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民间“玻璃口袋”拷问中国基金会信息透明度

民间“玻璃口袋”拷问中国基金会信息透明度
2010年07月20日 17:00 公益时报

  编者按:透明度,成为基金会无法回避的话题。四年前,民政部出资推动基金会透明化进程,要求登记注册的基金会披露年检信息。四年后,一股自发的民间力量开始寻求一种自我约束的方式“以示清白”。然而,一家由众多“腕级”基金会发起的信息披露网站是否能够真正扛起慈善信息公开以及透明化的大旗?它是否能成为人们打开基金会信息透明的那把钥匙?对于很多基金会而言,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已经有人开始谋划信息透明度的“游戏规则”。

  2010年7月8日,“基金会中心网”上线,这个以“建立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为行业提供能力建设服务”为使命的网站,在慈善捐赠透明度问题饱受诟病的年代被赋予了挽救基金会社会公信力的巨大使命。在网站的发起名单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众多国字号基金会赫然在列,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万通公益基金等较为知名的非公募基金会也在发起单位之上。高扬基金会透明的大旗,基金会中心网启动引来各方关注。一直积极倡导慈善信息公开的王振耀以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的身份见证了这一公益行业自律的历史时刻,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基金会中心网的开通运行,旨在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基金会财务收支及资助项目和捐款信息平台,成为社会公众和捐赠者监督基金会工作、监督捐款使用的透明窗口,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强化对基金会监督管理的有效渠道。”一个星期过去了,怀揣同样美好愿景的徐永光开始调整网站的推广力度。他告诉手下的工作人员:“网站传播的事暂时可以放一放”。雷声已经足够大,作为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暨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的他,非常清楚在网站还陆续更新、夯实内容的阶段并不需要媒体过多关注,他的计划是在年末一切步入正轨后再“昭告”媒体这场雨下得究竟有多大多透。

  现状 发展让透明度跟不上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起因。这在并不发达的慈善领域也是如此,而作为主力军的基金会发展更是历经波折。

  从1981年我国第一家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到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经历了23年。NPO信息中心主任商玉生感叹:“它终于出台了,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基金会条例。对于这个条例。我们等得太久了。”

  《基金会管理条例》不仅为基金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同时也催生了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随着大量新生基金会的涌现,信息披露成为业内高度关注的问题。

  民政部为了更好地解决民间组织的透明化问题,2006年1月12日,民政部发布了《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和《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同时民政部发布《关于基金会2005年年度检查事项的公告》,指定《公益时报》等为基金会公布年度工作报告的媒体。

  而作为中国民间组织接受监管和信息公开化的重要示范举措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首次尝试信息化公开,很多基金会面临着“不适应”的难题,有个别基金会不知道自己通过了年检,更不知道年检结果公布30日内要发布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2006年1月12日,民政部公布《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共十六条。规定了信息公布义务人应当向社会公布的信息,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募捐活动信息、公益资助项目信息等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加强基金会披露信息的积极性,民政部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决定对在民政部登记的部分“募集资金能力弱、无力全额承担信息公布费用”的基金会公布2005年年度工作报告摘要给予一定资金资助等。

  对于慈善信息公开,民间机构也做了大量尝试。前有中国扶贫基金会对“爱心包裹”项目点对点披露信息的尝试,后有曹德旺2亿元透明慈善的壮举。但一两个项目的透明无法掩盖行业整体透明度的不足。

  7月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中显示,透明度高是公众对公益机构的第一要求。近百分之五十的人选择了此项,而“捐款资助项目符合个人意愿”和“有可靠的政府背景”分别在其次和第三。

  一方面,公民的捐款行为已经日趋成熟,在慈善捐赠中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另一方面,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公募基金会中,章程披露的占90%,理事会名单披露的占76.8%,年度报告披露的占30.4%,财务报告披露的仅占28%。

  这就是现状,基金会行业的信息透明度与《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的要求和公众的期待都相差甚远。

  在此背景下,基金会中心网启动引发高关注度也就不难理解。不过,疑问也随之而来。35家基金会共同发起,中心网披露的信息如何做到公正、公平,进而赢得其他基金会和公众的信赖?

  自律 民间平台好在哪里?

  对于很多基金会而言,改变已经悄然来临。或许,先发展再透明的逻辑正遭遇挑战。要发展先透明的大幕刚刚拉开。相比于1800余家基金会“运动员”,基金会中心网似乎更像是“裁判员”的角色,寄望“向民间力量提供裁判的论据和平台”。

  “自律一定比政府监督更有效”

  “民间公益行业自律从基金会开始,基金会行业自律从信息披露开始”,徐永光说,这已经成为中国公益事业进程中急需实现的一项共识。

  “政府的要求是相对低级别的,只要你不犯错、不违法,可以正常运行就允许你存在,但行业自律的要求就高很多,尤其是信息披露以后,不能再允许那些不作为的基金会继续混日子。”徐永光认为,改变目前基金会信息披露不透明现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行业自律。“行业自律一定比政府部门监督更为有效。”

  “基金会中心网的信息披露是个动态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公布,不需要像指定的一年一次,这样信息披露会更完善。其次,基金会除了披露法定信息外,还会披露项目信息,或者涉及到捐赠人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这些都可以帮助提高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认为,行业自律行为比政府监管更全面、灵活。

  民间力量裁判民间组织

  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晓金则是将行业自律上升到能力体现上。“自律不仅取决于觉悟,更重要取决于能力。”她认为,政府监管只能停留在强调公开、透明基础上,而行业自律还会将基金会的能力要求上升到捐款基金使用的效益、给受助人带来的变化、对社会问题的改善等方面。

  事实是,基金会中心网的成立是建立在政府监管不能有效形成基金会领域充分竞争的基础上的,而引发竞争的目的是优胜劣汰,徐永光的想法是将对基金会评判的权利交还给基金会的资金源头——民众,省略掉其他环节,用民间力量来裁判民间组织。基金会中心网扮演的角色,就是向民间力量提供裁判的论据和平台。

  徐永光认为,基金会中心网这个平台会推动基金会做成“玻璃口袋”,你有了“玻璃口袋”,捐款人就会给你捐款。未来的基金会能不能做大,不是看你是不是政府背景硬,而是看你是不是透明。“未来基金会的竞争是‘透明为王’”,徐永光对此深信不疑。

  那么问题是,“基金会中心网”的成立背景以及运营模式究竟如何?单纯依靠它来评判基金会的竞争力是否可靠?“基金会中心网”又要靠什么力量进行监管?

  探析 把美国经验装进“玻璃口袋”

  建立起比政府要求更高的信息披露标准,打造全日制的动态信息披露平台,基金会中心网被赋予很高的期待。不过,在看得见的透明背后,摸索乃至制定游戏规则引发不少猜想。人们不禁对中心网自身的透明度开始好奇。

  照搬美国 火速上线

  2010年6月11日,基金会中心网开始在中国发展简报上刊登招聘信息。应聘者络绎不绝,这大大出乎基金会中心网总裁庄爱玲所料。一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小伙子,综合素质很高,来应聘网站编辑,他的优势陈述让庄爱玲眼前一亮。

  “他在美国做过很多年志愿者,主要负责帮助各机构向基金会申请资金,而他所有的信息来源都是通过美国基金会中心,他对美国基金会中心网的运作非常了解,而我们正需要这样的人。”庄爱玲说。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