油、牛粪、牛奶这些东西拿到镇上去卖,就能挣的更多了。”虽然这些想法在很多商人看来不算高明,可是村民们已经开始在慢慢转变。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