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根茎论坛”:公益与艺术的一次碰撞(图)

“根茎论坛”:公益与艺术的一次碰撞(图)
2011年07月18日 12:14 新浪公益

  公益于我们而言是什么。生活中的我们仿佛是被格式化,以为公益就是一笔捐款,或是前往偏远的灾区,或是走向穷困的家园,或是走进残疾者的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益渐渐成熟,却也仿佛有了自己的套路。让人不禁思索,传统的公益,究竟可以还可以走多远?

  艺术,仿佛于我们而言很遥远。它仿佛高贵而神圣,让人捉摸不透。艺术仿佛只是上流社会的谈吐,作为一种技艺或鉴赏的展示。

  “根茎论坛”成为首个将公益与艺术相结合的讨论会。其参与者来自五湖四海,均为中国本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者。这是一场文化艺术保护者的讨论会以及未来公益的探索之路。

  其中,我对于工友之家以及土风计划,却难以释怀,感触颇深。

  工友之家

  坐落在北京朝阳区东北五环外皮村的工友之家,让人眼前一亮。工人,于我们而言是及其普通的职业。汗水与艰辛是工人的代名词。而眼前这所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同心互惠商店,新工人剧场,同心实验小学,于一体的工友之家,让我们对工人重新审视。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展览

    从艺术的角度,展示工友的生活。明明是普通而真实的一幕幕,但在镜头之下确是如此艺术。因为太过真实太过普通,他们变得平庸无奇,被我们一次次忽视以致遗忘。可当我们换一角度来观看之时,真实背后却是如此的辛酸与无奈。就这样,一座座城市埋葬了多少工人及其后代的梦想。在艺术的烘托之下,是如此的无奈以及残酷。负责人孙恒说:“当欧洲的孩子们得到由父母买来的玩具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玩具是由怎样的人在怎样的情形下生产的。”在残酷的对比之下,工人的命运更加残酷不堪。

  我以为这次的展览是对于他们生命的一种肯定,更是给予他们的一个希望。他们不再是在工地里埋头苦干的苦力——有一天他们也是艺术家,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有一天他们可以不只是基层的劳动力,有一天他们也是可以上得厅堂的艺术家。有一天他们可以不只是缺乏教育的群体,有一天他们也可以是高雅端庄的佼佼者。

  站在博物馆之内,他们是一种被肯定的姿态。从古至今,劳动阶层的文化从来没有被流传,因为没有被记载、没有被看见、没有被肯定。可工人也有自己的文艺,他们虽然不是被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艺,可也理应在文艺的史书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博物馆里面不再是艺术家的杰作,而是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毫不起眼的物品之时,我们才会真正的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当工人的生活品走进了博物馆,我们才会静下心来审视他们的生活。我们或是肃然起敬,或是倍感心酸,或是感叹自己生活的幸福。我们总是说“劳动最光荣”,可到底又有几个人认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工作是光荣的?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展览

  当他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眼中,我们镜头下,我们笔尖的艺术品,这是一种怎样的讽刺。惭愧、同情、震撼,复杂的感情在心中交织着。有一种成见是先入为主。我们就是对现在的生活习以为然,于是看不清生活的真实。生活中,面对他们,有时我们只是忽起一阵同情之感,随之而来的则是命运的定论——这就是生活;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平淡的走过。此时此刻,我们会认真看到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曾卑微的生活着,可是他们却建起了一座座城市。温总理说:“尊重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这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在这座你我的城市之下,他们确实生活着。

  或许只有真正的感动,才能带来真正的关注。一次巨额的捐助,或许会吸引群众的眼球。然后怎样?公益是长线之事,不是一时的挥霍金钱。此时,公益在艺术的衬托下,越显高贵与光荣。

  土风计划

  在全球一体化的现在,有多少稀有的文化在遗失。它们由于自己的独立,与大众的世界格格不入,失去了交际之后,于是被世人遗忘,被世界淘汰。在这片土地上,有56个民族,可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习俗,他们的风采,还有多少被人铭记?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来自不同民族,可他们聚在了一起,只因对艺术文明的流逝感到恐惧。当别人向他们问道,你们在哪里读书,他们只能默默低下头——他们早已离开校园,他们四处奔波,为的是将艺术留下,让民族的文化继续流传。

  其中一个壮族女孩说,壮族有一千三百万人,可是壮族的文化却还在继续流失,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想学。面对逝去的文化,大多数人选择低头哀悼,可总有一些人逆流而上。他们则是其中之一。他们放弃了原有的生活,亲自挑起了传承的重担,走访祖国大地,向民间的老艺人学习,将来又会向后代传递所学得的文化。他们把自己化作文化的桥梁,连通过去与未来,承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与辛酸。

儿童

  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理由,让他们有勇气去放弃。但在身着民族服饰的他们的面前,我自惭形愧。他们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完全有理由有资格过正常而平淡的生活。可他们却选择了这条坎坷之路。远离家园,远离温床,只为了民族艺术文化的保留,民族责任感之强,让人肃然起敬。单纯的笑容的背后,又是怎样的坚忍与勇敢。默默沉思,十几岁的我们在做什么?巨大差距在怎能不让人对其产生钦佩之情。

  他们不是每人都有艺术天分,他们不是一学就会的奇才。他们或是出于对逝去的艺术的伤感,或是对于艺术的追逐,或是对未来后辈们的责任,于是走上这条艺术的公益之路。但他们愿意走这条路,并且走得义无反顾。他们不是坐等外来的捐助与救援,他们不做弱者,他们走遍四方,自己去学习艺术。他们是需要被帮助的,可他们却主动去救援别人。在艺术之路上,他们走得很坚强,用自己的方式做公益。

  以上两个组织流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力量。自古弱者需要得到强者的照顾或施舍才能得以生存。主流文化倡导我们,强者应不断向前奔波,而弱者可以坐着等待救援——这一传统观念被一次性打破。自己做自己的艺术文化:不是自上而下的恩惠,而是自下而上的自我文化创造。艺术文化与公益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希望永存的信念。公益组织,或许并不能给参与者带来什么金钱方面的补偿,但它会永远给人一种向前的信念以及一种不灭的激情,让人看得到未来,然后向前不止。

  生命中不缺乏艺术,可我们总是看不到。公益不只是一种募捐金钱,不只是吸引社会的目光。他需要人们对其的爱与投入,在关注的目光中,长期为此付出,最后走出别样的命运。在艺术的陪伴下,公益不孤单,因为他们不缺少关注的目光。(新浪公益 张竹琦)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