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文明出游应成常态

评论:文明出游应成常态
2011年10月08日 10:34 京华时报

  旅游大军愈发壮大,而所到之处难免垃圾遍地的现象,需要双方面反思——游客不能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推脱委过,归咎于外部环境的不周到;管理层面不能一味抱怨游客素质不高,也需要反观自身不足。只有内外共同努力,文明出游才会渐成常态。

  国人在自然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公民素养,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进步,但也有一些不文明行为令人反感。这个长假,游客所到之处垃圾遍地的现象再次重演。譬如,在八达岭火车站站台,旅客即将登上火车却留下一地垃圾;故宫城墙外的护城河内,漂浮大量垃圾,红墙内一角摆满丢弃的饮料瓶。

  如此景象不是新鲜事,只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既是陈年痼疾,关乎于此的反思也注定是多方面的,譬如游客文明出行的意识不到位,一些景区的管理不得力,某些公共场所垃圾回收设施设计不合理,凡此种种,都说明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文明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在公共服务和管理的细节处。

  生活文明至少是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是公民道德自律的内在约束,二是有序环境的外在涵养。所以,走出大煞风景的黄金周旅游尴尬困局,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抽象一点看,旅游休闲本身即代表着一种文明进步,但当旅游仅剩下“到此一游”的过程,就缺失了文明的内涵。从现实层面看,正是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丰富,才催生了日益庞大的休闲度假旅游,但遗憾的是,在“钱进”的道路上有些人太看重钱,而缺乏必要的陋习改良,甚至不同程度地放弃了道德约束。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注定是一个漫长精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同角色的社会人,都能从举手投足,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地进行道德自省与完善。最起码,在类似于景区这样的公共场所,能够警醒自己进行必要的道德自律,避免上演“公地悲剧”。

  在管理层面上,也至少有两方面工作要做,其一是注重公共服务的细节化,摈弃粗放型管理,细致到一个垃圾桶的设置、一块提示牌的安放,都应该是公共服务的题中要义;其二是在公共场所加强教育与引导工作。一言以蔽之,就是穷尽一切办法营造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和公共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游客。

  旅游大军愈发壮大,而所到之处难免垃圾遍地的现象,需要双方面反思——游客不能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推脱委过,归咎于外部环境的不周到;管理层面不能一味抱怨游客素质不高,也需要反观自身不足。只有内外共同努力,文明出游才会渐成常态。

  特约评论员 王艳明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