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节能减排”旗号下的公车尾号限行能走多远

“节能减排”旗号下的公车尾号限行能走多远
2012年02月08日 09:37 京华时报

  除了北京等大城市,其他地方能否做到实时监控?公车限行究竟是内部掌控还是统一部署?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显然要未雨绸缪。

  近日,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许多内容,包括“每天少开一小时空调”“五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但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公车限行”上——根据方案,“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其中不乏批评质疑的声音。

  方案的良好初衷毋庸置疑,相关部门的作为精神也值得肯定。然而,从网上留言来看,有相当比例的民众对此持保留意见,甚至是言辞激烈的板砖。“公车限行”举措为何尚未落地,就“意外”遭遇民意阻截,值得深思。

  身处北京,相信许多人已经习惯了车辆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不知方案是否受此启发,希望借此缓解拥堵、节能减排。所谓“照猫画虎”也需要技术含量。比如,除了北京等大城市,其他地方能否做到实时监控?公车限行究竟是内部掌控还是统一部署?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显然要未雨绸缪。

  在一些地方公车超配、公车私用、甚至“公车出国游玩”的背景下,公车限行举措是否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不仅如此,北京许多家庭,为了应对尾号限行,会再购置一辆备用车。对于财力更不成问题的各级政府来说,公车限行如何避免演化为一场公车增购运动?

  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如果有些公车正在连续执行公务,中途是否也要因限行而换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要为公车限行预设多少种“例外”?类似的“例外”许可又由谁说了算?反过来讲,公车限行是否会成为一些人消极怠工、拖延散漫的理由?

  既然是公务用车,就应该随时准备执行公务。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只能这么理解公车限行的举措:要么是公车太多了,每周限行一次也不会影响公务活动;要不就是把公车使用当做一项福利待遇,希望通过公务人员的“牺牲”来助推节能减排。否则,将有限的公车刻意限行,就是怠于行政,就是资源闲置。这显然是更大的浪费,与“节能减排”的初衷南辕北辙。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些地方在“节能减排”的旗号下,搞突击拉闸限电,或停止集中供暖。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劳民伤财。其实,单就公车节能减排而言,办法有很多。比如,将所有公车涂成特殊颜色,或者打上醒目的“公车”字样,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诸如公车私用等行为,以降低公车使用频率,实现节能减排。

  我们常说要警惕“形象工程”。事实上,形象工程既反映在土木工程上,也体现在行政决策中。任何政策制定,都要警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从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本质,从贯彻落实的角度考虑制度成效,而这需要智慧和担当,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毕竟,决策“形象工程”,浪费的不仅是公共资源,还有制度政策应有的权威性,以及由此承载的政府公信力。

  本报特约评论员 范正伟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