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四川省第三批200人赶赴灾区挂职援助

四川省第三批200人赶赴灾区挂职援助
2009年10月29日 11:03 华西都市报

  本月底前,四川省又有200名技术性干部和专业人才将赶赴灾区,服务灾后重建。28日,省委组织部在成都欢送200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奔赴绵阳、广元、阿坝等6个地震重灾市州,帮助灾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这是四川省第三批选派灾区挂职援助的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队伍。去年派出的首批百名挂职干部,在今年7月挂职期满时,有12名干部主动留在灾区续挂,继续服务6个重灾市州。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选派的200名援建人员分别来自自贡、泸州等12个非重灾市和国土、建设、交通、水利等19个省直部门及其直属系统。平均年龄35岁,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5%,中、高级职称的占68%。援助领域都是灾区恢复重建继续紧缺的专业人才,规划建设、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国土勘测四类就占了70%。

  此次200名挂职援助人员中,“挂职服务”时间为一年,“突击援助”服务时间为半年。挂职援助人员在派出单位的职务、职称、工资、福利等一切待遇不变,正常的晋职晋级不受影响。对于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挂职干部和突击援助人员,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挂职干部要提拔重用。

  据了解,从去年6月开始,省委组织部牵头已经先后从省级有关部门选派100名专业技术干部到6个重灾市州;选派208名专业人才到重灾区开展突击援助服务。(文/记者陶玲)

  人物故事

  陈华卫

  震前: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高等级公路管理教研室主任震后:挂职崇州交通局副局长

  “改变最多的是工作节奏和效率的提高,相较以前悠闲的教职生活,现在灾区工作就像打仗似的。没有改变的依然是自己说话的风格,依旧不擅长开会说场面话,想到什么一定要说出来……”

  “地方挂职我受到的教育更多”—一位教职人员灾区挂职一年间的转变

  “有人猜想我在这个地方有了一些权利,是不是风光了一点就不愿回去了。说实话我现在拿的就是‘死工资’,以前在学校还可以做些项目做点自己的事,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地震后到崇州挂职交通局副局长已有一年零4个月时间,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高等级公路管理教研室主任陈华卫依然保持着自己快人快语风格。从一名“教书匠”到政府机构公职人员,陈华卫说自己改变最多的是工作节奏和效率的提高。

  忙碌:一上午难得空闲下来

  “这个字坚决不能给你签。你整改好了再来找我……”昨日一早,崇州市交通局5楼办公区传出严厉的批评声。“你不要小看这个农村道路属于四级道路,虽然是道路级别最低的,但这是重庆人民的血汗钱,整改不彻底我肯定不能签字。”对方磨了一阵无效,拿回单据,埋着头走了。刚送走施工队的人,几位穿着工作服拿着一摞摞图纸图版的人又走进了办公室。几个人立即围坐在小沙发上,翻开图纸在上面标注起来。

  一上午的时间,陈华卫就没空闲下来,除了要衔接协调交通工程问题外,这期间电话也不间断,还不时的需要走出房间跟局长汇报沟通一些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

  决策:不能说研究下再处理

  陈华卫的办公室内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安仁连线开通时间、成温邛通道任务表……“以前教书习惯写黑板,现在到政府机构一天不写点什么还有些不习惯。于是买了块黑板,每天用水彩笔列出自己工作时间表。”陈华卫指了指黑板说,完成一件事我就擦掉一块。灾区工作事情太繁琐,这样可以时刻提醒自己。

  来到崇州交通局挂职副局长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陈华卫到这里后不分周末,连春节都没能回趟陕西老家。“刚来时有些不适应,灾区很多工作必须及时处理不能犹豫。比如马上滑坡必须马上决策。”陈华卫说,在灾区你不能说我还要研究下再处理,这里不是学校搞科研,时间充裕,把事情考虑得非常完善再行动,这里要马上决策立即行动。

  在灾区工作的压力,让陈华卫不得不快起来。“逼得你快。有时候电话多得打完后你感觉耳朵都在发烧。”陈华卫戏谑道,有时走路都是跳起在走的感觉。以前吃饭都是慢条斯理的,现在吃得最晚,吃完最早。

  续挂:局长亲赴学院把他留下

  “以前听说要给我们派个大学老师来挂职,我们心里还有些担心,但现在看来担忧是多余的。”作为接收单位,崇州交通局局长朱志宏坦言,陈华卫是当地灾区不可多得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还敢说善于说。

  今年7月,挂职期到,陈华卫以前所在单位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发函要人。“如果真的一旦喊他撤走,我都觉得好像左右臂膀少了一块,不适应。”崇州交通局局长朱志宏亲自到温江去陈华卫学校沟通。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表示理解,专门再次开党委会,同意了续挂。 (文/记者陶玲)

  对话陈华卫

  比教书时责任感更强了

  《华西都市报》:7月份挂职到期,出于什么考虑留下来?

  陈华卫:我们过来是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这不是唱高调。灾后重建刚刚理顺,地方上需要我,所以提出留下后服从组织安排。我愿意继续留下来跟灾区群众一起战斗。

  《华西都市报》:挂职一年期满不回学校,可能还是有些人不理解吧?

  陈华卫:个别人还是有些闲言闲语的。他们猜想你在这个地方比学校有了一些权利,是不是风光了一点就不愿回去了。我们来就是做点事情,我们没有那些权利追求。

  《华西都市报》:一年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陈华卫:在这个地方我受到了教育。在一个英雄的群体工作你可以感受到这种氛围,这种磨练经历非常宝贵。

  《华西都市报》:教职人员到公职人员,你转变最大的是什么?

  陈华卫:责任感更强了。以前在学校比较悠闲,但是那种工作应付灾区工作根本不行,灾区工作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

  《华西都市报》:准备在灾区还要待多久?

  陈华卫:根据工作需要。即便是不挂职回学校,我还是可以担当一些桥梁作用。即便我回去了,学校也将继续支援崇州,可以组成小分队,不定期过来。(文/记者陶玲)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