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见义勇为门槛不能高不可攀

见义勇为门槛不能高不可攀
2009年11月04日 10:57 新浪网

  重庆丰都县的杨绍华今年54岁,4月30日他勇救邻居,头部被持刀歹徒连砍2刀。半年来,他和儿子拿着派出所开的救人证明,不停奔走于相关部门申请见义勇为都被拒绝,理由是犯罪嫌疑人仍未抓获。被救的邻居对此打抱不平:“难道一辈子抓不到歹徒,杨绍华的行为就不算见义勇为?”(11月3日《重庆晚报》)

  杨绍华今日的流血又流泪,无疑是在向他本人及社会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见义勇为的门槛高不可攀,甚至连与歹徒生死决斗、险些丧命者都被拒之门外,那无疑是在明示公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别人再有什么危难“走为上”。

  到底是谁挡住了杨绍华成为见义勇为者的大门?报道中我们看到,其所在镇综治办的“不予承认”和县政法委平安办的极力推诿,他们的冷漠虽令英雄欲哭无泪,但这却不是问题的症结,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各地见义勇为认证与救助体系的不健全甚至严重缺位,直接导致了见义勇为行为认证难和救助难。

  应该说,几乎各地都制定出台了本地鼓励公民见义勇为的政策规定,我们也常常看到各地政府公开表彰见义勇为模范事迹,但当法规少了具体执行的抓手,政府的表彰奖励又往往带有突击性而缺乏制度化,加上不少地方的见义勇为基金筹备普遍“僧多粥少”时,自然让更多的见义勇为群众被拒绝在本应认证、表彰、奖励及救助的门外。

  谴责同救人英雄杨绍华打太极的有关部门很容易,但要彻底摆脱杨绍华们的尴尬,则必须尽快建立公民见义勇为行为认证及救助机构,制定受理与认证时限,避免马拉松和瞎扯淡式的拖延大戏上演;改革现有见义勇为基金等米下锅的筹备办法,建立地方财政与国家补贴的双轨制,并敞开大门广泛接受社会捐助。

  人为制造障碍让见义勇为认证的大门高不可攀,这是在人为加剧社会冷漠。不能让类似的踢皮球怪事再度发生了。(文/周稀银)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