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涌动的操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校园文化……这一切让全国8个省280所学校的15万名流动儿童在异乡的热土上,在运动中自信、快乐地成长。使他们受益的是一项名为“让我玩”城市流动青少年体育公益项目。
启动公益项目 助力流动儿童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数量逐年增多。受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面临缺乏自信、缺少机会、人际交往和沟通等方面的障碍和挑战,迫切需要救助和关怀。
为帮助流动青少年学习重要的生活技能,促进他们积极地融入社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决定成立一个专门面向城市流动青少年的体育项目。双方经过深入探讨和研究,依据流动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决定共同启动实施“让我玩”城市流动青少年体育公益项目(以下简称“让我玩”项目)。即,以运动为手段,通过为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捐赠基本体育器材,捐建篮球场地、培训教师、志愿者,开展校际篮球比赛等,使流动儿童在“玩”中增强自信心,培养建设性交流与团队合作,提高社会适应力,培养创造力。
项目从2006年开展至今,有来自10所城市,超过400所学校的约45万名流动学生参与了项目并从中受益。每年超过900名一线体育教师接受到平均40个小时的以运动为手段的体验式教育教学培训;每年15万名青少年从项目中直接或间接受益;2008年起,每年有1120场体育活动和赛事在10所城市中举办;每年有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项目提供志愿服务,并从中受益。
项目策划到位 得到一致认可
公益项目只有从受助群体的利益出发,满足他们的真实社会诉求,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让我玩”项目以备受社会关注的流动儿童为资助对象,以流动儿童喜爱的体育运动为切入点,以耐克体育的自身优势资源为保障,以有着广泛组织网络的妇联为依托,使项目实施科学到位,有力有效,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广东省项目核心培训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华这样评价到:“让我玩”项目通过体育活动,对培养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比较好的成效。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一般有比较强的自卑心理,通过参与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这也与教育部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一致。课程改革主要以学生发展能力为本。对于体育课来说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青岛市教育局市体卫艺副处长栾宏业高度评价这个项目:“虽然‘让我玩’项目由妇联牵头实施,但每次培训和活动我都争取参加,平时只要妇联需要我们教育局对这个项目的协助,我们都会全力支持。原因在于这个项目跟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理念完全一致,只是没想到儿基会和企业这么有远见,这么有魄力,比我们先行一步,而且是让打工子弟们最先受益,他们真是比公立学校的学生还幸运啊!”
江苏省妇联王晓峰说,“让我玩”体育公益项目核心理念契合流动儿童的生存现实和发展需求,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项目理念的深入推广,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校和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度,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提高身体素质 收获自信快乐
成都金科路小学徐小曼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已经记不清楚搬了多少次家了。每次面对新的家、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总让我感觉有些无所适从。我总是跟妈妈说:“咱们能不能不搬家了。”可妈妈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看出了她的无奈。搬家以后的日子里,我很孤独:在家里没有伙伴玩,在学校没有同学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家啊!”可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只能一次次的住在“流动的家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让我玩”篮球比赛,从此,我对篮球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在学校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练球,在家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练球,忽然,我觉得我不再孤独了,我有朋友了,我真的很高兴,是篮球让我找到了快乐。今后,我对篮球的爱好会不断的增加,同时也会努力的学习,争取长大后用自己的力量为爸爸妈妈一个“固定的家”。
像徐小曼一样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在“让我玩”中得到锻炼成长的还有很多。他们在运动中增强了体能,找到了自信快乐,享受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多彩童年。
中山市石岐区西厂小学的麦智豪,性格内向,因发音困难的缘故,很少跟同学一起玩,再加上耳聋的原因,使他变得更加自卑,很少主动跟其他同学交往。自从参加“让我玩”项目后,性格开朗了很多,学习上也更有劲头了,脸上还挂着久违的笑容。
“我本不属于这个城市,但是学校、老师、同学们接纳了我,我已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让我玩’活动中,我学到了团结合作,体会到了在校学习活动的乐趣,锻炼了我的自信心。我将不辜负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将来为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南京景明佳园小学金亮丽深有感触地说到。
提起“让我玩”项目对于孩子们的转变,青岛人民路第三小学戚蕾老师说:“不管是城市子女还是外来务工子女,她们之间很好的融合需要一个能让大家融合在一起的方式,而‘让我玩’活动恰恰成了连接孩子们的纽带,在运动中打破了孩子们的心墙,让她们能够敞开心扉彼此真诚交流,增进团结友谊。
据“让我玩”体育项目2009年度—2010年度评估报告显示,94.49%教师认为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协同工作的能力,95.52%学生认为增强了班级之间的团结;96.85%家长认为孩子不像以前那样畏缩了。
提升教育理念 升华校园文化
“让我玩”项目传递的不仅仅是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为确保“让我玩”项目科学有效开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召开项目说明会、培训会等活动,提高一线执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中,根据民办学校的特点,进行体验式体育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小游戏及课堂教学技巧。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技能,为更好的培育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邹小兰老师在谈到对“让我玩”活动的看法和建议时,深情地说:“通过‘让我玩’项目的培训,我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上,我们更多地引用了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发现课堂氛围比以前好了,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广州黄埔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骆秋辉老师说:“ ‘让我玩’项目教给我的是大学校园和实际教学所不能给的,让我能够跳出传统体育教育的局限,提供了践行理论知识的平台,创设了与学生平等快乐交流的空间。真心地祝愿‘让我玩’项目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也给民办学校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校长说,学校自参与“让我玩”项目以来,呈现一派生动有趣、活泼向上的新景象,老师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能;流动儿童提高了运动技能,磨炼了意志品质,享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更令人惊喜的是,“让我玩”项目的开展所形成的校园篮球文化扩大了学校的生源。据广州东辉小学负责人李旭东介绍,自“让我玩”项目向该校捐建两个国际标准化篮球场,并开展篮球训练营活动后,学校影响力大大提升,很多家长慕名而来,纷纷为孩子们报名入学,一改往日招生困难的窘境。
为使更多的流动儿童沐浴大爱的暖阳,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满足更多人群对公益事业的热情需求,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规划了‘让我玩’体育公益项目2010-2013年发展目标和思路:每年直接投资支持全国超过10个城市,至少300所流动青少年集中的中小学项目学校20万名9-15岁青少年参与足篮球团队体育训练和联赛,及相关的体育教师培训;创建体育和青少年发展的示范和实践平台,在参与项目两年以上的学校中发展“让我玩项目基地”,使其具有示范和辐射功能,把“让我玩模式”传播到周边的非项目学校和社区,从而影响到更多儿童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爱心播种希望,行动谱写华章。相信随着“让我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会有更多的流动儿童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