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十二年间1088人捐献遗体

北京:十二年间1088人捐献遗体
2011年04月02日 09:28 新京报

  清明前夕,长青园骨灰林内的《生命》纪念碑前,医科院校师生再一次来献花扫墓。 被缅怀的,是遗体捐献者。

  他们值得尊敬,因为他们为医学贡献了自己的全部。

  这,是生者对生命的最后一次选择。

  这种终极的自由,令逝者长存。

  自1999年至去年底,北京一共有1088人捐献遗体。

  他们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他们依然活着,只是换了一种形态和方式。

  没来得及走上护士岗位,没来得及品尝爱情的滋味,北京护士学校毕业生毕士敏闭上了眼睛。

  但,她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捐献遗体。

  她说过,她要为医学研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0年9月20日,毕士敏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为“大体老师”——医学生对遗体捐献者的称呼。

  “入土为安”的观念

  990968号,是毕士敏2009年申请登记捐献遗体者的号码。

  北京市红十字会统计,1999年至2010年底,北京市有12516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6508人办理了公证,1088人实现了遗体捐献。

  1999年前,遗体捐献意愿的申请者要自己寻找接收单位。此后,北京市红十字会负责此项工作,确定北大医学部、首医大、协和医学院三家医学院有资格接受遗体捐献。

  这一数字,与已经将近两千万的北京人口数量相比,似乎显得过于微不足道。

  其实,跟大多数人一样,毕士敏的父母一开始也很心疼女儿,生前生病遭罪,死后希望能入土为安。最终,姐姐劝服了想不通的父母,实现了妹妹的遗愿。

  事实上,家属确实成为决定捐献遗体能否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很多捐献者的家属由于“入土为安”的观念,再加上心疼逝者的内心挣扎,最终选择了“背弃”逝者的愿望。

  北大医学部和首医大遗体接收站的负责人表示,捐献者去世后,他们只能等待,等待家属主动联系,他们不能追问。最终的选择,让家属决定。这不仅仅是规定,更是尊重。

  巨大的教学缺口

  北大医学部解剖楼一楼右侧走廊的尽头,是解剖教研室的遗体储存库。

  有的库门上贴着纸条,写着姓名和编号,这表明库内存有遗体。但放眼望去,大部分的库门前纸条难寻。

  目前的库存量,还不够三年的教学使用。

  曾经有人问一位医学教授,医学生为什么一定上人体解剖课,看看图片和模型不是一样吗?这位医学教授反问:假如一个医生只看过人体的图片和模型,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你敢让这样的医生看病吗?对方无言以对。

  近三年,北大医学部平均每年都能接收30多具捐献遗体,是建站12年来最好的三年。即使这样,也只能维持目前教学的最低使用需求,距离理想状态的每年接收80具遗体还很遥远。

  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副主任张老师说,理想的情况是4至6个学生操作一具标本,而目前是8至10人。

  解剖学是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与全国其他院校相比,北京的条件已经相当不错。外地有的院校几十个学生围着一具标本,实际操作的机会少得可怜。

  一人捐献全家追随

  3月27日,长青园骨灰林内的《生命》纪念碑前,为悼念志愿捐献遗体者举行的 “《生命》追思会”上,于碧(王莹)的儿子熊云生默默伫立。

  2003年,由北京市政府出资、市民政局提供场地,在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建立起《生命》之碑。清明节前夕,医科院校师生总会来献花,集体扫墓。

  熊云生说,已经和妻子商量好,要走和母亲一样的路,2001年11月16日,夫妻俩做了登记申请。他和妻子的申请编号分别是1658号和1659号。

  在北大医学部遗体接收站厚厚的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里,很多申请者都是伴侣一起来登记,或是亲人去世选择遗体捐献后,配偶、子女等亲属也追随选择。

  北大医学部遗体接收站负责人金铎说,家族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

  申请捐献遗体者七年前去世的唐炳坤老人生前百病缠身,去世时79岁,他说死后要捐献遗体,让医生们好好研究一下,身上这么多的病怎么能活得这么久。

  在为唐老办理捐献手续时,妻子冯月雯老人和大女儿、小儿子以及小儿媳,也登记了遗体捐献申请表,一家四口决心用这种方式追随唐炳坤老人的遗愿。

  让他们走得安详

  北大医学部遗体接收站设在解剖楼三楼右手侧,门楣上挂着铜质的门牌,非常好找。

  屋子20平米左右,摆设很简单,一张桌子、一台老式电脑、老样式的沙发、几个铁皮柜子。

  在这里,工作者24小时为前来咨询的志愿者或办理手续的捐献者服务。

  解剖教研室副主任张老师说,接收站目前的条件比较简陋,但接下来已经有计划对接收站进行重新装修。张老师设想,在墙壁上挂一些温馨的画,摆放舒适的沙发,甚至计划放一个微波炉,为前来登记的志愿者温杯牛奶。

  之前,有申请者反映找到接收站很困难,在校园里问来问去、转来转去的很辛苦,尤其很多捐献者是年岁已高的老人。

  作出捐献的决定,已经不容易。在这些小细节上,张老师希望能够便捷些,她想让学生到校门口接,直到离开学校,全程陪同,随时回答申请者提出的问题。

  而更大的计划则是设立一面遗体捐献者纪念墙。

  在北大医学部解剖楼一楼的告别厅内,张老师指着一面墙说,要把1999年建站以来所有在此捐献遗体者的名字,分别刻在水晶盒上。里面存放逝者的头发等遗物,再放上逝者的照片,让家属在这里有所寄托。

  张老师计算,11年来,已有240余人将遗体捐献给北大医学部,这面纪念墙能存放570多人的遗物水晶盒,“如果有一天放不下了,我们就再辟一面墙。”

  这个计划有望月底实现。张老师说,“我希望逝者的照片都是带着微笑的生活照,微笑着面对祭奠的家属,面对他们的选择。”

  ■ 声音

  不是标本 是慈祥爷爷

  拉链缓缓拉开,标本暴露在大家面前。

  那一刻,跃跃欲试的人也放下了手中的器械。于是都自觉地站直,默哀,静……静得可以听到39名同学均匀的呼吸声。

  老人的头发稀疏却不杂乱,灯光下似乎还能看出往日的光泽;他的眼睛微微张开,平静温和的眼神似乎在说:孩子们,若这副躯体能在艰苦的医学之路上助你们一臂之力,我就很满足了!

  从看到他的一刹那,所有人再不把他当成一个标本,而是尊敬地称之为:爷爷。

  在后来的操作中,大家都会小心翼翼的,生怕下错刀对爷爷造成更大的伤害,有时还会神经病似的跟他商量着“爷爷您抬一下胳膊”、“不好意思,还得再往外掰一点”,就好像他还是一个有心跳的生命体。

  ——首医大学生崔淼描述第一次接触遗体解剖时的情景

  申请志愿遗体捐献登记过程

  1 填写捐献登记表格

  登记表格可有三种办法领取。①来登记接收站自领。②由登记接收站邮寄。③从北京解剖学会网站下载。

  2 办理公证手续

  需携带登记捐献者本人有效证件及填写完毕的捐献登记表格去公证处公证(免费)。

  3 交回登记捐献表格

  登记捐献者将表格及公证书交由捐献登记接收站保管,并由捐献登记接收站登记编号,发放证书。

  遗体捐献过程

  1 家属联系接收站

  报告志愿遗体捐献者姓名等相关情况,并向志愿遗体捐献登记接收站说明接收时间。

  2 办手续

  由志愿遗体捐献者指定执行人随灵车来接收站办理手续,需携带捐献者一寸照片一张。

  3 交接

  接收站向家属出据志愿遗体捐献证明,发放纪念物品,登记办理交接手续。

  采写/本报记者 底东娜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杨清晓

  (本报记者石明磊对专题亦有贡献)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